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十六国大陆
垂星纪元2868年
第478个“万王入质”之岁
元旦前夕,

瑞雪皑皑,笼罩北国。
北方十国之一——秦国的小王子赢寥辰,特地赶来哥哥嬴寥星的府中拜别,因为他刚接到圣旨,自己将遵循十六国大陆“万王入质”的千年遗法,作为人质,赴昆仑山星垂岩过上六年苦修生活。
星垂岩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上天耳目”之美誉,它一直被认为是神与人的交界处。人们发现,除非这个神秘的地方愿意让你找到它,否则任何人,即使与它擦肩而过,都会一无所见。
这世界上只有五种人可以随时进出星垂岩:一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和天地诸神;二是长期生活在那里,并且“入籍”星垂岩的人;三是世世代代护卫星垂岩的“丸剑”族人;四是被派往星垂岩的十六国“质子”;第五,则是星垂岩在人世间唯一的敌人,尽管这些敌人三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但星垂众贤者都认为:敌人,必定会卷土重来。
“万王入质”是十六国大陆的千年遗训,人们传说,自打十六国大陆上有了人类开始,就有了这个规矩。无论大陆各国分分合合,只要有人称帝,那么他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每隔六年派遣一名皇子“入质”星垂岩,同时迎接回上一届质子,借此表示他们对“上天手眼”的尊重,从而表示对“上天”的臣服。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皇子,或者唯一的皇子被奉为太子,那么这个国家被允许派遣最亲近的亲属晚辈入质,以此理排序,直至国中贵族的子弟。
赢寥辰今年十二岁,母亲高贵妃生他时去世,所以父皇不太喜欢他,认为他是个“克母”的孩子。寥辰从小在秦国胡皇后的照顾下长大,胡皇后以前和寥辰的母亲一样,是个贵妃。后来生了皇子寥星——也就是寥辰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之后,被封为皇后。
寥辰六岁就搬出胡皇后的永乐宫,但还是经常来探望胡皇后。今天,太监至寥辰的皇子府传旨,寥辰这才知道“万王入质”的另一个六年已到,垂星岩使者现在京师,自己被任命为质子,即将随同星垂使者出发。寥辰平日不受父皇欢心,性格也与兄弟姐妹截然不同,因此这京师王府,对他而言,也没什么留恋。只是胡皇后和哥哥嬴寥星对自己极为照顾,第一便想到要去皇后居住的永乐宫辞别。送走传旨太监后,便安排车马,赶往永乐宫。
时至元旦,永乐宫甚是热闹。小太监通禀之后,寥辰就看到哥哥寥星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原来这几天寥星没有回自己的皇子府,在永乐宫和母亲共同亲手安排张灯结彩,这难得的亲力亲为的体验,让平日里锦衣玉食的皇后和皇子倍感兴奋。寥辰还没见到哥哥,就听见他爽朗的声音传了出来:“寥辰弟弟,你来的正巧,今天皇后学了一个剪窗花的样式,我刚从御膳房学了一到菜,正准备下厨自己做。正准备叫小太监去请你,你就来了,哈哈。”
寥星和廖辰在雪地里紧紧抱在一起,寥辰笑道:“这样啊,那我是来的不巧了。”
寥星忙问:“此话怎讲?"
寥辰道:“哥哥你忘啦?上个月,您的小王子满月宴上,有一道菜味道与众不同,大家吃了上吐下泻,却又不敢不吃。那道菜可是出自哥哥之手吧!”
寥星听巴哈哈大笑,挽着寥辰的手,拖着他往永乐宫半跑半走,边道:“不提了,那次是哥哥我第一次做爸爸,又是欢喜又是紧张,手忙脚乱,把给皇后治病的生姜粉当成盐撒了大半勺。哥哥我自己也吃了呀。拉的我在床上躺了半天!”
