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吧 关注:28,508贴子:556,532

华夏起源正解新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一个最新的历史假说,纯供参考、娱乐:
1、夏朝 - 印度河流域的 Harappa 文明
2、商朝 - Harappa 文明的继承者 Juang 人建立的原始社会(现存一支为印度东北一少数民族)。将中亚甲骨文带入中国。
3、周朝 - 藏缅联盟建立
4、秦朝 - 民族存疑。秦语与西楚相通,是不是楚人不清楚。
5、汉朝 - 长江中下游楚人建立(现存一支在柬埔寨,高棉族)


1楼2018-03-12 06:22回复
    不要小看 Juang 这个小族,他们的语言,似乎深刻的影响了日语。可能是上古覆盖中国、日本的大族。


    3楼2018-03-12 08:02
    回复

      Juang 人(印度东北)。


      现代日本人:青木崇高


      4楼2018-03-12 08:11
      回复
        《列女传》:“妲己者,殷纣之妃也。嬖幸于纣。纣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距谏,辩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不离妲己。妲已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收珍物积之于后宫,谀臣群女,咸获所欲,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妲己好之。”
        使人裸相逐其间 ---- Juang 人就是不穿上衣的。


        9楼2018-03-13 04:20
        回复

          近来,有网友指出,蒙达语(Munda)和阿伊努语有同源词“狗”(seta)。这和早些时候,楼主提出的说蒙达语的民族曾是覆盖中国和日本的大族一致。语言维基的研究者们,进一步提出了以上的日语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以飨读者。同时,研究者们提出以下观点:东亚各种语言混合和演化的时间跨度长达5 - 10万年,很多语言都是跨语系融合产生的,因此仅仅研究同源词是不够的,要有“混合公式”,如上图。


          10楼2018-05-19 12:02
          回复
            再补温柔一刀。秦朝建立者,我们认为不是网上流传的“说蒙古话的女真人”,更可能是苗族人。


            11楼2018-05-19 14:23
            收起回复
              少民就是少民,除了抱大腿,没有未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5-21 09:26
              收起回复
                继续更新华夏历史解构
                甲骨文和匈奴字母有些相通之处、又与藏缅语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后退一步,把所有甲骨文使用者使用的所有语言先列出来,然后再判断究竟是否是 Juang 语,和其他语言相比,可能性有多大。
                上古时期在新疆以及黄河流域居住的民族很多,他们的语言有:原始藏缅语(或广义来说原始汉藏语)、蒙古/阿尔泰语、侗台语、南亚语(如Juang)、匈奴语、吐火罗语等等。
                第一个值得考虑的线索是“商人饲养象”。《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是说商朝人驯化大象,用于对东夷的征服活动。但周朝灭商后,周公东征,一路将商朝的战象部队驱赶到南方,还创作了一首诗歌《三象》作为纪念。
                但是,商人并不能驯化野生大象,而是靠诸侯从别的地方获取和进贡。从大象的高发区,印度次大陆进口大象,似乎太远了。当时也许在西域就有饲养大象的印度人居住。而且气候较为温暖,河南殷墟还盛产竹子和竹鼠。这些动植物在之后的几年前中都移到了长江流域、华南和东南亚。
                综合这两个条件,商代应该是混居有百越人以及和印度交往密切的西域藏缅人等。而百越人当中的壮族,后来有一支进入印度,与持南亚语的当地人混合形成Juang族。也就是说,商朝的王室未必是“壮”或者“Juang”,但是这些族群在平民中常见。


                15楼2019-03-05 04:25
                回复
                  最后,在殷墟王陵区发现了以下的人面像,显示商的王族应该是蒙古人种。

                  ◎◎出土于殷墟王陵区的青铜人面像,血肉丰满地还原了商族人的形象——他们有着蒙古人种的典型相貌特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他们认为自己是鸟的传人,发源地大约在今天的豫北冀南地区。


                  16楼2019-03-05 04:26
                  回复
                    如果商朝建立者蒙古人,那么他们战胜的夏朝,有可能是羯族。这个假说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
                    为什么说夏可能是羯族呢,一是因为Q单倍群的羯族曾经盛极一时,他们就是玛雅人的祖先。而且,还有“夏桀”的传说。夏“桀”之Jie,可能就是Kiet。中国古文明出土的陶器,颜色、形状和花纹风格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此类器物非常类似,因此应该考虑印第安人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地位。


                    17楼2019-03-05 04:35
                    收起回复
                      继续推演。夏朝文明的主体是玛雅人(羯族),自称桀,来自夏。那么夏,仍可能是Harappa(古印度文明),只不过不是印度人,也不是南亚人,而是玛雅人。
                      玛雅人在中国与百越人混居数千年,互相影响,所以玛雅人与中国人有诸多的共同点。
                      华夏子孙这个说法,就是从玛雅与百越混居时代开始。华为“花苗”(Flower Hmong),是南方人的主体之一。夏是来自印度河文明的玛雅人。再往后,蒙古草原来的人,靠金戈铁马征服了二者,建立了商朝。


                      18楼2019-03-05 04:46
                      收起回复
                        关于黄帝、炎帝、蚩尤的身份。
                        多种说法中,我比较同意这种说法:炎帝和蚩尤是同一人,黄帝战胜炎帝、黄帝战胜蚩尤其实是同一场战争。炎帝、蚩尤是苗族的祖先,也就是“华”(花苗)的首领。
                        而黄帝,应该是已经战胜了玛雅人(夏朝)的蒙古人,以鸟为图腾,善于骑射。有史为证:
                        1973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黄帝十六经》中记载,黄帝在打败蚩尤,活捉了他后,“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19楼2019-03-05 18: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