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漫谈
ffkqzsl
3月4日 10:36
话说《我的写作漫谈》(代序)
编纂这本书起因有二:一是,我从1974年开始学习写作,大半生与文字打交道,尤其是1983年调入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党史、新闻、信息、资料编辑工作,写了大量的、多题材的文章,总想辑印成册,与文秘工作者以及写作爱好者进行切磋交流;二是,在与基层单位多年交往中,看到写作人才急缺,尤其写大材料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许多初学写作或者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想写出好文章,成为大手笔,却苦于找不到“窍门”,我想把自己的写作体会写出来,也许能给这些同志一点启示。基于此因,我脑海里涌现出了“写一本书”的梦想。
2005年,我担任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后,为圆“写书”梦,在业余时间起草了一些相关文章,但因工作太忙,思路断断续续,凌乱无章,未能成品。
2008年8月切线离岗后,一方面写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思想上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主要原因是: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太多了,绝大部分是专家、教授、知名人士的大作,而我这个仅喝过五年“墨水”、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岂敢攀登“大雅之堂”!万一写不好,惹人笑话事小,误人前程事大,得不偿失,所以久久不敢下笔。直到2012年底,“漫谈”这两个字影入眼帘后,思路豁然开朗,由此而坚定了“写出这本书”的决心和信心。
“漫谈”在《辞海》里释意为:随意,不受约束。那么,我以“漫谈”的形式撰写此书,一是可以摆脱专业写作知识讲座的模式,打消“班门弄斧”之顾虑;二是可以畅开心扉,推心置腹地与文秘工作者以及写作爱好者进行切磋交流;三是可以捎带讲点写作常识,给初学写作者一点提示。
于是,我将本书定名为《我的写作漫谈》,一谈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以鼓励初学写作者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牢固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二谈自己的写作经历和方式,起到抛砖引玉、潜移默化的作用;三谈自己对如何修身养性的体会,以引导“初入门”的文秘工作者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摆脱搞写作“枯燥无味”、“前途渺茫”的思想羁绊,真正成为文秘工作队伍里的一员。
以上三谈,均以自身的经历为基础,以自己的思路为主线,以自写的文章为依据。这样写,并非为了“自我标榜”,而是想通过自我解剖、分析这种方式,给想入此门尚未启行或刚入此门者一文参考,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勉励、共同提高”之目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实例,能给读者一点点启发,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由于学历太浅,经历太少,思路太窄,水平太低,难以满足读者“渴望”,如有不到或者误导之处,万望谅解。同时,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提修改意见,以进一步修正完善此书,拜谢了!
朱世良
2016年2月于峰峰
目 录
1、励志篇
孩提时代的记忆
咬定写作不放松
我比人家差得远
噩梦醒来是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
说我不行我偏行
越老越学越受益
自我人生感言——昨天永远不能代表今天
2、入门篇
两个没入门的实例
一个成功者的范例
选读自我发展对路的书
运用第一手材料是“捷径”
参加培训夯实基础
用好“抄”字入门快
掌握写作技巧“三要素”
学会灵活“拼凑”文章
写文章也要探索创新
文章越改越精彩
保持精力旺盛的技巧
3、站位篇
服务领导需要高站位
跟不上领导思路的原因
熟悉领导才能贴紧领导
提高服务领导的应变能力
保持服务领导的主动性
引用文件精神提高站位
跳出狭窄的“小圈子”
4、调研篇
掌握调研报告写作方法
提纲是调研工作的命脉
幽默是座谈中的调味剂
听取汇报也是一门学问
抓住特色引导效果更佳
5、信息篇
对下信息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对下信息范文和注释
对上信息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对上信息范文和注释
信息的挖掘与提炼
提高信息质量要找准“点”
6、修养篇
讲礼节树好自身形象
做到“三争三不计较”
带着感情做工作
毋庸扬鞭自奋蹄
一篇文章引出的思考
(此书已于2017年3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需要者可与我联系)
浏览35次
