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烈水乡
洋烈水乡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东林、君塘、庙安四个乡镇。宣汉县委、县政府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洋烈水乡旅游景区、庙安山地生态农业观光区、滨河避暑休闲走廊于一体的区域性精品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洋烈水乡享有“川东第一村”美誉,2015年1月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宣汉县第一个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典型示范点,特别是生态旅游声名鹊起,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商品购物街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前身为宣汉百里峡,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薅草锣鼓所在地。巴山大峡谷属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脉托出十大主峰,景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秦末汉初樊哙屯兵驻扎留下的将军坪、跑马梁、拴马石、大通险道及石栈道等遗址,有张献忠、白莲教留下的青龙寨、大寨子等遗址。巴山大峡谷山势奇特,河水清澈,溶洞成群,动物多而珍贵,植物丰富而罕见;山环水绕,深谷一线,峰丛入云,和谐完美。有百兽聚会、仙女岩、观音洞、南天门、二龙飞瀑、老黄山、犀牛望月、一线天、盘龙洞、雄鸡鸣天十大景点,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交相辉映,互相烘托,构成景区300里峡完美和谐的整体。因宣汉百里峡与河北省野山坡百里峡重名,且外地景区已提前注册“百里峡”,宣汉百里峡景区于2015年9月更名为“巴山大峡谷”。
峨城竹海公园
公园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95%,园内平均海拔960米,年平均温度14.5度,以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景观和区位优势著称。
枯叶园内以楠竹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构成了美丽迷人的天然美景,四季景色各具特色,观云山雾海,奇景顿生;听月下松涛,空谷回荡;雨打竹林,脆声如琴,溪流作响,空谷回荡,春赏绿意,夏纳清凉,秋看霜叶,东观雪景。时时有佳景,处处得情趣。近年来,国有宣汉县楠竹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努力创先争优,全力打造公园度假名片,先后投入资金上百万元对历史悠久的古庙遗址纱帽尖寺庙进行修缮,修建了储水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1公里长的人行石板路和1.6公里的人行水泥游步道,同时,园内新建了有可以同时容纳100人就餐、80人住宿的高档食宿及休闲中心。
竹林
古树吸引了达州城区、宣汉及周边县市的游客前往避暑旅游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绿色休闲、旅游观光,峨城竹海公园将围绕低碳旅游这一主题,进一步夯实园内基础设施建设,拟建楠竹园、白夹竹、笋用基地、疗养基地等,真正唱响低碳旅游的旋律,打开宣汉生态旅游、低碳避暑的先河,使之成为宣汉旅游业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广大游客生态旅游理想之地。
马渡关石林
马渡关石林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平昌县、通川区交界处,距宣汉县城48公里。景区自然资源奇绝,有“川东小桂林”之称。石林处石中有林,林中有石,石头长树,石头开花等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步入老林峡,古道婉蜒,良木参天,移步换景,峰回路转,恍若隔世。十里长滩烟波浩渺,水清如镜,如临画中。马渡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川东民歌之乡”,是《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的故乡,并在2016年成功申遗,纳入《四川省第三批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月,马渡关石林景区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香炉山
