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儿吧 关注:5贴子:752
  • 0回复贴,共1

盛唐气象:写经书法,《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一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流传于世的写经体,上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代。北魏是佛教文化的兴盛期。延续至隋唐,由于帝王对佛教文化的重视,经生所写之体就更趋于成熟完 美。故使唐人写经在继承前朝写经体的基础上,逐步摆脱了陈腐僵硬的书写习气,使一些难认的错体别字逐一摒弃订正。故而使写经艺术在审美及观赏上更加趋于大众化。

从传世的唐人写经体看,经生由于自身的书写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参差不齐,在抄写字体的风格上也良莠不等,精华与糟粕共存。故在鉴藏甄别上一定要仔细划分,切不可盲从而论其优劣。

充满着宗教文化的唐人写经,能流传至今的确实不易。各朝代频频不断的战火以及外国列强大肆无知地骗夺,致使我国不少珍贵古老的经卷“善本”大量 地流失,有的已不复存在。这样的现实,怎不令人痛心。

虽然这些经生的遗墨大多佚名无款,但同样让我们深感他们内在的书法魅力和一心向佛的虔诚之心。这些古 老渊厚的“残经断片”,其深沉的艺术价值确为我华夏民族悠久文化之骄傲。

由于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一些文人士大夫们,他们历来歧视充满佛教色彩的写经文化,片面地认为写经体很匠气,缺少内在高雅的书卷味,觉得经生只是 流水机械地简单抄写,并无太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种世俗的偏见,已流传了数百上千年。深感此种狭隘、肤浅的顽固思想,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流传存世的写经残卷大多是无名氏的墨迹,经卷上落有经生之名和年款的为数已十分的稀少。这些经生远离世俗的喧嚣,使“真水无香”的写经艺术逐步 形成一种独特的流派。写经书法那坚劲圆熟的深沉功力,的确让人痴迷陶醉。

“书圣”(王羲之)七世孙隋智永和尚,就是位重视和推广写经体的书法大家。传世法帖《真草千字文》墨迹,可看出受写经风格的影响很深。就连才高八斗的大文豪苏东坡也十分赞赏写经文化,认为它是不可多得的小楷范本。



1楼2018-03-14 12: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