寥辰道:“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哥哥将来做了太子,继承了皇位,天下老百姓都是您的儿子,可千万不能慌乱呀。”
寥星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有些生气的对寥辰道:“我是不要当皇帝的,更不要当太子,那么多弟弟,谁爱当谁当去!我宁死也不当,以后弟弟你不要再说这样的话,让哥哥不开心了。”
寥辰心中一凛,忙道:“知道了。”
胡皇后在厅堂中已经见到两位皇子进来,脸上绽放出笑容,上前拉住寥辰的手,抚摸着他的头,慈爱之心溢于言表。赢寥辰连忙跪倒:“靖江王、龙骧将军赢寥辰给皇后娘娘请安。”靖江王和龙骧将军是赢寥辰的封号,尽管他才十二岁,但作为皇子,一生下来就被封为王爷了。
胡皇后拉着两个皇子,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边,拿着一张剪纸微笑道:“娘亲手剪的燕子,还不错吧。”
寥辰道:“皇后这剪纸激发比宫中巧手也不差呀。可否赐予儿臣,留作纪念。”
胡皇后笑道:“寥辰啊,***拍过头了。这个就算好,你也不必收藏,若是要,随时来我永乐宫,我当即剪给你就行了。”
寥辰道:“皇后不知。儿臣今天来,是向母后和哥哥辞行的。刚才儿臣接到圣旨,即日赶完星垂岩入质。要六年后才能回来,。儿臣带着母后赐予的燕子,便如母后和哥哥在身边一样。”
闻听此言,皇后和寥星都是突然一抖,皇后手中的燕子飘落在地,二人脸色发白,互相看了一眼。寥星上前双手抓住寥辰的肩膀,既像质问,又像自言自语,道:“是你入质!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
寥辰被摇动得直晃,诺诺道:“这、这、哥哥这么想去,我便、我便让与哥哥罢了!”
话音刚落,门外鼓乐喧天,随即一个尖细的太监的声音喊道:“圣旨到,胡皇后赢寥辰接旨!”
就在胡皇后、寥星满面愁容,寥辰一脸茫然之际,圣旨仪仗已经进入永乐宫的大厅。
一个肥胖的大太监走在最前面,他手捧圣旨,乃是太监中品阶最高的司礼太监。在他身边是一位年轻的御前侍卫,这人背后背着一个巨大的刀匣,透过他的肩头,可以看到长短粗细十余个刀柄。二人身后一排小太监,每人手里一个托盘。
肥胖的司礼太监一进门就笑着对众人说:“恭喜恭喜呀!刚才去寥星皇子的宫中传旨,扑了个空,才转到这里来的。好事多磨呀!哈哈。来来来,接旨吧。”
等得胖太监面南背北方向站定,胡皇后母子三人匍匐下拜。胖太监宣读圣旨,圣旨非常简单,这是因为皇帝知道这个胖太监不识字,便先让他把圣旨内容背下来,届时打开装装样子而已。如果内容太多,文笔精妙,会被胖太监背错,那就麻烦了。只听胖太监宣旨道:“大秦皇帝奉天受命,垂星降旨:着立天平王嬴寥星为我大秦国太子,余依祖制,赐恩典。钦此谢恩。”
三人谢恩,寥辰这才明白刚才胡皇后母女听到自己出质星垂岩时紧张的表情。原来秦国千百年来祖制规定,太子既立,其生母必须自尽,以防将来后戚干政。这条祖训的确立就是因为在此之前,曾因为几次后戚干政,险些倾覆国家。
现在,秦国年龄较长的皇子只有寥星寥辰兄弟,又正直垂星岩入质之年。二人必有一人入质、一人立为太子。在寥星看来,最好的结局是自己入质,弟弟寥辰立为太子,不料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当他听到寥辰入质的时候,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
别人梦寐以求的太子、皇帝、国家、权力,在寥星眼力,远远不及母亲剪刀下的燕子、自己那碗放错了巴豆的菜羮和挥舞着小手吱吱呀呀的儿子。
此时,胖太监命众人平身,五位小太监用木盘端着被美称为“皇恩五典”的五样自尽工具,来到胡皇后面前:一个托盘上放着镶金玉玲珑酒壶;一个托盘上放着一条金边白绫;一把短匕首;一块金锭;一块湿毛巾。
胡皇后待到这一时刻,心情反而平静下来。委身帝王,伴君如伴虎,且掖庭争斗不停,后宫嫔妃善终者本就不多。自己身为皇后,人间无上;亲子未来将为皇帝,作为一个母亲,足以含笑九泉了。想到这里,胡皇后脸上出现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她带着笑容看着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把手伸向酒壶。
就在这时,另一只手抢在了胡皇后之前。
嬴寥星一把抢过酒壶,一饮而尽,一滴也没有剩下。永乐宫登时乱成了一锅粥,胖太监大叫:“这药酒是蒸凤肝制成的,往生毫无痛苦,但是它、它、它没有解药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你你你。”本想训斥两句,但随即考虑到这个人未来可能坐上皇帝的宝座,时时不敢得罪,急得直跺脚。胡皇后一把拉住寥星的手,道:“星儿,你你你。”一时泪流满面,随即晕了过去。
嬴寥星面色平静,对胖太监道:“只要没有太子,那么就没有母亲会死,对吗?”
