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江南的好地方很多,亦动亦静的镇子大多宜室宜家,比如那个小小的东城。
都道东城最热闹的是城东的赤西府,都道东城最有名的是城东的赤西小少爷,都道东城人最喜欢听的是赤西小少爷的风流韵事。可是呢,年纪稍长的东城人都知道,东城的最厉害的小少爷并不是赤西老爷家的,虽然那位常年被人在嘴里惦记着。
最厉害的,少爷堆里的狠角色,是城南的上田公子。
南子湖畔,草长莺飞,暖阳微醺,落英缤纷。
南子湖其实是一个离主湖泊群稍远的水泊,坐落在城外南方十里处。南子湖边有一个临水院落,很显然是城南上田的府宅。府宅常年空着,似乎并未有人居住,但是靠近的话,也能听到细细碎碎的只字片言,如同一阵风吹过,倏地来去无踪。
有人说,上田公子其实不是人,是,千年妖精。
传言一出,城南那块地方,如同鬼屋荒茔。
当然会有好事者端着饭盆地问东城最有名的说书人,如今已不在城门口摆摊的中丸娘舅。可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包的中丸娘舅对于上田公子只字不提,连常用的显摆的扇子都不打开,就直接把好事者赶跑了。
难道,难道他中丸娘舅与千年妖精有段人鬼未了的情谊,又或者两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私密,所以能把赤西小少爷的私房话讲的满城尽知的中丸娘舅怎么对上田公子避之不及。
中国从古到今一般很有哲理的话,都叫俗话。倒不是因为俗话有多俗,只是俗话是说给凡夫俗子听的,大雅即大俗,平常过日子,至于成天端着个道貌岸然的架子么?
至于那些道德经,佛经,当然是说给道家佛家的神仙听的,凡夫俗子尽管去听不懂,不影响吃喝拉撒睡,不影响小日子,听不懂又何妨。
抱歉扯远了,俗话说得好哇,夜路走多了,难免撞到鬼。中丸娘舅说多了别人家的细碎繁琐,自然也会有人开始摆摊,惊堂木一拍,破嗓子一吼,且听听中丸娘舅的那些风花雪月。
往事勿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醉里不知年华限,风花雪月爱恨连翩
想当年,中丸娘舅还是始龀的时候就认识了,湖泊下面的,美艳动人清纯俏丽倾国倾城的上田公子,那个时候上田公子还没有能力化为人形,只是每天潜伏在水下,看着天天来南子湖边钓鱼的中丸少年。
那个时候,霁色当空,云淡风轻,空中飘散着露水打在竹叶上的清香,春天一如既往地温柔醉人。晓风生暖,烟和雾润,在药铺见习的中丸少年沐浴在这润物的柔光下,水下的上田公子只觉得那淡淡的药草气味渗透进肺腑,抑或是,身体更深的地方。
可惜,有些缘分是金玉良缘,比如那位赤西小少爷与他的教书先生。而有些缘分,是前世孽缘,比如中丸娘舅与上田公子。
终于上田公子客服了人形的关卡,中丸娘舅客服了内心的害怕,终于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命运的车轮开始转动。
中丸家从小定亲的姑娘上门了,两个人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在中丸父母以死要挟之下,中丸娘舅不得不屈服,放弃了与上田公子的感情,从此陌路。
至于后来嘛,中丸娘舅未过门的妻子因病早逝,中丸娘舅一直独身,上田公子常年荒居,老死不相往来。
从此往后,人世间又多了一对怨偶……
小池的故事感人催泪,动情处,声泪俱下,非中丸娘舅可比。所以在中丸分店开张的不到十日的光景,更多的东城人开始端着饭盆又继续蹲坐在城门,见证新一代的东城著名说书人的诞生。
由此可见,城门口的风水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