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甲弹吧 关注:93贴子:741
  • 4回复贴,共1

【困惑的埃米尔:关于《虎式坦克出现之前它···》一文的更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困惑的埃米尔:关于《虎式坦克出现之前它是德军最强坦克杀手2000米外秒杀T-34\KV-1》一文的更正和探疑

在《虎式坦克出现之前它是德军最强坦克杀手2000米外秒杀T-34\KV-1》一文,该文在发送时进行了部分修改。


1楼2018-03-08 14:48回复
    问题一:61倍径K 40型128毫米加农炮与55倍径Pak 44型128毫米反坦克炮的威力对比。
    对于两种火炮的威力,文章中有如下表述:“该炮在发射穿甲弹时的炮口初速达到880米/秒,对倾角30度的均质钢装甲板射击时,在1000米距离上的装甲厚度为150毫米,在2000米距离上仍可达到120毫米。后来的Pak 44型128毫米反坦克炮在发射相同弹药时的性能数据要略逊于K40型加农炮,其初速为860米/秒,在1000米及2000米的穿甲厚度分别为143毫米及117毫米。”这段文字为编辑自行添加,后由原作者指出有所谬误,Pak 44型的威力应大于K 40型。


    2楼2018-03-08 14:48
    回复
      问题二:关于128毫米自行火炮车体前部两个装甲塔的疑问。
      部分历史照片显示,128毫米自行火炮的车体前部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箱形装甲塔,文中对此介绍为:左侧装甲塔为驾驶员的观察塔,这点可以从正面、侧面的观察缝和顶部的舱门加以证明,应无疑义,而右侧装甲塔为无线电员的观察塔。
      这一说法并非原文存在,而是编辑依据二战德军装甲车辆的车组构成和成员位置的通常情况进行的推断。原文作者事后指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128毫米自行火炮上无线电员的战位同样也在战斗室内,而不是在车体右前部,至于右侧的装甲塔只是一个假观察塔,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大麦克斯”上。



      ■ 上面三幅照片为128毫米自行火炮原型车在1942年初出厂及下发到部队时拍摄的照片,可以观察到车体前部左右均有装甲塔,而且右侧装甲塔的正面和侧面没有任何观察缝,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假的观察塔。
      事实上,有历史照片和技术资料显示128毫米自行火炮车体前部的右侧装甲塔缺失,而编辑也注意到这一情况,但并未深究,而是武断地做出结论,实在有欠认真。仔细研究128毫米自行火炮早期的历史照片可以发现,右侧装甲塔上没有任何观察缝,这也证明了它并非是一个真正的观察塔。至于德军为什么设计一个假观察塔,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吸引敌方火力,减少驾驶员观察塔被击中损坏的几率。

      ■ 这幅“埃米尔”在前线拍摄的照片显示,车体前部右侧的装甲塔已经被拆除了。

      ■ 在这幅“埃米尔”被缴获后向苏联公众展示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其车体前部右侧没有装甲塔。

      ■ 今日保存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内的“埃米尔”近照,可见车体前部仅在左侧有装甲塔,而右侧没有。


      ■ 上两图是两个坦克模拟射击网游中“埃米尔”的电脑图,上图为《战争雷霆》中的“埃米尔”,是按照早期双装甲塔形式进行建模;下图是《坦克世界》中的“埃米尔”,是按照后期单装甲塔形式进行建模。


      3楼2018-03-08 14:49
      回复
        问题三:关于128毫米自行火炮车电台安装位置的问题。
        在判明128毫米自行火炮车体前部右侧的装甲塔为假观察塔后,另一个问题就浮出水面,即车组成员中的无线电员位于战斗室内的位置。无线电员的主要任务是操纵无线电台进行通讯联络,要确定其位置就要明确电台的安装位置。
        从各种历史照片和资料图片可以看到,128毫米火炮的尺寸很大,因此战斗室的内部空间比较狭窄。我们可以确定,该车的炮手位于战斗室前部火炮左侧,并配有一具单目潜望镜式的火炮瞄准具;车长位于战斗室前部火炮右侧,并配有一具双目瞄准具;装填手则位于火炮后方,从两侧舱壁上的弹药储存箱/架上取出弹药,完成装填。