胖太监随口答道:“是呀。可是……”
嬴寥星道:“好。”便再也不管混乱的场面,回到刚才和母亲坐在一起的地方。闭上眼睛,等待死神的降临。廖辰坐过来,紧紧地握着哥哥的手,双目注视着哥哥,但他没有哭。
这时,人群中响起一个小太监的声音:“公公,如今垂星岩使者尚在京师。不是说垂星岩诸贤有起死回生之术吗?如今太子尚在,恐怕还能有救。”
胖太监一听,立刻有了主意:“对对对,寺人披说的是。”
这个小太监是奴隶家庭出身,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没有姓氏,只有个“披”的名字。他从小在庙里长大,后来又进宫当太监,所以大家都叫他“寺人披”。
只听寺人披继续道:“寺人披斗胆,请公公和庄丘黑侍卫大人保护皇后和太子、靖安王再出意外。奴才这就回去搬救兵。”
刚才那个背着刀匣的御前卫士名叫庄丘黑,他惊奇地看了一眼小太监寺人披,冷冷地回答了一个字:“好。”
胖太监则是一连说了几个:“好好好。”
寺人披听巴,撒腿飞奔而去。他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被旁边靖江王赢寥辰记载了心里。
不一会儿,听的门外马蹄声嘈杂,随即涌进数人。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冲在最前面,寺人披跟在他旁边,进门后, 寺人披把太子寥星指给这个人。这个人急忙上前,抓住了太子寥星的脉搏。
太子寥星睁开眼睛,他知道这人是来给他治病的,便把手从那人指上抽了回来,面露笑容,平静地道:“贤者不必费心了,今日寥星必死。寥星以死甘,以生为苦。贤者何必违我意愿呢?烦请贤者为皇后施治。”
那医者注视着寥星一会儿,瞥了一眼昏厥过去已经被浮起来的胡皇后,转脸对太子寥星点点头。道:“皇后只是气血上涌,并无大碍,无需我垂星岩医治。太子既然乐死,我岂敢强求?”言毕,拂袖转身,也不顾别人,径自离去。
十六国大陆
垂星纪元2868年
第478个“万王入质”之岁
元旦前夕,

瑞雪皑皑,笼罩北国。
北方十国之一——秦国的小王子赢寥辰,特地赶来哥哥嬴寥星的府中拜别,因为他刚接到圣旨,自己将遵循十六国大陆“万王入质”的千年遗法,作为人质,赴昆仑山星垂岩过上六年苦修生活。
星垂岩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上天耳目”之美誉,它一直被认为是神与人的交界处。人们发现,除非这个神秘的地方愿意让你找到它,否则任何人,即使与它擦肩而过,都会一无所见。
这世界上只有五种人可以随时进出星垂岩:一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和天地诸神;二是长期生活在那里,并且“入籍”星垂岩的人;三是世世代代护卫星垂岩的“丸剑”族人;四是被派往星垂岩的十六国“质子”;第五,则是星垂岩在人世间唯一的敌人,尽管这些敌人三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但星垂众贤者都认为:敌人,必定会卷土重来。
“万王入质”是十六国大陆的千年遗训,人们传说,自打十六国大陆上有了人类开始,就有了这个规矩。无论大陆各国分分合合,只要有人称帝,那么他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每隔六年派遣一名皇子“入质”星垂岩,同时迎接回上一届质子,借此表示他们对“上天手眼”的尊重,从而表示对“上天”的臣服。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皇子,或者唯一的皇子被奉为太子,那么这个国家被允许派遣最亲近的亲属晚辈入质,以此理排序,直至国中贵族的子弟。
赢寥辰今年十二岁,母亲高贵妃生他时去世,所以父皇不太喜欢他,认为他是个“克母”的孩子。寥辰从小在秦国胡皇后的照顾下长大,胡皇后以前和寥辰的母亲一样,是个贵妃。后来生了皇子寥星——也就是寥辰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之后,被封为皇后。
寥辰六岁就搬出胡皇后的永乐宫,但还是经常来探望胡皇后。今天,太监至寥辰的皇子府传旨,寥辰这才知道“万王入质”的另一个六年已到,垂星岩使者现在京师,自己被任命为质子,即将随同星垂使者出发。寥辰平日不受父皇欢心,性格也与兄弟姐妹截然不同,因此这京师王府,对他而言,也没什么留恋。只是胡皇后和哥哥嬴寥星对自己极为照顾,第一便想到要去皇后居住的永乐宫辞别。送走传旨太监后,便安排车马,赶往永乐宫。
时至元旦,永乐宫甚是热闹。小太监通禀之后,寥辰就看到哥哥寥星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原来这几天寥星没有回自己的皇子府,在永乐宫和母亲共同亲手安排张灯结彩,这难得的亲力亲为的体验,让平日里锦衣玉食的皇后和皇子倍感兴奋。寥辰还没见到哥哥,就听见他爽朗的声音传了出来:“寥辰弟弟,你来的正巧,今天皇后学了一个剪窗花的样式,我刚从御膳房学了一到菜,正准备下厨自己做。正准备叫小太监去请你,你就来了,哈哈。”
寥星和廖辰在雪地里紧紧抱在一起,寥辰笑道:“这样啊,那我是来的不巧了。”
寥星忙问:“此话怎讲?"
