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65贴子:101,994

回复:【女主称制】读书分析贴——分析鸦片战争时的清军军事力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论者认为,这是琦善等反禁烟派(弛禁派)玩弄花招,改良手法,破坏禁烟的行动。对此,我已经在绪论中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官员们以揣摩皇帝旨意为能事。当道光帝在谕旨中已明显表露其倾向时,没有一位大臣敢用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以步后来许乃济之后尘。[注释]仅从奏折的表面言词,还难以完全看清他们的内心世界。


IP属地:江苏216楼2018-07-29 16:35
回复
    我以为,如此之多的地方大吏之所以不同意黄爵滋的意见,是因为他们害怕此举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


    IP属地:江苏217楼2018-07-29 16:37
    回复
      按照清朝的法律,杀一人须经县、府、省三级审理,由省一级判结后,缮写揭贴13份,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有关衙门,同时以题本报皇帝,由内阁票拟交刑部等核议具奏,最后由皇帝勾决。若吸烟者诛,那么,如此之多的瘾君子,必然会给地方官以及属吏幕客带来无穷无尽的工作量(看过清代刑部档案的人都知道一个死罪案件的文牍数量);更何况这一类案件的审理,很可能牵涉到巨室富户,那就不仅仅是工作量的问题,而会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


      IP属地:江苏218楼2018-07-29 16:39
      回复
        按照清朝官员的责成规定,若地方官未能及时宣布本境内消灭了吸食者,无疑是工作不力的表现,应按未完事件例受罚;若地方官宣布本境内已消灭吸食者,那么,一旦此后发现瘾君子,无论该官调迁何处,都应按失察例受罚。这如同第二十二条军规,地方官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受罚的命运。


        IP属地:江苏219楼2018-07-29 16:40
        回复
          因此,他们主张加强查处贩烟、售烟。因为贩运、销售的行为可以解释为过境性、偶然性的,捉住一个便立下一功,捉不住也无责任可究。当然,更聪明的方法,就是将禁烟的责任推向海口,内地官员自可摆脱干系;能够推到广东则更妙,禁烟就成了广东一省官员的事务,其余省份自可乐得轻松。


          IP属地:江苏220楼2018-07-29 16:42
          回复
            至1838年10月23日,道光帝已经收到28份议复的奏折,仍未下决心采取行动,而是下令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有关部门讨论,提出意见。[注释]这表明,一切都按照旧有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IP属地:江苏221楼2018-07-29 16:43
            回复
              今天就更新到这,后面有空时会继续更新。


              IP属地:江苏222楼2018-07-29 16:45
              回复
                自顶一下


                IP属地:江苏223楼2018-08-12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