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87,492贴子:4,205,226
  • 20回复贴,共1

长平之战后勤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后一个帖子,本帖将讨论“假如长平之战双方军队加后勤真的各有40万人的规模,后勤运输是否具有可行性?”
注:这里不考虑两国地方存粮,都假设粮食从首都附近输送到长平战场。
论证过程有些资料会用到之前帖子的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
从史料看汉代供养极限,州郡动员比例,https://tieba.baidu.com/p/5594019416?pid=118639835242&cid=0&red_tag=1413675361#118639835242
从长平之战史料来源推测坑杀四十余万人的可信度,https://tieba.baidu.com/p/5600769916?pid=118696096700&cid=0&red_tag=2511524331#118696096700
如何理解史记记载的赵国“卒四十余万”,https://tieba.baidu.com/p/5602274534
二楼开始主题讨论。


IP属地:广东1楼2018-03-18 11:56回复

    注:图中点亮的高平市就是长平战场所在。
    秦国有两条路线可以到达长平,北线:第一条从咸阳出发,由渭水进入黄河--往北到达今天河津市--向东转入汾河到达沁水县--陆路运输大约10公里转入沁水--向南运输到阳城县附近--阳城县附近沁河支流可以到到端氏镇--穿越空仓岭到达二鄣城再进入长平战区。.
    具体路径入下图

    北线是春秋到西汉都比较成熟的运输通道。而且处于秦国后方,安全可靠。但是北线无法做到全程水路运输,在尾端进入长平战场有一段路程需要穿越空仓岭,进入长平战场。注:空仓岭得名就是民间传说白起在这里设置大量空的粮仓忽悠赵国而得名。具体图如下

    注:图中左侧端氏镇,目前长平之战研究认为的秦军2.5万人奇兵抄赵军之后是从这里出发,沿着河床谷底向东北方向绕到丹朱岭之后。


    IP属地:广东2楼2018-03-18 12:06
    回复

      南线:从咸阳出发,由渭水进入黄河--一路向东到达今天郑州北部--往北转入沁水到达今天沁阳市(沁阳市就是秦国攻占导致截断上党和韩国本土联系的野王城所在)--沿沁水往西北就是第一条路线的尾端,如果在沁阳市转入沁水支流丹河,可一路到达长平战场。(丹河发源于丹朱岭,也就是赵军最后的百里石长城所在,向南穿越整个长平战区一直到沁阳市汇入沁河)
      具体路径看下图

      南线优势是几乎全程可以水路运输
      史料中并未记载秦军使用哪条路线,个人倾向认为秦军使用北线。秦国在长平大战前花了2年时间攻占韩国野王城(今天沁阳)和周边韩国地盘,虽然韩国可能没胆量和秦交战,但是把重要的运输补给线铺设在敌国眼皮底下,似乎挺危险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8-03-18 12:13
      回复
        再来看赵国


        水路:邯郸或安阳出发--转入漳河,一路向西进入上图长治市潞城辛安泉镇(长治市是赵国上党郡的一部分)--往西北进入今天襄垣县--往南穿越长治市到达长子县,下图下方慈林镇,八义镇就是毗邻丹朱岭。
        水陆并用:邯郸出发向西按照图中G22路线到达辛安泉镇再转入水路
        具体路线图如下

        注:赵国水路运输路线,到达丹朱岭后如果赵国把粮食搬运到长平关,还能沿丹河直接送达最前线。这一段和秦军南线水路尾端一样。
        .
        注:这是赵国水陆并用路线的陆路段。
        个人倾向认为赵国使用水路运输可能性更大。因为安阳也是赵国产量地区之一,直接在这边收集,贮存粮食,通过水路直达西边上党郡更便捷。


        IP属地:广东4楼2018-03-18 12:21
        回复
          后勤运输分析
          秦国
          《汉书食货志》“(武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五凤中奏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
          注: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函谷关在今天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西汉弘农郡郡治就在函谷关附近。
          按大司农耿寿昌的说法,平时每年从关东地区漕运400万斛米需要6万人,如果从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地买粮食运输到长安,只要3万人。
          姑且不论按耿寿昌说法能否真的让漕运人力减少一半,这则史料最少点出:河东,上党,太原等地是产粮区,从长安到这些地区的运输也非常方便。
          那么400万斛是什么概念?《盐铁论》“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也就是说丁男1个月需要3斛口粮,一年36斛。400万斛可支持11万男丁一年,支持22万男丁半年。注:斛是容量单位,1石是1斛的重量。
          如果秦军在长平之战动员战勤人员40万,战役预计支持1年,后勤运输人员估计在12万-24万之间。考虑到耿寿昌提议中含有毗邻长安的三辅和弘农地区,秦军实际后勤运输人员比12-24万要高。
          穿插一个关于秦军北线后勤通道的史料,《左传》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于是输粟于晋,自雍(今陕西凤翔南近渭水)及绛(今山西侯马西,傍汾河)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PS:这也是我上面提到北线是自春秋到西汉比较成熟的运输通道的原因。


