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中大自招的学姐来解答疑问~
----------------------------------------------------------------
欢迎加入中大自招交流群: 581874648
一对一免费咨询qq:373748374
----------------------------------------------------------------
中山大学自招
1. 自招报名的条件是什么?
① 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研究实践、才能禀赋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取得标志性成果(须提供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著作等证明材料)。
②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省级赛区(联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省级赛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须提供获奖证书)。
2. 中山大学自招难吗?
2017年,自招报考中山大学的共有17115人,共有1301人通过了初审,通过率为7.60%。报考人数太多,也可以看出来中山大学的热门,所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总体上来看,初审通过的难度不小。
一般来说,热门专业的竞争会大于其他专业,所以报考的同学也要慎重。如经管大类,按照17年的自招经历,即使是数学/物理省二的同学报考经管大类也有没通过初审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奖项同档次的大些的理科专业,或者是中大的理科初审应该是可以过的了。如果是文科生,奖项含金量低是很吃亏的。
最终通过复试大概有600人,极少数人拿到一本线录取优惠,大多数都是20分降分录取。虽然加分率比较低,但是复试通过率挺高的。至于高考成绩达不到得到要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 可以报哪些专业?
2017年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按人文学科类(50名)、社会科学类(40名)、经济管理类(65名)、理科基础类(65名)、信息科学类(45名)、工程技术类(40名)、资源环境类(40名)、医药类(40名)等8个学科大类进行自主招生。详细专业分类请看最新的自主招生简章。
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填报1-2个学科大类。
4. 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① 下载并打印申请表,由考生所在高中签字盖章。最后扫描上传。
② 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如奖项证书,社会实践材料,自荐信等。
上述材料要求真实、详尽、准确、清晰,并须加盖就读中学公章。
5. 报名时要注意什么?
① 不需要邮寄材料。
② 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填报1到2个学科大类。
③ 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完整、可读。若报名材料不符合要求,我校不予受理。
6. 复试考些什么,难度怎么样?
分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理科基础类、信息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资源环境类、医药类等8个学科大类进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相关学科大类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同时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考核。
考核分小组进行,由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具体考核方案及安排另行通知。
考核方式主要是面试,分组进行。每人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是抽题目回答问题。题目和社会热点联系紧密,很注重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对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不会有太专业太晦涩难懂的问题,但都是通过问考生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社会现象的看法,来看出考生更深层次的东西。
7. 成绩如何计算?
各学科大类按考核成绩择优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资格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8. 降分优惠是多少?
分为一本线录取和降20分录取。
考核中超过80%的专家认定为“优秀”的入选学生,高考成绩可降至其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并在该学科大类中安排专业录取。不过降一本线的几率很少,可能一个招生大类就有一两个。
9. 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学?
自行打开中山大学招生网即可查看历年各省各专业的录取分数。最主要的还是参考往年的分数排名。
10. 如何填报志愿?
按生源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和我校要求填报自主招生志愿,所填专业志愿须在已认定学科大类中填报。
根据入选资格学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学科大类和学校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11. 自招的时间(以2017年为例)?
网上报名:2017年3月21日-2017年3月31日
初审结果公布:4月下旬
确认考试:5月22日15:00前
复试:2017年6月10日-11日
填报志愿:高考成绩出来后按各省要求填报即可
----------------------------------------------------------------
欢迎加入中大自招交流群: 581874648
一对一免费咨询qq:373748374
----------------------------------------------------------------
----------------------------------------------------------------
欢迎加入中大自招交流群: 581874648
一对一免费咨询qq:373748374
----------------------------------------------------------------
中山大学自招
1. 自招报名的条件是什么?
① 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研究实践、才能禀赋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取得标志性成果(须提供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著作等证明材料)。
②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省级赛区(联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省级赛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须提供获奖证书)。
2. 中山大学自招难吗?
2017年,自招报考中山大学的共有17115人,共有1301人通过了初审,通过率为7.60%。报考人数太多,也可以看出来中山大学的热门,所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总体上来看,初审通过的难度不小。
一般来说,热门专业的竞争会大于其他专业,所以报考的同学也要慎重。如经管大类,按照17年的自招经历,即使是数学/物理省二的同学报考经管大类也有没通过初审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奖项同档次的大些的理科专业,或者是中大的理科初审应该是可以过的了。如果是文科生,奖项含金量低是很吃亏的。
最终通过复试大概有600人,极少数人拿到一本线录取优惠,大多数都是20分降分录取。虽然加分率比较低,但是复试通过率挺高的。至于高考成绩达不到得到要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 可以报哪些专业?
2017年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按人文学科类(50名)、社会科学类(40名)、经济管理类(65名)、理科基础类(65名)、信息科学类(45名)、工程技术类(40名)、资源环境类(40名)、医药类(40名)等8个学科大类进行自主招生。详细专业分类请看最新的自主招生简章。
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填报1-2个学科大类。
4. 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① 下载并打印申请表,由考生所在高中签字盖章。最后扫描上传。
② 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如奖项证书,社会实践材料,自荐信等。
上述材料要求真实、详尽、准确、清晰,并须加盖就读中学公章。
5. 报名时要注意什么?
① 不需要邮寄材料。
② 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填报1到2个学科大类。
③ 扫描件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完整、可读。若报名材料不符合要求,我校不予受理。
6. 复试考些什么,难度怎么样?
分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理科基础类、信息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资源环境类、医药类等8个学科大类进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相关学科大类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同时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考核。
考核分小组进行,由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具体考核方案及安排另行通知。
考核方式主要是面试,分组进行。每人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是抽题目回答问题。题目和社会热点联系紧密,很注重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对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不会有太专业太晦涩难懂的问题,但都是通过问考生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社会现象的看法,来看出考生更深层次的东西。
7. 成绩如何计算?
各学科大类按考核成绩择优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资格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8. 降分优惠是多少?
分为一本线录取和降20分录取。
考核中超过80%的专家认定为“优秀”的入选学生,高考成绩可降至其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并在该学科大类中安排专业录取。不过降一本线的几率很少,可能一个招生大类就有一两个。
9. 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学?
自行打开中山大学招生网即可查看历年各省各专业的录取分数。最主要的还是参考往年的分数排名。
10. 如何填报志愿?
按生源地省级招办(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和我校要求填报自主招生志愿,所填专业志愿须在已认定学科大类中填报。
根据入选资格学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学科大类和学校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11. 自招的时间(以2017年为例)?
网上报名:2017年3月21日-2017年3月31日
初审结果公布:4月下旬
确认考试:5月22日15:00前
复试:2017年6月10日-11日
填报志愿:高考成绩出来后按各省要求填报即可
----------------------------------------------------------------
欢迎加入中大自招交流群: 581874648
一对一免费咨询qq:373748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