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似梦吧 关注:158贴子:3,640
  • 3回复贴,共1

﹊-------、红楼似梦oоΟ{赏析}╱/.向梦外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_______________红楼似梦原非梦_______________》      


1楼2009-04-01 20:03回复
    六、怎样理解: 认清“练达”
    我们从《燃藜图》中找到的《洪范五行传论》给我们提供了读懂红楼梦的方法,告诉我们要以君主失势、国家兴亡来看红楼梦,告诉我们要以阴阳五行的理论为依据。对联的上半句“实是恸明皆学问”,告诉了我们红楼梦写的是“恸明”,写的是明亡清兴,但究竟书中是从明朝什么时候开始隐写的?又是隐写到清朝什么时候?红楼梦隐写历史的具体时间范围,作者也在对联里告诉我们了,就是在对联的下半句里——“认清练达即文章”。
    那在红楼梦中,认清“练达”该怎么理解呢?是仅仅认清“练达”这个明朝的嘉定县令吗?不是!“练达”在红楼梦中具有符号性,“练达”以及他的后代以及他们聚居的嘉定县在历史上所遭受的重大事件,实际上都在红楼梦中隐写了。“练达”这个符号在历史上的变化,是红楼梦里所隐藏历史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认清“练达”这个符号在历史上的变化就能认清红楼梦所隐历史的起点是什么,经过了那些历史时期,然后又写到什么历史时期。
    “练达”这个符号,最初代表“靖难之变”,因此红楼梦在第一回就隐写了“靖难之变”,那葫芦庙起火就是隐写“靖难之变”中的“金川门之变”,关于这个请看:《红楼梦》是从“金川门之变”写起的
    http://www.readred.com/bbs/viewthread.php?tid=36758
    接下来“练达”的后代因躲避“靖难之变”而聚居在“嘉定”县并改姓“侯”,把“嘉定”和“侯”这两个符号,放到“靖难之变”后的历史上来看,我们很容易想到历史上有名的“嘉定人民抵抗倭寇”以及“嘉定三屠——侯峒曾与儿子誓死抵抗满清攻城”。“练达”这个符号在这两个历史事件中代表的是勇敢而忠诚的嘉定人民。而这两个历史事件也在书中隐写了。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就是隐写嘉定人民抗倭。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就是隐写“嘉定三屠”。
    那么在第十四回前,也就是“嘉定三屠”前的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就不难理解了,就是隐写崇祯死了,然后满清开始南下,所以下边紧接着就是[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嘉定三屠” 