          IP属地:广东5楼2018-03-18 12:23
          回复
            赵国
            赵国运输距离远比秦国短,如果赵国在邯郸与安阳交界的漳河附近修有粮仓的话,几乎全程可以水路运输,长平北部又是赵国上党郡,也是产粮区,可就近支持前线。由此,赵军的战兵比例可能比秦军要高。
            可是赵军驻扎长平接收了上党流民,又在长平地区大量修筑防御工事,除了本国民夫,赵国很可能直接征调上党流民协助修筑工事。因此赵军如果能在长平之战动员战勤人员40万,赵国后勤人员也不会比秦国少。
            再说一个赵国缺粮的记载,这个常常被拿来说明赵国在长平之战粮食不够。
            缺粮记载出自《史记-齐世家》:“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齐王弗听。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 ”
            (齐)王建立六年是长平之战结束第二年,秦攻赵,齐楚救之,楚救赵也可佐证赵国向齐国借粮是在邯郸之战时期。但我们知道邯郸之战齐国是没有出兵帮赵国,为何有齐楚救之的说法?这就牵扯到长平之战后的秦赵战和问题。长平之战后赵国答应割六城求和,虞卿建议赵王把六城给齐国,联合齐国一起抗秦。赵王于是拒绝秦国和谈条件并派了虞卿去齐国游说。由此也引爆了邯郸之战(虞卿游说赵王的具体过程在《史记虞候列传》有详细记载)。从整段记载分析除了最后那句“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其他都支持赵国缺粮发生在邯郸之战。邯郸之战发生在长平战后第二年十月,次年正月秦军围邯郸,这时与长平赵军全灭已经隔了一年以上。
            赵国缺粮更可能是因为长平之战青壮年大量损失以及长平以北的赵国上党郡被秦蹂躏(史料中并未记录秦军长平胜利后向北进攻,但是按常理分析,秦军既然已经越过丹朱岭进入赵国上党郡绝赵后路,战后赵国已无多大抵抗能力,秦军北上劫掠,屠杀一番也是很有可能)


            IP属地:广东6楼2018-03-18 12:25
            回复
              补几个图

              注:西汉大司农耿寿昌提到的比关东运粮更便捷大致区域

              注:公元前647年晋国饥荒,秦国运输粮食给晋国的泛舟之役路线图


              IP属地:广东7楼2018-03-18 12:28
              回复
                秦赵两国粮食产量是否能支撑?
                假如秦赵双方在长平之战各投入40万战勤人员,一年就需要1440万斛/石粮食。当时亩产量在1-2石之间,考虑到抽出大量男丁出征,亩产量取较低的1石,这意味着双方后方百姓各自需要多耕种1440万亩来供养他们。
                查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总数图,

                可以看到从公元2年到公元146年间,汉代人均定期耕作的耕地基本稳定在13-15亩。取14亩作为当时正常人均耕地能力的标准。1440万亩就需要100万人来耕种。假定赵国后方还有300-500万人口,平均每人需要增加20-33%的耕作量才能满足需求。假设亩产1.5石,赵国后方百姓平均每人也得增加13-22%的耕作量。(这里没考虑粮食收集后上缴国家过程的损耗和赵国之前的存粮)
                大家不要以为在汉代提高人均耕种面积是一件容易事,《汉书地理志》记载了东汉平帝时期全国提封田数量:提封田145136405顷,其中102528889顷是“居邑道路,山林川泽”占71%,32290947顷是“可垦不可垦”之地,占23%,定期垦田有8270536顷,只占6%而已。可垦不可垦的土地是定期垦田的4倍左右。
                秦国此时人口、农业生产条件应该都比赵国强,粮食筹集难度估计要低一些。
                秦赵两国是否有足够的耕地?
                这个实在太难了。留待专业人士去考证。
                总结:秦赵在长平都不可能投入40万战兵;司马迁所说的赵卒40万如果属实,应该是包含了赵军,上党流民,赵国国后勤人员,甚至可能还包括赵国上党郡被屠的人;假如秦赵都投入40万战勤人员,赵国后勤压力比秦国轻,但是筹集足够粮食对赵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IP属地:广东8楼2018-03-18 12:31
                回复
                  楼主 你这个帖子似乎被度娘动了手脚,回复后没有顶到上面。我翻到下面才找到的。


                  IP属地:西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18 12:35
                  收起回复
                    邯郸方面后勤
                    图1

                    图2

                    图3

                    图4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3-18 12:46
                    回复
                      @
                      wmhld
                      @
                      myth
                      @
                      龙叔中尉
                      @索兹尼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3-18 12:52
                      回复
                        @索兹尼


                        IP属地:西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3-18 12:53
                        收起回复
                          第一点,你提到应该使用北线,但是很明显如果看长平之战的过程这条路其实是不通的,因为这条路上的皮牢是长平之战后才被秦军夺取的~所以这条路至少在长平之战是走不到的。第二点,那些地区之所以运粮便捷是因为汾河是从太行山发源的,如果逆运的话,黄河运粮速度是三十里一天,余水中运粮速度是45里一天,而顺流是一百五十里,运粮速度会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3-18 13:32
                          回复


                            IP属地:浙江15楼2018-04-21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