香炉山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双河镇之西,大成镇之北,原三桥乡之东,高1042.6米。山势巍峨,植被丰茂,古迹遍布,传说甚多,乃遐迩闻名的川东名山,始建于大唐武德年间的“玄祖宫”,更是蜀东道教胜迹,“三教”文化经典集聚地。香炉山原名龙圣山,公元621年,玄祖宫竣工后,唐高祖李渊亲书“第一洞天”御匾,并赐乌金香炉一座。后人为了纪念御赐“香炉”,此山又恰像香炉,便将龙圣山更名为香炉山。北宋改名为大炉山,元代又改名为虎头山,清代乾隆年间又重新恢复香炉山之名,沿用至今。香炉山,号称“第一洞天”福地,属于中国经典人文地理,九山拱天、五龙捧圣之地。自古蜀东千百川,不如炉峰一支脉。唐高祖御笔“第一洞天”牌坊亭亭屹立,经历千百载风霜雨雪洗礼,圣古文化丰碑,还犹如当年一样圣洁。香炉山以御赐乌金香炉命名,流传千古,积淀了蜀东非物质文化之最,成为了当代非物质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7年1月,香炉山景区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宣汉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面积24488亩,最高海拔1058﹒6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见长,具有" 奇(特)"、"秀(美)"、"古(扑)"、"幽(静)"、"神(奥)"的特色,站立山颠,朝观日出,"俨然峨嵋",晚赏夕阳,佛光万丈,其茂密的森林、多姿的山峰,潺潺的溪流,神秘的旱海,迷人的溶洞、海洋动植物化石……共同构成了一系列神秘、幽静、秀丽、奇幻的自然景观。春有杜鹃分外饶,盛夏正好瞧青松,秋赏枫叶红满山,冬有雪花盖葱茏。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等奇观。公园内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森林昆虫…达200种,植被丰富、种内繁多,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野生药材遍山皆是
巴山红军公园
主要景点巴山红军公园由两条逶迤相遇的山脊构成。沿最东的山脊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维舟将军跃马挥戈,驰聘疆场的大理石塑像,背景衬托以宣汉儿女踊跃参军、支持红军、英勇奋战的群雕。主体与背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为人们展现出一段血雨腥风的的历史。伫立仰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人们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英雄的宣汉人民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勃勃英姿,隐约听到了州河沿岸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
雕像背后不远处,耸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碑高13米,碑顶雕塑着鲜艳的红军战旗,碑身正面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16个大字熠熠生辉。曾在宣汉战斗过的许世友、张爱萍、王波等老红军战士也欣然题了词。纪念碑高耸入云,四周松柏环绕,鲜花簇拥,异常庄严肃穆。数万将士用血与肉凝铸成的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宣汉人民团结奋斗,奔向幸福的明天。
穿过一片梅园,绕过虬曲盘柯的梅枝,呈现在眼前的是高扬着“反清”大旗的东乡白莲教义军的群雕,与不远处的“巴山秀才”——清代抗粮英雄袁廷蛟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玻璃钢塑像相映衬,展示出宣汉人民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
园内的王维舟纪念馆是巴山红军公园的“灵魂”。王维舟纪念馆建于1983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由陈列室和红军碑林组成,占地3670平方米,展线长2747米,三级台阶式园林建设,四季叶青密茂,繁花似锦。碑林嵌竖有各个时期镌刻或复制的石碑300余通。其中有王维舟在辛亥革命时期任护国军、靖国军营长、团长和边防司令时,因所部军纪严明,百姓安宁,深得群众拥戴,东乡、万源等县民众为他树立的“兆民赖之”、“东乡屏障”、“除暴安良”、“爱国爱民”等德政碑。土地革命时期,宣传马列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红军纪律和打土豪分田地、反对刘湘六路围攻等红军石刻标语口号近百幅。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向前元帅为纪念王维舟诞辰百周年题写“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张爱萍将军书赠“创建川陕功区英勇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魏传统题书“来自人民为人民,永远巴山鱼水情,先辈开基遗爱在,后昆奋建两文明”等赠言、墨宝、诗词,镌刻成石碑屹立馆内,庄重夺目。陈列室内陈列图片资料135幅,王维舟同志生前用过的遗物和其它革命文物129件。王维舟纪念馆的建立,使宣汉人民有了凭吊革命先烈,抚今思昔的活动场所,纪念馆被誉为巴山老区继承历史遗产,弘扬革命精神的一块红色阵地,20多年来,共接待本县和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群众达240万余人次。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向守志1990年11月回到家乡,在参观纪念馆后,亲笔书写了“九州春色彩大地,四化宏图壮古今”。老红军张爱萍、刘华清、杨国宇、王定国、王定烈、李永悌、徐思顺、贺长清以及老领导乔石、冯元蔚、天定、杨超等参观纪念馆后都留下了他们珍贵的墨迹和佳句。
