对于万千中国家庭来说,学生减负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甚至被视作“教育天空上屡驱不散的雾霾”。减负,也因其顽固、复杂的特点,在今年两会召开伊始即成为会内会外关注的焦点。
“几十年喊减负,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越喊越沉,课外负担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喊越少。”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国庆态度坚定,要一座一座地搬走年幼孩子们本不该承受的重负之山,让他们真正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成才。
3月3日,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其背后,同样直指减负。
学生减负是一场持久战。为何面对教育部门的减负决心,家长的焦虑却在增加?让减负摆脱“打怪升级”的困境,教育还应向何处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