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植优质粮食、高端果菜、现代生态养殖、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草莓、大樱桃、大蒜、葡萄四大主导产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八个一”活动(即一村一名农技员、一村一个农民合作社、一村一个强村富民产业、一镇培植一个电商示范村、一镇培育一个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一镇新发展一处1000亩设施农业基地、一镇新培育一批美丽乡村达标村、一镇开展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全市乡村振兴“八大提升工程”齐头并进,一幅现代农业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化提升工程
大力推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力度,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持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称号,力争实现粮食十六连丰。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力争创建济宁市农业“新六产”示范区1处。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林果蔬菜、花卉苗木、绿色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林牧渔与加工、流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创新示范提升工程
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点创建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圣地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2处。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并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土地、宅基地等流转、抵押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土地托管、半托管等流转经营模式。2019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达到200个,2020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