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陈玉信当选为槐底村党总支书记的第十五个年头。
十五年过去了,他和5300名乡亲一起,亲自创造并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崛起。他用心血与汗水,浇注起“怀特商业区”的繁华。他用辛劳与智慧,为一个失地农村赢得了发展生机和财富。他以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情怀,让一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群众心中。陈玉信,是百姓心头温暖的一盏灯,明亮而温情,体贴而质朴。
这一盏灯,拨开群众心头的迷雾,给乡亲们带来信心和力量,把一度“散”了的民心又重新“拢”到一块儿
1994年,陈玉信当选为槐底村党总支书记的时候,正值槐底村的“多事之秋”,一个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城市征占地频繁,人心惶惶;征地款去向不明,群众怨声载道;村办企业效益滑坡,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民就业渠道狭窄,失业问题突出;私搭乱建严重,村容村貌脏、乱、差;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成风……
“咱是一名党员,是党员就得站出来,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槐底村乱下去、穷下去、垮下去!”这是 1994年4月10日,陈玉信当选为村总支书记时的一句表态。然而,一腔热血取代不了复杂的现实。一次次地被群众“堵”在办公室里,一次次地到省、市政府门口“接”上访群众,陈玉信冷静下来,说了这么一番话:“不能怪老百姓闹,中国老百姓最爱面子,不是逼得没法儿了,谁愿意上访告状呀。”“槐底村现在最缺什么,最缺老百姓对‘两委’班子的信任!”他深知,要想取信于民,就得干几件让群众心服口服的事。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更象是“三板斧”,直接砍向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大“顽症”:
第一板斧,砍向集体企业不上缴的问题。当时槐底村有30家企业,可一年上缴不足30万元。有的企业长年亏损、资不抵债。但更多的是拒不上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27家集体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首先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然后通过“租壳卖瓤”的形式,只保留3家集体企业,其余24家全部摘掉“红帽”,成为自负盈亏的个体企业,给村里交场地租赁费。仅仅一年时间,企业的上交由29万元增长到240万元。
第二板斧,砍向乱搭乱建之风。1996年的时候,全村涉及私搭乱建、抢占多占宅基地的户多达430多户。面对几届班子都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陈玉信痛下决心,不管难度多大,阻力多大,不管得罪谁,都要在我这一届任期内刹住这股歪风。面对群众的犹豫和观望,陈玉信说到做到,第一个拆掉了他大伯的房子。以身作则,才能一呼百应。在陈玉信的带领下,其它村“两委”成员也拿自己和亲戚“开刀”,群众看到村里动了真格的,也纷纷自行拆掉了违章建筑,一个六、七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两个月内就全部解决了。陈玉信有“硬”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他回忆说:“看着大伯一辈子省吃俭用盖起的新房,没住几天,就要拆了,我看着也心疼。可我不拿自己家人‘开刀’,我又怎么去要求别人,谁还听我的,谁还跟着我干?”
第三板斧,就是刹住把征地款分光吃净之风。陈玉信上任的第二年,赶上河北省电力公司征地,一次性拨付槐底村9600万元。钱来了,事也来了,老百姓要求分光吃净。前几届个别村干部瞎折腾,把老百姓的心伤透了。面对巨大的压力,陈玉信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给乡亲们做工作:“这是咱槐底村的保命钱,这个钱不能分。咱得用它上项目,发展经济,让钱省钱,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实惠!”