    3楼2009-04-01 20:07
    回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认清“练达”这个历史符号就能明白红楼梦隐写的历史事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经过什么历史事件.....“练达”这个符号也可以看成是代表人民,历史是由一些帝王将相和人民共同演义的。既然红楼梦隐写历史,那么必然也应该记载在历史事变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又因为红楼梦是师法《洪范五行传论》来写的,《洪范五行传论》中论及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的关系,那么《红楼梦》不仅要写君主失势、国家败亡,而且也应该论及人民、论及灾异。而灾异就是人民的苦难。灾异、祥瑞与人事行为尤其是政治得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连,为政的好坏直接能够感召出灾异、祥瑞。
      “练达”们先遭“靖难之变”所带来的灾异——灭门之灾,其原因是建文帝被朱棣篡位,属于君主失势。
      “练达”们后又遭“满清入关”所带来的灾异——战争之灾——“嘉定三屠”,其原因是崇祯皇帝自杀,属于国家败亡。
      “练达”的符号可代表“嘉定人民”,那么也可代表整个中原的汉人,而且是很忠诚很正统的汉人,“练”姓是唐皇因战功而赐的,在“靖难之变”中又是反对朱棣篡位的,在“嘉定抗倭”中又是抵抗倭寇的,在“嘉定三屠”中又是誓死不降的...
      所以,“练达”这个符号在红楼梦中起着时间线索的作用,我们必须要认清“练达”,“练达”给我们指出了索隐的历史范围,从“靖难之变”起,经过...到“嘉定抗倭”...再到“嘉定三屠”...再到....等等。
      另外,“练达”这个符号,还向给我们揭示了书中“宁”、“荣”二字的来历。即“练达”还可以生成红楼梦的一个“构图框架”(“宁”是一个架子,“荣”是另一个架子)。(注意:是“构图框架”,而不是原型!)
      框架只是个架子,是空的,先别急着往里填人物,框架里的真实人物可能是和“练达”的后人有关,也可能和姓“练”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框架里的真实人物彼此之间,有的可能有血缘关系,有的也有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我们总是把考证作者放在第一位,老是想考证作者的家庭情况,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就容易把红楼梦看成是某人的家史,例如曹学。下面看“练达”是怎么生成 “宁”、“荣”两个架子的:
      1、宁国府的“宁”字取自“练子宁”,“练子宁”代表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正统明朝”,代表宁国公。而宁府的后代也就代表朱棣往后的明皇帝,我记得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有喜欢吃仙丹的,宁国府里好象也有个吧。后面好象还有几个皇帝很好色,宁国府里也存在这一现象。至于“家事消亡首罪宁”到底责任在谁身上?是怨崇祯没守住?还是怨朱棣篡位?还是怨建文帝丢了皇位,使明朝早早的失去正统,而最终导致清兵入关?这就是作者自己的立场了。
      2、再说荣国府,荣字取于“练达”的后代人丁兴旺繁荣。“练达”后代是躲避或反对“靖难之变”后的明朝统治。荣国府人物很多,人物也很重要,要解释他们需要很多历史和学问,我就不再做猜想了。
      3、书里面宁荣二支同宗,因为练子宁与连达是叔侄关系也是同宗,所以在书中作者能够把由“练子宁”所引申出来的“宁架子”,与由“练达后代繁荣”所引申出来的“荣架子”合成一个“构图框架”,即能够形成“同宗”的关系。
      4、之所以分为宁荣,其真实的历史动力还是“靖难之变”,因此红楼梦把“靖难之变”隐写在第一回,《红楼梦》是从“金川门之变”写起的。
      七、综上所述,《燃藜图》及对联,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一把索隐红楼梦的钥匙。
      1、图里所藏的《洪范五行传论》告诉了我们索隐方法——要以君主失势、国家兴亡的政治观点来读红楼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
      2、对联上半句“实是恸明皆学问”告诉了我们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恸明”,即“吊亡明朝”。要作到这一点需要懂得很多学问和历史知识,即“皆学问”
      3、对联下半句“认清练达即文章”告诉了我们红楼梦所隐写历史的范围——从“靖难之变”开始,经过了哪些“灾异”,一直写到什么历史时代为止。
      索隐方法+主题思想+历史范围==打开红楼梦之迷的钥匙,这把钥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是读懂红楼梦这本迷书唯一正确的入口和途径。


      4楼2009-04-01 20:08
      回复
        一、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最关键的部分。简单的描述一下第五回就是:宝玉来到房里看了两幅画及对联,然后就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作者借这个梦讲出了判词和曲子(即整个红楼梦的概括)。如果我们跟着宝玉进入梦里,只从宝玉睡着后的文字来看,那么我们就是被作者催眠了。要揭开红楼梦到底写的是什么,需要向梦外寻,也就是看宝玉做梦前,作者给我们暗示了些什么。
        向梦外寻,首先要找到宝玉的“入睡点”。第五回从《海棠春睡图》开始,就慢慢进入梦镜了。原文如下:
         
         [宝玉便愈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甲特:艳极,淫极! 已入梦镜矣)
        单从名字上来看,《海棠春睡图》和秦太虚,一个是“睡图”,一个是“太虚”,这就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就是梦境了,作者从这里开始施展幻术,对我们开始催眠,使我们跟宝玉一起在梦中感悟情色。
        二、要看真的东西,就不应该睡觉,不应该做梦,应该向梦外寻。从《海棠春睡图》这个“入睡点”往前面看,在宝玉睡觉之前,作者还让我们跟宝玉一起看了幅《燃藜图》及对联,原文如下: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先看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为什么要设计一个《燃藜图》呢?为什么要在宝玉睡觉前让我们和他一起观这幅《燃藜图》及看那幅对联呢?看过此图后就要睡觉了,只有看此图时是清醒的。如果我们要向梦外寻,就必须重视这幅《燃藜图》及对联。说到这里,如果你还不能明白《燃藜图》的重要性,那么请你看这篇文章:
        红楼钥匙——《燃藜图》http://tieba.baidu.com/f?kz=559088379


        5楼2009-04-01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