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吧 关注:4贴子:664
  • 1回复贴,共1

槐树沟的一封家书,传遍了甘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封家书
亲爱的父母:
请接受我在千里之外的新春问候。
一舟尚小,年假又短,儿子今年又不能携妻抱子回老家探望你们。
上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说想念一舟了,这我很理解,但母亲您也不要太有偏见,不管是女孙,还是儿孙都要一视同仁,因为他们都流淌着您八分之一的血脉。都说养儿为防老,可自从我上了大学,尤其是工作之后,一直都是我姐她们在照顾咱这个家。扪心自问,您的女儿们对这个家的贡献大于我这个做儿子的。
为了我买房,咱家可是罄其所有,举债过日,让原本清贫的生活愈发困窘。虽说我亦有所谓的年薪,但一直是王囊羞涩,减去房贷和一舟开销,每月所剩寥寥无几。儿子虽有孝敬之心,但怎奈力不足哉。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表象的确如此。这些年来,你们二老平日里若不是靠众女儿周济,想来过得也是格外拮据。
前几天看到小妹发的众外甥合影,甚为感慨。时光如梭,斗转星移。现如今,你们的儿女也都儿女满堂。虽然我曾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但又欣喜看到新生代的茁壮成长。这一衰一盛,一枯一荣,让人体会到爱的传递,爱的接力。
迄今为止,已有十余年没有亲身参与故乡甘谷的“建设”了,但哪家娶妻,哪家生子,我都了然于胸,即便儿子奔波再远,离开再久,但总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让我对故乡充满眷恋。就像莲藕,虽断了,但丝尚连,我想,让我梦寐萦怀的这根丝就是乡情、乡音和乡愁吧。
闲暇时分,我也会想起老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那院中的枣树可还康健?门前的槐树可还高耸?那后院是否依然堆积着过冬的柴禾?那存储蔬菜的地窖是否依旧敞着大口……
也会想起陪我度过青涩岁月的那帮兄弟,那时学习虽紧,但我们哥们几个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尤其周末,哪次不是举杯畅饮到天明,横竖酣睡至午后?虽说放浪形骸,但学习却是彼此较劲,不落人后。这些年大家各奔东西,各忙生计,不管现在打拼的如何,都盼望着春节相聚,或煮茶论得失,或把酒论英雄,但如今拖家带口,各有各事,回家又谈何容易?
你们的孙子一舟很健康,而且颇为淘气。有他姥姥、姥爷的悉心照顾,你们尽可放心。小家伙虽然刚过周岁,但走路已有模有样,到处翻箱倒柜,将他姥姥家折腾得狼藉一片,他在前面玩,他姥姥跟在后面打扫“战场”。有时他姥爷看电视,小家伙蹒跚到电视柜前,将电视摁关,且乐此不疲,弄得他姥爷抓耳挠头,哭笑不得,莫可奈何。更有趣的是,小家伙会拔掉电视天线,他姥爷拿着遥控器左调右摁,就是打不了电视,只能苦坐一天,等女儿下班。小家伙喜欢踢球,趔趄着追赶,“咯咯”直笑,但请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他从事足球职业,据说这东西容易让自己和别人上火。他很有乐感,每听到儿歌,便会手足舞蹈,摇头晃脑,已露超男之端倪。有时拿着我的手机,小手举至耳边,一边“咿呀咿呀”,一边踱着“大步”,派头十足,俨然大佬,要是他高兴,会凑近我将手机贴在我耳边。当然,这家伙人小脾气大,稍有拂他的意,便使起性子来,小手可劲推打,甚至大哭。毫无疑问,这小子才是家里的老大,我们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爱出着爱返,福往者福来。你们为人善良,做事坦荡,要是说们做儿女的对你们尚可,那全归于我们平日里耳濡目染。是你们用朴实的一言一行,敦厚的一举一动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你们虽然没有美玉传家,也没有字画传家,但你们传给了儿女的善良、乐观、豁达之品质,而这些资本足够我们走好人生的每步路。
亲爱的父母,新春来临之际,儿子携你们的儿媳晓宇、孙子一舟在远方祝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此致
儿子 敬上

作者简介:
王小栋,出生于甘肃甘谷槐沟村,爱好写作,迄今已发表文章数百篇,其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及网络平台。目前就职于大连某大型国企设计院,机械工程师,文学协会会员。兼职大连吉大校友会宣传部等。


1楼2018-03-14 10:51回复
    666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4-18 1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