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骑牛吧 关注:31贴子:6,093
  • 2回复贴,共1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有这样一段雍正皇帝和新科探花刘墨林的对话。
雍正:你也洗把脸,静静手随朕到大殿去拜佛去。
刘墨林:皇上,臣不去,臣请皇上也不要去。
雍正:哦,为什么呀?
刘墨林:皇上是现在佛,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雍正:那你为什么不拜呀,你也是现在佛吗?
刘墨林:臣天天拜着现在佛,因此不拜过去佛。
雍正:你知道什么是佛吗?
刘墨林:知道,慈悲为怀是佛,普度众生是佛,救苦救难是佛。皇上时时以天下苍生为念,如今又推行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这就是大佛法,因此,皇上是不折不扣的现在佛。
雍正:(大笑)你懂什么呀,敢在这儿妄谈佛法。朕推行新政,行的是圣人之道,而不是佛法。什么是佛法呀,来,朕给你们说说。从前,有个人潜心拜佛,天天在南海的普陀寺烧香祈祷,渴望着能够见上观音菩萨一面。这天哪,观音菩萨终于显身了,那个人高兴的不得了,磕了无数的头。突然,他发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问观音菩萨,菩萨,你也拜佛吗?观音菩萨说,当然拜呀。那个人又问了,您拜的是哪尊佛呀?观音菩萨答道,观音菩萨。那个人就糊涂了,您自己不就是观音菩萨吗?观音菩萨笑着答道,是啊,求人不如求己呀!一个人跪在佛前,他拜的不是那尊泥胎,拜的都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心中的那尊佛。因此如来在菩提树下参悟正果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得下,只因妄想执着,不能正德,就是这个道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12 06:28回复
    佛是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是智、是觉;智是体,觉是用。在中国文字里面找不到这样的字汇来翻,所以用音译。
    这个智有三种,觉也有三种。智,第一个是一切智,第二个是道种智,第三个叫一切种智,这个是“佛”这个字的体。一切智是知道宇宙之间一切法的总相,总相是空相。所以一切智是知空,道种智是知有,一切种智是知道空有是一、空有不二、空有无碍。佛门里面常讲“万法皆空”,这个是一切智;万法皆有是道种智;《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一切种智。所以佛是智的意思。
    智起作用就是觉悟,觉也有三种:一个是自觉,自己觉悟。第二个是觉他,自己觉悟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觉悟。主动帮助别人觉悟,这是大乘;别人来请教你,你教导他,帮他觉悟,这是小乘。大小乘差别就在此地。小乘是你来找我,我才教你;你不找我,我不教你。大乘菩萨,你们在《无量寿经》读到了,做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找你,主动去找别人,这是大乘,是觉他。第三种叫觉行圆满,这个很难。自觉,阿罗汉、小乘人自觉,觉他是菩萨。当然你自觉之后,你才能觉他,自己不觉而能觉他,没这个道理。所以觉他是菩萨,觉行圆满是佛。
    由此可知,你要不发心觉他,你自己的觉悟是永远不会圆满,那是肯定的。世间法常讲“教学相长”、“师资道合”,老师教导学生觉悟,学生资助老师觉悟,彼此是互惠的。这个从事于教学工作的人能懂得,许多问题是因为学生问,你才觉悟;要没有学生问的话,你永远也迷惑,这一问就把自己搞清楚了。问了,自己答不出来,晓得自己还不行;问了,就有的时候能答,智慧开启了。不能问的时候,确实想不出这些问题。
    我们晓得到如来果地,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一切种智。人家问我佛是什么?你这样给他解答,他就会有兴趣了。佛教不迷信,佛教求智求觉!十方佛跟一切佛就是一切智一切觉,在大圆满里面显现出来了,这样一讲大家就好懂了,这个经文里头他讲这些事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12 06:40
    回复
      这个是第几集,我看了一遍,没看过这个片段了。


      IP属地:山西3楼2020-02-28 1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