赞
ffkqzsl
3月4日 10:36
话说《我的写作漫谈》(代序)
编纂这本书起因有二:一是,我从1974年开始学习写作,大半生与文字打交道,尤其是1983年调入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党史、新闻、信息、资料编辑工作,写了大量的、多题材的文章,总想辑印成册,与文秘工作者以及写作爱好者进行切磋交流;二是,在与基层单位多年交往中,看到写作人才急缺,尤其写大材料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许多初学写作或者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想写出好文章,成为大手笔,却苦于找不到“窍门”,我想把自己的写作体会写出来,也许能给这些同志一点启示。基于此因,我脑海里涌现出了“写一本书”的梦想。
2005年,我担任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后,为圆“写书”梦,在业余时间起草了一些相关文章,但因工作太忙,思路断断续续,凌乱无章,未能成品。
2008年8月切线离岗后,一方面写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思想上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主要原因是: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太多了,绝大部分是专家、教授、知名人士的大作,而我这个仅喝过五年“墨水”、且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岂敢攀登“大雅之堂”!万一写不好,惹人笑话事小,误人前程事大,得不偿失,所以久久不敢下笔。直到2012年底,“漫谈”这两个字影入眼帘后,思路豁然开朗,由此而坚定了“写出这本书”的决心和信心。
“漫谈”在《辞海》里释意为:随意,不受约束。那么,我以“漫谈”的形式撰写此书,一是可以摆脱专业写作知识讲座的模式,打消“班门弄斧”之顾虑;二是可以畅开心扉,推心置腹地与文秘工作者以及写作爱好者进行切磋交流;三是可以捎带讲点写作常识,给初学写作者一点提示。
于是,我将本书定名为《我的写作漫谈》,一谈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以鼓励初学写作者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牢固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二谈自己的写作经历和方式,起到抛砖引玉、潜移默化的作用;三谈自己对如何修身养性的体会,以引导“初入门”的文秘工作者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摆脱搞写作“枯燥无味”、“前途渺茫”的思想羁绊,真正成为文秘工作队伍里的一员。
以上三谈,均以自身的经历为基础,以自己的思路为主线,以自写的文章为依据。这样写,并非为了“自我标榜”,而是想通过自我解剖、分析这种方式,给想入此门尚未启行或刚入此门者一文参考,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勉励、共同提高”之目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实例,能给读者一点点启发,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由于学历太浅,经历太少,思路太窄,水平太低,难以满足读者“渴望”,如有不到或者误导之处,万望谅解。同时,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提修改意见,以进一步修正完善此书,拜谢了!
朱世良
2016年2月于峰峰
目 录
1、励志篇
孩提时代的记忆
咬定写作不放松
我比人家差得远
噩梦醒来是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
说我不行我偏行
越老越学越受益
自我人生感言——昨天永远不能代表今天
2、入门篇
两个没入门的实例
一个成功者的范例
选读自我发展对路的书
运用第一手材料是“捷径”
参加培训夯实基础
用好“抄”字入门快
掌握写作技巧“三要素”
学会灵活“拼凑”文章
写文章也要探索创新
文章越改越精彩
保持精力旺盛的技巧
3、站位篇
服务领导需要高站位
跟不上领导思路的原因
熟悉领导才能贴紧领导
提高服务领导的应变能力
保持服务领导的主动性
引用文件精神提高站位
跳出狭窄的“小圈子”
4、调研篇
掌握调研报告写作方法
提纲是调研工作的命脉
幽默是座谈中的调味剂
听取汇报也是一门学问
抓住特色引导效果更佳
5、信息篇
对下信息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对下信息范文和注释
对上信息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对上信息范文和注释
信息的挖掘与提炼
提高信息质量要找准“点”
6、修养篇
讲礼节树好自身形象
做到“三争三不计较”
带着感情做工作
毋庸扬鞭自奋蹄
一篇文章引出的思考
(此书已于2017年3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需要者可与我联系)
浏览35次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