这一盏灯,给一个发展处于困境的城中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乡亲们心底有了盼头,有了奔头
陈玉信说:“槐底村‘乱’的根源在于‘穷’。大队穷的叮铛响,老百姓既没土地又没活儿干,能不闹事吗?解决槐底村的问题,只能靠发展。中国农民就这么朴实,谁能让他吃饱饭,他就跟谁走。”
可是,靠什么发展,凭什么发展。槐底村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是农村,却无地可种,是农民,却无田可耕。陈玉信有自己的一套“得失辩证法”,他说:“我们不能光看槐底村失去了多少地,更应该看到我们得到了些什么。我们得到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得到了区位优势,得到了人口迁移,涵养了一个消费市场。”
近水楼台先得月,怀特集团审时度势,提出了“借区位优势,打三产牌,组团式发展”的思路。1995年6月,村里的资金还不宽裕,拿出80万元沿槐南路、育才街和体育南大街改扩建了第一批商业门市,总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后一次性竞标招租,仅此一项每年净收入300多万元。初战告捷,陈玉信提出:“我们要让槐底村所有的沿街建筑都变成摇钱树!要让寸土生出寸金来!”。1996年,在体育南大街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三星级酒店——怀特大厦,总面积1.8万平方米。1997年,广安市场搬迁,槐底村投资180万元,在一片垃圾场上仅用3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门店,及时安排商户入驻。1997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怀特装饰城。1998年,利用体育南大街拓宽改造的机会,投资1400万元建设了体育南大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1999年,投资2500万元在槐中路与富强大街交叉口兴建了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怀特商厦。2000年,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省会第二大室内水上娱乐中心——怀特大海乐园。2000年,槐底村土地作价入股注资6500万元,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办了附属小学和双语幼儿园。2002年至2004年,投资7亿元、建成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的怀特家居城、国际商城。2005年12月,易初莲花超市怀特店开业,总投资5000万元,营业面积2.4万平方米,它是世界500强在省会投资的首家商业项目。2006年4月,总投资5000万元建成怀特海鲜副食城开业,。2006年10月,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的怀特卫浴城。2006年,总投资1300万元,在一片花圃上建成营业面积1.3万平方米的怀特花鸟鱼虫城。2008年,投资1.7元建成12万平方米的怀特古文化茶城和怀特精品卫浴城竣工投用。2008年5月,两个月时间,槐底村拆除沿槐安路469户民宅拆迁,共计13万方米,16栋回迁楼开槽动工,腾地130亩,沿街开发20万平方米商铺。
时光倒回到八年前,在怀特商贸一条街开街仪式上,老百姓挂出的一幅标语深深打动着陈玉信的心,上面写着十二个大字:“火起来,富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这是老百姓深切的希望,殷切嘱托!十五年来,槐底村总投资16亿元,共开发三产面积8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8000余家,全村固定资金总值达到80亿元。上缴利税2800万元,为国家培植税源7000万元。并形成了一个以餐饮、零售服务业为主的庞大项目群。 “金街银铺”一举吸纳了全村2500多名闲置劳动力,而且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2009年初,槐底村在海南五指山市国有建设用地拍卖会上,以亩均地价18万元成功竞得土地40.59亩,此举标志着怀特(海南)度假村项目正式启动。陈玉信带领槐底村,走上了资本跨地域扩张的道路。
这一盏灯,对乡亲们知冷知热,它的光源是群众。
在槐底村有一个老祖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在正房的两侧立柱上,写着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依人而行现身说法”,下联是“因物以付著手成春”。这是槐底绵延一百多年的治村思想。“依人而行”就是要顺应民意,“现身说法”就是要以身作则。“因物以付”就是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东西,“著手成春”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槐底村里经济刚有了一点起色,陈玉信想的最多的是,怎么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让老百姓满意、高兴。怀特集团不仅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资,在公益事业上也不含糊。为了解决“行路难”,对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铺设了上下水管网,建立了垃圾转运站,组成了100多人的卫生保洁队伍,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为了解决“就医难”,投资800万元改造了“槐底卫生所”,投资50万元引进了CT、B超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对全体村民实行大病医疗统筹。为了解决“洗澡难”,投资80万元建起了农民浴室。为了解决“文化娱乐难”,1995年投资70万元建起了“槐底电视台”,每天播放“槐底新闻”等电视节目。村里还出资为家家户户订了《燕赵晚报》。为了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999年投资300万元建起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他们与省“心连心”艺术团结为共建单位,免费为艺术团提供排练场地,请他们义务为村里培训文艺人才,活跃村里的文艺舞台。秧歌队、腰鼓队、管弦乐队经常活跃在村民当中。为了鼓励年轻人好学上进,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每人发给2500到4500元不等的奖学金。不断提高居民福利待遇,从2009年1月起,村民退休金每人每月增长到800元,企业在职员工平均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每年为每位居民发放1500元的生活补贴。从2005年起,一年四次为居民发放副食福利及日用品,每年免费为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在保定易县建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基地,让村民们的餐桌上每天可以吃到绿色食品。
