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77,093贴子:14,640,060

己丑年花朝节散照(090308) 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4-01 15:06回复
    转自:忆江南文化论坛www.yijiangnan.net/bbs/


    2楼2009-04-01 15:08
    回复
      地点:西溪湿地


      3楼2009-04-01 15:09
      回复
        *


        4楼2009-04-01 15:10
        回复
          *


          5楼2009-04-01 15:13
          回复
            *


            6楼2009-04-01 15:13
            回复
              *


              7楼2009-04-01 15:14
              回复
                *


                8楼2009-04-01 15:14
                回复
                  *


                  9楼2009-04-01 15:15
                  回复
                    一.花朝节的来历传说
                    1、花朝日期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花朝节与气候时令关系密切,故而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我们中学课文学过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其中提到“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这么一句,各地花朝,均在夏历的2月份,正是早春时节,咋暖还寒。论节气,大约在“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这天,各地的百姓,尤其是花农,都要祭百花以求庇佑。
                      而花朝具体在哪一日却说法各异。唐代花朝定为二月十五,还成为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并列的三个“月半”佳节;到了宋代,花朝节于某些地方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的——或许是对春的迫不及待吧。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有:“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杨万里说“唐二月十五为花朝”,而“东京以二月十二为花朝”。不过,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粱录》则依然因循旧习:“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气候差异而已。
                     综上,一方面因循唐宋主流,一方面取月半吉日,我们建议花朝日期定在夏历二月十五。


                    10楼2009-04-01 15:30
                    回复
                      (2)花神传说:女夷、花姑、花仙 
                        “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祭花神”,这是朱熹咏花神的诗。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几乎都有花神的形象,而我们的花神长什么样呢?中国的花神也有多种传说,但她为女性的形象却历来是一致认可的。
                        《淮南子.天文训》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女夷者,主春夏长养之神,世所谓花神也。《月令广义》谓:“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
                        又有书中说花神女夷是魏夫人的女弟子,名叫花姑,她餐风饮露,统领群花。《花木录》称:“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神。”


                      12楼2009-04-01 15:31
                      回复
                        (3)花神传说:灌园叟晚逢仙女
                         另明末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讲了一个花神惩治恶霸、扶助花农的故事。
                          大宋仁宗年间,江南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中位名为秋先的老者,他妻子亡故,膝下无儿女,因自幼酷好栽花种果,把田业都撇弃了,专于其事。日积月累,便建成了一个大花园。秋先是个花痴,不仅对自己满园的花呵护备至,对他处的花木也常常流连忘返。
                          城中有一名张委的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常常和手下一班如狼似虎的奴仆及几个无赖子弟危害邻里。一日,他带了四五家丁及恶少,游荡至秋公门前。话说秋公正好浇灌完盛开的牡丹,于花前独酌,不想张衙内破门而入。一番寻衅滋事,最后竟把个好端端的花园子践踏得只蕊不留,狼藉遍地,还意犹未足。
                          待风卷残云后,秋公走向前,望着满园的雕残零落,尘垢沾污,心中顿时凄然泪下。正哭之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秋公为何恁般痛哭?”原来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姿容美丽,雅淡梳妆,却不认得是谁家之女。秋公将张委打花之事说出。那女子笑道:“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按照她的要求,秋公取水出来,发现残花果然重上枝头,而且各种花瓣色彩掺杂,比从前更好看了。这件稀奇事很快就传到了好惹是生非张衙内耳朵里,于是再次上门施展辣手摧花,还找借口给秋公套上了枷锁。
                          恶少们一直打砸到晚上,忽然卷起一阵风,化作一位姿容美丽的红衣女子,原来,她就是花仙,只见她长袖翻飞,掀起一股刺骨的冷风,将张衙内一伙像蝼蚁一样吹走。狂风大作,张衙内本人也一头栽进了沼池...秋公也被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
                          在这个故事里,花仙已经成了正义和力量的化身,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与正义力量相结合的心愿。
                          明代以后的花神形象,愈加栩栩如生,她风姿妩媚,手持中国的花魁芍药、牡丹,或手提盛有这两种花的花蓝,安详地守卫着善良劳动人民心中的美好宿愿。


                        13楼2009-04-01 15:32
                        回复
                          二.花朝的节物风俗
                          1 祝神庙会
                            传说花神专管植物的春长夏养,所以,祀奉她的就不仅仅限于花农了,还包括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长江三角洲一带多有花神庙,旧时吴越花农家还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许多地方,不少农人都要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以祝神禧,东北一带还讲究用素馔来供奉。有的地方还要演戏娱神,通常是由十二伶优分扮每年十二越的各月花神故事。由朱熹的诗,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花神的感情。人们纷至沓来,就此形成庙会。这天夜里,要提举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庙附近巡游,以延伸娱神活动。


                          14楼2009-04-01 15:32
                          回复
                            2 游春扑蝶
                              古时,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赏花之余,饮酒作乐,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纵观二三月间的传统佳节会发现,这一时期会有一系列游春的节日——春节拉开了迎春的序幕,花朝节前后构成游春的高潮。撰有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写有竹枝词形容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雕鞍绣辔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   宋时开封一带的花朝曾流行“扑蝶会”,是当时民间颇有趣味的游艺活动。


                            15楼2009-04-01 15:33
                            回复
                              顶哈哈。
                              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我。。


                              17楼2009-04-01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