登临巴山红军公园最高处,极目回顾,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石梯纵横,令人心旷神怡。脚下前河、中河、后河三汇集,犹如一根玉带飘动。江口电站即在此拦河发电。库区水域宽阔,绿波荡漾。上下游动的汽艇和船舟,两岸的果林、花丛也尽收眼底,呈现出多幅风景画卷。巴山红军公园与江口电站库区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互相补充,彼此烘托。 整个公园地势开阔,坡堡沟坎,交错杂陈,颇具山区特色。在坡堡上,你可以目睹步月亭、迎旭亭、爽心楼等古色古香的风姿;在沟坎里,你可以领略花卉馆、花架廊、荷花池等五彩缤纷的情趣。漫步公署里,山坡上,树丛中随处都有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石椅、石凳。石桌、石凳大都用水泥摹仿树墩浇筑而成,几可乱真。
洋烈水乡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东林、君塘、庙安四个乡镇。宣汉县委、县政府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洋烈水乡旅游景区、庙安山地生态农业观光区、滨河避暑休闲走廊于一体的区域性精品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洋烈水乡享有“川东第一村”美誉,2015年1月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宣汉县第一个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典型示范点,特别是生态旅游声名鹊起,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商品购物街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前身为宣汉百里峡,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薅草锣鼓所在地。巴山大峡谷属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脉托出十大主峰,景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秦末汉初樊哙屯兵驻扎留下的将军坪、跑马梁、拴马石、大通险道及石栈道等遗址,有张献忠、白莲教留下的青龙寨、大寨子等遗址。巴山大峡谷山势奇特,河水清澈,溶洞成群,动物多而珍贵,植物丰富而罕见;山环水绕,深谷一线,峰丛入云,和谐完美。有百兽聚会、仙女岩、观音洞、南天门、二龙飞瀑、老黄山、犀牛望月、一线天、盘龙洞、雄鸡鸣天十大景点,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交相辉映,互相烘托,构成景区300里峡完美和谐的整体。因宣汉百里峡与河北省野山坡百里峡重名,且外地景区已提前注册“百里峡”,宣汉百里峡景区于2015年9月更名为“巴山大峡谷”。
峨城竹海公园
公园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95%,园内平均海拔960米,年平均温度14.5度,以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景观和区位优势著称。



马渡关石林
马渡关石林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平昌县、通川区交界处,距宣汉县城48公里。景区自然资源奇绝,有“川东小桂林”之称。石林处石中有林,林中有石,石头长树,石头开花等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步入老林峡,古道婉蜒,良木参天,移步换景,峰回路转,恍若隔世。十里长滩烟波浩渺,水清如镜,如临画中。马渡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川东民歌之乡”,是《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的故乡,并在2016年成功申遗,纳入《四川省第三批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月,马渡关石林景区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香炉山
香炉山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双河镇之西,大成镇之北,原三桥乡之东,高1042.6米。山势巍峨,植被丰茂,古迹遍布,传说甚多,乃遐迩闻名的川东名山,始建于大唐武德年间的“玄祖宫”,更是蜀东道教胜迹,“三教”文化经典集聚地。香炉山原名龙圣山,公元621年,玄祖宫竣工后,唐高祖李渊亲书“第一洞天”御匾,并赐乌金香炉一座。后人为了纪念御赐“香炉”,此山又恰像香炉,便将龙圣山更名为香炉山。北宋改名为大炉山,元代又改名为虎头山,清代乾隆年间又重新恢复香炉山之名,沿用至今。香炉山,号称“第一洞天”福地,属于中国经典人文地理,九山拱天、五龙捧圣之地。自古蜀东千百川,不如炉峰一支脉。唐高祖御笔“第一洞天”牌坊亭亭屹立,经历千百载风霜雨雪洗礼,圣古文化丰碑,还犹如当年一样圣洁。香炉山以御赐乌金香炉命名,流传千古,积淀了蜀东非物质文化之最,成为了当代非物质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7年1月,香炉山景区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宣汉观音山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面积24488亩,最高海拔1058﹒6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见长,具有" 奇(特)"、"秀(美)"、"古(扑)"、"幽(静)"、"神(奥)"的特色,站立山颠,朝观日出,"俨然峨嵋",晚赏夕阳,佛光万丈,其茂密的森林、多姿的山峰,潺潺的溪流,神秘的旱海,迷人的溶洞、海洋动植物化石……共同构成了一系列神秘、幽静、秀丽、奇幻的自然景观。春有杜鹃分外饶,盛夏正好瞧青松,秋赏枫叶红满山,冬有雪花盖葱茏。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等奇观。公园内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森林昆虫…达200种,植被丰富、种内繁多,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野生药材遍山皆是