寥辰道:“哥哥你忘啦?上个月,您的小王子满月宴上,有一道菜味道与众不同,大家吃了上吐下泻,却又不敢不吃。那道菜可是出自哥哥之手吧!”
寥星听巴哈哈大笑,挽着寥辰的手,拖着他往永乐宫半跑半走,边道:“不提了,那次是哥哥我第一次做爸爸,又是欢喜又是紧张,手忙脚乱,把给皇后治病的生姜粉当成盐撒了大半勺。哥哥我自己也吃了呀。拉的我在床上躺了半天!”
寥辰道:“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哥哥将来做了太子,继承了皇位,天下老百姓都是您的儿子,可千万不能慌乱呀。”
寥星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有些生气的对寥辰道:“我是不要当皇帝的,更不要当太子,那么多弟弟,谁爱当谁当去!我宁死也不当,以后弟弟你不要再说这样的话,让哥哥不开心了。”
寥辰心中一凛,忙道:“知道了。”
胡皇后在厅堂中已经见到两位皇子进来,脸上绽放出笑容,上前拉住寥辰的手,抚摸着他的头,慈爱之心溢于言表。赢寥辰连忙跪倒:“靖江王、龙骧将军赢寥辰给皇后娘娘请安。”靖江王和龙骧将军是赢寥辰的封号,尽管他才十二岁,但作为皇子,一生下来就被封为王爷了。
胡皇后拉着两个皇子,一左一右坐在自己身边,拿着一张剪纸微笑道:“娘亲手剪的燕子,还不错吧。”
寥辰道:“皇后这剪纸激发比宫中巧手也不差呀。可否赐予儿臣,留作纪念。”
胡皇后笑道:“寥辰啊,***拍过头了。这个就算好,你也不必收藏,若是要,随时来我永乐宫,我当即剪给你就行了。”
寥辰道:“皇后不知。儿臣今天来,是向母后和哥哥辞行的。刚才儿臣接到圣旨,即日赶完星垂岩入质。要六年后才能回来,。儿臣带着母后赐予的燕子,便如母后和哥哥在身边一样。”
闻听此言,皇后和寥星都是突然一抖,皇后手中的燕子飘落在地,二人脸色发白,互相看了一眼。寥星上前双手抓住寥辰的肩膀,既像质问,又像自言自语,道:“是你入质!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
寥辰被摇动得直晃,诺诺道:“这、这、哥哥这么想去,我便、我便让与哥哥罢了!”
话音刚落,门外鼓乐喧天,随即一个尖细的太监的声音喊道:“圣旨到,胡皇后赢寥辰接旨!”