        ■ 这两幅128毫米自行火炮战斗室前部的内景照片展示了该车炮手及车长座席的布置情况。注意安装在顶部装甲板上的观瞄设备,炮长的瞄准具为单目式的,而车长的瞄准具为双目式的。从这两幅照片可以看出,车长座席附近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安装电台。
        从现存的资料照片可以看到,战斗室侧壁的大部分空间都被弹药储存箱/架所占用,能够用于安装电台的位置仅限于战斗室前部的狭小空间。战斗室内部照片显示,炮手座席前方除了火炮瞄准具外,还设有火炮高低机及方向机的手轮,缺乏足够的空间操纵电台,因此可以排除将电台安装在战斗室前部左侧的可能性,那么只有战斗室前部右侧车长座席附近的空间可以利用。从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除了一具双目潜望镜外,车长座席附近没有更多的附属设备,因此存在安装电台及操作电台的空间。

        ■ 这四幅照片展示了“埃米尔”战斗室后部的内景,可见舱室侧壁及后壁都被弹药储存设施和各类附件占用了,没有安装电台的空间。
        虽然目前我们没有掌握“埃米尔”战斗室内部电台安装位置的实物照片,但是部分战时照片显示该车在战斗室前部右侧顶部外缘上安装有无线电天线基座及鞭形天线,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能够证明该车的电台确实安装在战斗室前部右侧的舱壁上。国外某模型厂商在制作“埃米尔”细节升级套装时也以此为依据,再现了该车电台的安装情况。

        ■ 这幅“埃米尔”的战地留影清晰地展示出战斗时右侧前部上缘的无线电天线及其基座,由此可以判断该车的电台应该安装在战斗室右前部。

        ■ 国外某模型厂商推出的“埃米尔”细节升级套装的未上色效果图,可以注意到电台位于战斗室前部车长观察镜右侧。


        4楼2018-03-08 14:49
        回复
          问题四:关于128毫米自行火炮车组成员构成的疑问。
          既然确定“埃米尔”的电台安装在战斗室前部右侧,那么无线电员也应该在那个位置,但车长座席处在同一位置,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显而易见,那里的空间是无法容纳两个人的,因此编者与原文作者在交流后产生了一个推断,即目前资料中关于“埃米尔”车组成员构成的表述并不准确,很可能没有设置无线电员,而是由车长兼任无线电员,同时装填手的数量不是一名,而是两名。

          ■ 这幅“埃米尔”车组与座车的全家福显示了车组成员的配置情况,除驾驶员外,其余四人均位于战斗室内,注意战斗室右侧的天线。
          做出这一推断的理由除了电台位置及操纵空间的疑问外,就是128毫米炮弹的尺寸。“埃米尔”的128毫米炮弹采用分装式弹药,在装填时需要将弹丸和发射药筒依次送入炮膛,而128毫米炮弹的弹丸及发射药筒的尺寸和重量都不小,在由一名装填手操作时显然相当费劲,容易疲劳,装填效率低下,导致射速较低。参考同样采用分装式弹药的“大麦克斯”105毫米自行火炮,在弹药重量较轻的情况下,该车仍采用两名装填手的配置,因此“埃米尔”在炮弹更重、装填操作强度更大的情况下不应该只配置一名装填手。在我们看来,采用两名装填手的配置是更为合理的。

          ■ 德国空军Flak 40型128毫米高射炮的炮组成员在为炮弹安装引信。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出128毫米炮弹的尺寸相当大,而“埃米尔”的主炮基于128毫米高射炮设计的,其分装式弹药的尺度和重量肯定也不小,只配置一名装填手显然不够合理。
          关于《虎式坦克出现之前它是德军最强坦克杀手2000米外秒杀T-34\KV-1》一文的更正及疑问大致就是以上四点。在文末再次向原文作者及读者们致歉,我们将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竭尽全力为大家奉献优良的军事历史文章。


          5楼2018-03-08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