巴山红军公园
主要景点巴山红军公园由两条逶迤相遇的山脊构成。沿最东的山脊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维舟将军跃马挥戈,驰聘疆场的大理石塑像,背景衬托以宣汉儿女踊跃参军、支持红军、英勇奋战的群雕。主体与背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为人们展现出一段血雨腥风的的历史。伫立仰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人们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英雄的宣汉人民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勃勃英姿,隐约听到了州河沿岸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
雕像背后不远处,耸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碑高13米,碑顶雕塑着鲜艳的红军战旗,碑身正面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16个大字熠熠生辉。曾在宣汉战斗过的许世友、张爱萍、王波等老红军战士也欣然题了词。纪念碑高耸入云,四周松柏环绕,鲜花簇拥,异常庄严肃穆。数万将士用血与肉凝铸成的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宣汉人民团结奋斗,奔向幸福的明天。
穿过一片梅园,绕过虬曲盘柯的梅枝,呈现在眼前的是高扬着“反清”大旗的东乡白莲教义军的群雕,与不远处的“巴山秀才”——清代抗粮英雄袁廷蛟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玻璃钢塑像相映衬,展示出宣汉人民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
园内的王维舟纪念馆是巴山红军公园的“灵魂”。王维舟纪念馆建于1983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由陈列室和红军碑林组成,占地3670平方米,展线长2747米,三级台阶式园林建设,四季叶青密茂,繁花似锦。碑林嵌竖有各个时期镌刻或复制的石碑300余通。其中有王维舟在辛亥革命时期任护国军、靖国军营长、团长和边防司令时,因所部军纪严明,百姓安宁,深得群众拥戴,东乡、万源等县民众为他树立的“兆民赖之”、“东乡屏障”、“除暴安良”、“爱国爱民”等德政碑。土地革命时期,宣传马列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红军纪律和打土豪分田地、反对刘湘六路围攻等红军石刻标语口号近百幅。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向前元帅为纪念王维舟诞辰百周年题写“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张爱萍将军书赠“创建川陕功区英勇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魏传统题书“来自人民为人民,永远巴山鱼水情,先辈开基遗爱在,后昆奋建两文明”等赠言、墨宝、诗词,镌刻成石碑屹立馆内,庄重夺目。陈列室内陈列图片资料135幅,王维舟同志生前用过的遗物和其它革命文物129件。王维舟纪念馆的建立,使宣汉人民有了凭吊革命先烈,抚今思昔的活动场所,纪念馆被誉为巴山老区继承历史遗产,弘扬革命精神的一块红色阵地,20多年来,共接待本县和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群众达240万余人次。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向守志1990年11月回到家乡,在参观纪念馆后,亲笔书写了“九州春色彩大地,四化宏图壮古今”。老红军张爱萍、刘华清、杨国宇、王定国、王定烈、李永悌、徐思顺、贺长清以及老领导乔石、冯元蔚、天定、杨超等参观纪念馆后都留下了他们珍贵的墨迹和佳句。
登临巴山红军公园最高处,极目回顾,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石梯纵横,令人心旷神怡。脚下前河、中河、后河三汇集,犹如一根玉带飘动。江口电站即在此拦河发电。库区水域宽阔,绿波荡漾。上下游动的汽艇和船舟,两岸的果林、花丛也尽收眼底,呈现出多幅风景画卷。巴山红军公园与江口电站库区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互相补充,彼此烘托。 整个公园地势开阔,坡堡沟坎,交错杂陈,颇具山区特色。在坡堡上,你可以目睹步月亭、迎旭亭、爽心楼等古色古香的风姿;在沟坎里,你可以领略花卉馆、花架廊、荷花池等五彩缤纷的情趣。漫步公署里,山坡上,树丛中随处都有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石椅、石凳。石桌、石凳大都用水泥摹仿树墩浇筑而成,几可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