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遗失的后几十回的考据,我们知道《红楼梦》最后是要有一张“情榜”的,它是宝玉回归天界后由警幻所列,以总结宝玉所经历的所有情感的。这样的结局,恐怕比现在的后四十回单纯的“悬崖撒手”有一个更深的含义。《红楼梦》最深刻的主旨很可能体现在“情榜证情”这一段。对榜首宝玉的“情不情”,我们能较清楚的知道是他作为一个大觉醒者,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因为有大悲悯,所以对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无比珍惜,使这些幸福成为天上璀璨的群星,不求照亮太空,但求永恒闪烁。
黛玉的“情情”则另有一番意味。自古关于还债报恩的佳话有很多,但“绛珠还泪”却意境来得更深:第一,这笔债并不产生于现实生活中,而是产生于这个世界以外的“灵河边,三生石畔”,绛珠是带着债来到凡间,来报神瑛侍者的恩的;第二,她的偿还物并非什么有形之物,而是流不尽的泪珠儿,象征着爱慕,象征着相思,象征着关怀,而且她也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报恩”。总之,黛玉一生都在用“情”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她怀着一种不自觉的感恩,原以为所爱的人而消耗自己娇弱的身躯。如果说宝玉的“情不情”是带着一种智者的关怀的话,那么黛玉的“情情”则更接近于我们人性本身。生命自诞生起,就为自己的存在与罪行欠这个世界一笔债,所以会感恩的生命,她的灵魂永远是崇高的。
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忏悔、悲悯、珍惜与感恩的话,那么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真正道德的典范。“情榜”上宝、黛、钗三人各占据了部分崇高的生命理念,而这些理念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不仅如此,还有湘云对生活的洒脱豁达,晴雯对人性的张扬………….用一句话来概括:“妙就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曹雪芹将这些隐藏在污浊背后的人性亮点,具体化为一个个的活生生的人物(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最后又归结为一张情榜,似乎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全新的生命理念——唯情思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