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校的规定是(海口律音琴行),每个学生报名之前均有一次免费试钢琴课的机会,这样一来有很多心怀忐忑、下不了最终决定的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纷纷前来。在试课的过程中被问到最多也是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让孩子学钢琴?”。虽然这个问题已经解答过很多很多遍了,但在这里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家长。
一般情况下家长朋友们过来试课,无非只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种是孩子在学校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家里或是电视上面看到了弹钢琴的小朋友或在他们眼里很漂亮很崇拜的人,觉得钢琴这个大玩具太好了,或觉得声音好听,或看别的小朋友都会弹了,自己也想试试。
第二种是因为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的“钢琴梦”没有实现,现在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也能够让孩子提高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第三种就是纯粹为了学习钢琴而锻炼、开发孩子的大脑,提高协调能力和专注力,让淘气的孩子通过学习钢琴稳定稳定。
最后一种也是最少见的一种就是学钢琴就是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以后就是靠钢琴吃饭。
虽然家长们的原因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所有的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学钢琴但是都在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例如说:手指是否够长啊?岁数小不小啊?能不能坐得住啊?能不能看懂五线谱啊?会不会五音不全啊?还有的家长在试完课之后觉得还不错的,又在考虑孩子是否能坚持住?
会不会两天新鲜就不喜欢了?这样的话钢琴要不要买,买回来了弹了两天不弹了怎么办?要是每天练琴要不要家长陪,我们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怎么办?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总是解决不掉,那干脆还是不要学钢琴了,光这些问题就把人问怕了。
但是说回来,哪个孩子学钢琴爸爸妈妈不是思前考后的着想,费心费力的为孩子的一句话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做老师的都要多多体谅体谅爸爸妈妈们才是。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个体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如果说“这个孩子肯定不能学钢琴”或是“这个孩子就是个钢琴天才”这样的几率几乎为0.00000001%,或者更为夸张。
我们从音乐发展史上来看就可以看得出,从古至今共有多少人,可是出来几个是音乐天才的?基本上都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
只要是这个孩子没有残疾等情况,基本是可以学钢琴的。如果说有的孩子乐感很好,有的孩子五音不全。那么乐感很好的,学起来只能说相对容易一些,即使五音不全的对弹奏不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让他的音准变得好起来。
还有的手指相对长一些,有的手指相对短一些,手指长的只能说以后弹8度或8度以上的音要容易些,但是弹琴最主要的是感情、放松、和手指的灵活度,即使手指再长灵活度、感情和放松做不好,也无济于事。
那么手指短的虽然够8度或8度以上没有手指长的那么方便,但是通过练习钢琴,不但可以比不练钢琴手指要相对长一些,而且如果后天勤奋,手小的灵活度反而会更好。所以说,孩子的先天条件不应该成为考虑孩子是否学钢琴的因素。
再说说年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5岁或5岁以上年龄的学生学钢琴是比较符合的,若是3岁或4岁的孩子,学钢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说有的专注力和家庭教育较好的孩子可能会学的比较好,一般的小男孩或者家里娇生惯养的,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爱动爱玩的三四岁小朋友可能学起来要费力很多。
但是,不论五六岁或是三四岁的孩子,都会有学得好和学的不好的。
例一:我有一个学生刚刚4岁,是个女孩家里的教育方法非常不错,从不娇生惯养,表达、动手能力也不错,妈妈每次上课又要认真的记录笔记并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一个月就学完了《小汤一》,进度飞快,手指、动作、乐感、节奏、唱谱等等一系列都相当好。
例二:还有一个女孩和她一样大,据妈妈说平时在家就很任性,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一定要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才能听讲,学得也比较慢,回家只要不想练琴妈妈就打就骂,到最后不喜欢钢琴了。究其原因,我每次上完课抽出时间给妈妈讲的一些教育方法,根本没有仔细记录和掌握,上课也不记笔记,本身孩子就任性回家在搞不定练琴,效果可想而知。
例三:还有一个同岁的小男孩,妈妈平时就很注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依赖父母或任性调皮,理解能力和专注力也非常好,学了三个月左右,已经学到《小汤三》和《大汤一》了,每次上课能够学六七个曲子,回家特别喜欢弹琴,还很有感情的。
例四:同样大的男孩,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没有统一,一个是鼓励式,一个是打骂式,被这样教育起来的孩子,家里还没有钢琴,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练琴,学了大半年了《小汤一》还没学完。
所以说同样教出来的学生,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效果也差距很大。家庭教育好的学起来当然快一些,那么家庭教育不是很成功的,在学琴的过程中,就要学习老师的方法和建议,你的孩子会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改掉很多不良习惯,爸爸妈妈也会从中获得一些很有帮助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孩子今后各个方面或学科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的,各位家长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他的书。
有的家长会说,那孩子都是看别人弹着好万一学了两天不喜欢了怎么办。在这里我要重点提醒一下家长,孩子小的时候的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兴趣,他这个阶段对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论他说喜欢什么都要试试看,可是在试试看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帮助他培养兴趣,如果单纯的靠孩子自己培养兴趣,那估计不论学什么也学不好,什么也坚持不下来。
最主要还是看后期培养,如果单纯的把孩子送到老师这,上课的时候不但不认真听上课的内容,也不做笔记反而在那玩游戏,这样的家长回家肯定也不会带孩子练琴,更不用说向老师学习正确的教学方法回家正确的辅导孩子了,您的孩子学得不好,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说那些上课认真听老师教授内容和具体练琴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练琴的家长,回家带孩子的时候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没事的时候带孩子听听钢琴音乐会,或者电视上有钢琴演奏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看,再或者在家里给孩子开一个小型的钢琴独奏表演,或者和孩子一起弹琴增强亲子关系。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话,孩子怎么会感到厌烦,钢琴会让他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学的兴趣大大提高。
所以说,孩子是否能够学钢琴,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努力程度是关键。
作者:王雪卉
一般情况下家长朋友们过来试课,无非只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种是孩子在学校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家里或是电视上面看到了弹钢琴的小朋友或在他们眼里很漂亮很崇拜的人,觉得钢琴这个大玩具太好了,或觉得声音好听,或看别的小朋友都会弹了,自己也想试试。
第二种是因为爸爸妈妈小的时候的“钢琴梦”没有实现,现在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也能够让孩子提高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第三种就是纯粹为了学习钢琴而锻炼、开发孩子的大脑,提高协调能力和专注力,让淘气的孩子通过学习钢琴稳定稳定。
最后一种也是最少见的一种就是学钢琴就是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以后就是靠钢琴吃饭。
虽然家长们的原因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所有的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学钢琴但是都在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例如说:手指是否够长啊?岁数小不小啊?能不能坐得住啊?能不能看懂五线谱啊?会不会五音不全啊?还有的家长在试完课之后觉得还不错的,又在考虑孩子是否能坚持住?
