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震设防烈度:指地震烈度,一般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地震作用: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一、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甲类
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乙类
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丙类
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表:

注:通信建筑的辅助生产用房,应与生产用房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
二、抗震设防要求
1、甲类(特殊设防类)
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乙类(重点设防类)
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通信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3、丙类(标准设防类)
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抗震设防烈度:指地震烈度,一般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地震作用: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一、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甲类
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乙类
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丙类
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表:

注:通信建筑的辅助生产用房,应与生产用房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
二、抗震设防要求
1、甲类(特殊设防类)
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乙类(重点设防类)
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通信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3、丙类(标准设防类)
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