就在胡皇后、寥星满面愁容,寥辰一脸茫然之际,圣旨仪仗已经进入永乐宫的大厅。
一个肥胖的大太监走在最前面,他手捧圣旨,乃是太监中品阶最高的司礼太监。在他身边是一位年轻的御前侍卫,这人背后背着一个巨大的刀匣,透过他的肩头,可以看到长短粗细十余个刀柄。二人身后一排小太监,每人手里一个托盘。
肥胖的司礼太监一进门就笑着对众人说:“恭喜恭喜呀!刚才去寥星皇子的宫中传旨,扑了个空,才转到这里来的。好事多磨呀!哈哈。来来来,接旨吧。”
等得胖太监面南背北方向站定,胡皇后母子三人匍匐下拜。胖太监宣读圣旨,圣旨非常简单,这是因为皇帝知道这个胖太监不识字,便先让他把圣旨内容背下来,届时打开装装样子而已。如果内容太多,文笔精妙,会被胖太监背错,那就麻烦了。只听胖太监宣旨道:“大秦皇帝奉天受命,垂星降旨:着立天平王嬴寥星为我大秦国太子,余依祖制,赐恩典。钦此谢恩。”
三人谢恩,寥辰这才明白刚才胡皇后母女听到自己出质星垂岩时紧张的表情。原来秦国千百年来祖制规定,太子既立,其生母必须自尽,以防将来后戚干政。这条祖训的确立就是因为在此之前,曾因为几次后戚干政,险些倾覆国家。
现在,秦国年龄较长的皇子只有寥星寥辰兄弟,又正直垂星岩入质之年。二人必有一人入质、一人立为太子。在寥星看来,最好的结局是自己入质,弟弟寥辰立为太子,不料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当他听到寥辰入质的时候,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
别人梦寐以求的太子、皇帝、国家、权力,在寥星眼力,远远不及母亲剪刀下的燕子、自己那碗放错了巴豆的菜羮和挥舞着小手吱吱呀呀的儿子。
此时,胖太监命众人平身,五位小太监用木盘端着被美称为“皇恩五典”的五样自尽工具,来到胡皇后面前:一个托盘上放着镶金玉玲珑酒壶;一个托盘上放着一条金边白绫;一把短匕首;一块金锭;一块湿毛巾。
胡皇后待到这一时刻,心情反而平静下来。委身帝王,伴君如伴虎,且掖庭争斗不停,后宫嫔妃善终者本就不多。自己身为皇后,人间无上;亲子未来将为皇帝,作为一个母亲,足以含笑九泉了。想到这里,胡皇后脸上出现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她带着笑容看着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把手伸向酒壶。
就在这时,另一只手抢在了胡皇后之前。
嬴寥星一把抢过酒壶,一饮而尽,一滴也没有剩下。永乐宫登时乱成了一锅粥,胖太监大叫:“这药酒是蒸凤肝制成的,往生毫无痛苦,但是它、它、它没有解药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你你你。”本想训斥两句,但随即考虑到这个人未来可能坐上皇帝的宝座,时时不敢得罪,急得直跺脚。胡皇后一把拉住寥星的手,道:“星儿,你你你。”一时泪流满面,随即晕了过去。
嬴寥星面色平静,对胖太监道:“只要没有太子,那么就没有母亲会死,对吗?”
胖太监随口答道:“是呀。可是……”
嬴寥星道:“好。”便再也不管混乱的场面,回到刚才和母亲坐在一起的地方。闭上眼睛,等待死神的降临。廖辰坐过来,紧紧地握着哥哥的手,双目注视着哥哥,但他没有哭。
这时,人群中响起一个小太监的声音:“公公,如今垂星岩使者尚在京师。不是说垂星岩诸贤有起死回生之术吗?如今太子尚在,恐怕还能有救。”
胖太监一听,立刻有了主意:“对对对,寺人披说的是。”
这个小太监是奴隶家庭出身,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没有姓氏,只有个“披”的名字。他从小在庙里长大,后来又进宫当太监,所以大家都叫他“寺人披”。
只听寺人披继续道:“寺人披斗胆,请公公和庄丘黑侍卫大人保护皇后和太子、靖安王再出意外。奴才这就回去搬救兵。”
刚才那个背着刀匣的御前卫士名叫庄丘黑,他惊奇地看了一眼小太监寺人披,冷冷地回答了一个字:“好。”
胖太监则是一连说了几个:“好好好。”
寺人披听巴,撒腿飞奔而去。他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被旁边靖江王赢寥辰记载了心里。
不一会儿,听的门外马蹄声嘈杂,随即涌进数人。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冲在最前面,寺人披跟在他旁边,进门后, 寺人披把太子寥星指给这个人。这个人急忙上前,抓住了太子寥星的脉搏。
太子寥星睁开眼睛,他知道这人是来给他治病的,便把手从那人指上抽了回来,面露笑容,平静地道:“贤者不必费心了,今日寥星必死。寥星以死甘,以生为苦。贤者何必违我意愿呢?烦请贤者为皇后施治。”
那医者注视着寥星一会儿,瞥了一眼昏厥过去已经被浮起来的胡皇后,转脸对太子寥星点点头。道:“皇后只是气血上涌,并无大碍,无需我垂星岩医治。太子既然乐死,我岂敢强求?”言毕,拂袖转身,也不顾别人,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