会不会两天新鲜就不喜欢了?这样的话钢琴要不要买,买回来了弹了两天不弹了怎么办?要是每天练琴要不要家长陪,我们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怎么办?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总是解决不掉,那干脆还是不要学钢琴了,光这些问题就把人问怕了。
但是说回来,哪个孩子学钢琴爸爸妈妈不是思前考后的着想,费心费力的为孩子的一句话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做老师的都要多多体谅体谅爸爸妈妈们才是。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个体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如果说“这个孩子肯定不能学钢琴”或是“这个孩子就是个钢琴天才”这样的几率几乎为0.00000001%,或者更为夸张。
我们从音乐发展史上来看就可以看得出,从古至今共有多少人,可是出来几个是音乐天才的?基本上都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
只要是这个孩子没有残疾等情况,基本是可以学钢琴的。如果说有的孩子乐感很好,有的孩子五音不全。那么乐感很好的,学起来只能说相对容易一些,即使五音不全的对弹奏不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让他的音准变得好起来。
还有的手指相对长一些,有的手指相对短一些,手指长的只能说以后弹8度或8度以上的音要容易些,但是弹琴最主要的是感情、放松、和手指的灵活度,即使手指再长灵活度、感情和放松做不好,也无济于事。
那么手指短的虽然够8度或8度以上没有手指长的那么方便,但是通过练习钢琴,不但可以比不练钢琴手指要相对长一些,而且如果后天勤奋,手小的灵活度反而会更好。所以说,孩子的先天条件不应该成为考虑孩子是否学钢琴的因素。
再说说年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5岁或5岁以上年龄的学生学钢琴是比较符合的,若是3岁或4岁的孩子,学钢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说有的专注力和家庭教育较好的孩子可能会学的比较好,一般的小男孩或者家里娇生惯养的,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爱动爱玩的三四岁小朋友可能学起来要费力很多。
但是,不论五六岁或是三四岁的孩子,都会有学得好和学的不好的。
例一:我有一个学生刚刚4岁,是个女孩家里的教育方法非常不错,从不娇生惯养,表达、动手能力也不错,妈妈每次上课又要认真的记录笔记并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一个月就学完了《小汤一》,进度飞快,手指、动作、乐感、节奏、唱谱等等一系列都相当好。
例二:还有一个女孩和她一样大,据妈妈说平时在家就很任性,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一定要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才能听讲,学得也比较慢,回家只要不想练琴妈妈就打就骂,到最后不喜欢钢琴了。究其原因,我每次上完课抽出时间给妈妈讲的一些教育方法,根本没有仔细记录和掌握,上课也不记笔记,本身孩子就任性回家在搞不定练琴,效果可想而知。
例三:还有一个同岁的小男孩,妈妈平时就很注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依赖父母或任性调皮,理解能力和专注力也非常好,学了三个月左右,已经学到《小汤三》和《大汤一》了,每次上课能够学六七个曲子,回家特别喜欢弹琴,还很有感情的。
例四:同样大的男孩,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没有统一,一个是鼓励式,一个是打骂式,被这样教育起来的孩子,家里还没有钢琴,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练琴,学了大半年了《小汤一》还没学完。
所以说同样教出来的学生,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效果也差距很大。家庭教育好的学起来当然快一些,那么家庭教育不是很成功的,在学琴的过程中,就要学习老师的方法和建议,你的孩子会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改掉很多不良习惯,爸爸妈妈也会从中获得一些很有帮助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孩子今后各个方面或学科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的,各位家长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他的书。
有的家长会说,那孩子都是看别人弹着好万一学了两天不喜欢了怎么办。在这里我要重点提醒一下家长,孩子小的时候的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兴趣,他这个阶段对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论他说喜欢什么都要试试看,可是在试试看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帮助他培养兴趣,如果单纯的靠孩子自己培养兴趣,那估计不论学什么也学不好,什么也坚持不下来。
最主要还是看后期培养,如果单纯的把孩子送到老师这,上课的时候不但不认真听上课的内容,也不做笔记反而在那玩游戏,这样的家长回家肯定也不会带孩子练琴,更不用说向老师学习正确的教学方法回家正确的辅导孩子了,您的孩子学得不好,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说那些上课认真听老师教授内容和具体练琴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练琴的家长,回家带孩子的时候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没事的时候带孩子听听钢琴音乐会,或者电视上有钢琴演奏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看,再或者在家里给孩子开一个小型的钢琴独奏表演,或者和孩子一起弹琴增强亲子关系。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话,孩子怎么会感到厌烦,钢琴会让他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学的兴趣大大提高。
所以说,孩子是否能够学钢琴,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努力程度是关键。
作者:王雪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