2006年10月,裕华区委、区政府为表彰怀特集团的突出贡献,奖励领导班子30万元。陈玉信等“两委”成员决定,24万用于村庄建设和村民福利,其余的6万元参加由《石家庄日报》发起的“新闻助学”活动,资助二十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上大学。
2000年,村里与四十三中学联合创办双语小学和幼儿园,一时资金周转不开。村民们得知后,不到十天的时间,自发筹资8000万元借给集体使用,平均每个村民拿出了1.5万元。2004年11月,怀特国际商城、家居城开业在即,陈玉信在督导扫尾工程时,发现了一支由二百多名退休村民自发组成的清扫队伍,原来他们知道第二天项目要开业,看到广场上还有点凌乱,就拿着笤帚簸箕过来帮忙来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有的村民上了年纪,陈玉信怕把他们冻坏了,劝他们回家去,他们不依,一位老大娘这样说:“这两个商城开业,就跟咱槐底村嫁闺女一样,怎么也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种淳朴而厚重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深深打动了陈玉信的心。他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一个班子的力量大,一个班子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全体村民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一盏灯,从不让灰尘遮蔽它的光芒。它照射别人,也照射自己
陈玉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村干部,就得夹起尾巴做人。”他还说:“当官为发财,最好你别来。谁想挣钱谁干个体去,靠本事吃饭。当干部想多捞钱,肯定是不义之财,早晚要出大事。作为村干部,要想想自己的收入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就应该有满足感,想想钱够花就行了,就应该知足常乐。”
都说陈玉信上项目出手大方,其实他又是一个特别能“省”会“抠”的人,他说,咱花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能省一分是一分。怀特大厦原计划投资5500万元,陈玉信亲自到南方砍价,从厂家直接进货,省了1000万。正在建设的16栋回迁楼,全部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所有建筑材料全部由怀特集团到厂家自行采购。为了回迁楼建设,公司还专门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8亩的混凝土搅拌站,仅此一项可节约资金1750万元。
陈玉信提醒每一位班子成员:“群众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们,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做官。”早在1995年,槐底村就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务公开”,凡村里的重大开支、投资立项、工程发包、土地转让租赁等都交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表决。陈玉信说:“每年过我手的资金10多个亿,老百姓没猜疑吗,肯定有,没有就不正常了,有了猜疑怎么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公开。”从2003年起,槐底村把“月公开”改为“日公开”,利用公开栏、闭路电视、《怀特报》第一时间公开,逐笔逐项公开,大到钢筋水泥的购进,小到一个螺丝钉,一一拉出单子,注明经手人、单价、数量、厂家、联系电话,公司卖废品2块钱也公开。群众有疑问,可随时到材料部、财务部咨询、查帐。“阳光采购”给了群众一个明白,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槐底村的项目上去了,可陈玉信一班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挺直了腰杆,树起了威望,赢得了信任!
怀特集团这些年火遍全国还有一个大动作就是组织大规模的农民旅游团。2000年4月,槐底村800多名老人赴江南旅游度假。2006年3月,怀特集团千名退休职工游港澳,1000多人的队伍,集合、吃饭、乘车,没有一个迟到的,有杂物包在纸里,十字路口看红绿灯,香港《大公报》用“红色队伍、秩序井然、相互搀扶、感情纯朴”来形容他们。有一位老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怀特红装染江南,港澳观光心里甜。老年梦圆乐无边,千人飞天创奇观。深情厚谊暖心田,岁月如歌业如磐。”
陈玉信是条硬汉子,创业的艰辛没有使他流泪;为村里的事求爷爷告奶奶,委曲求全,没有使他流泪,但面对老百姓拥戴和信任的目光却使他流泪了。陈玉信落过两次泪,一次是在1999年党总支换届选举时,当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为书记时,他落泪了。回忆起这一幕,陈玉信谈到:“平心而论,这些年自己确实干了一点事,但确实也得罪了不少人。在这些党员代表里,就有被我罢免了厂长职务的人,有在整治乱搭乱建时被我拆了房子、拆了门脸、断了财路的人。他们曾经拼死拼活地跟我吵过、骂过。可是此时此刻,他们不计前嫌,投给我信任的一票。这一票,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我的一片苦心,对我的工作是一个肯定。这一票,说明我们的党员和群众是多么实在、多么可爱、多么通情达理。”还有一次,是在从江南旅游回来后,村里的老年人自发地披红挂绿、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来给村“两委”班子庆功,当陈玉信接过百姓自己凑钱买的画匾时,他落泪了,因为上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心心相映心向党,永结同心紧跟随”。
在2007年的全市“七一”表彰大会上,陈玉信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发言,他说道:“在香港,有一位随行记者问我:‘你猜,老百姓这一路上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我猜不出来,她告诉我:‘老百姓在说陈玉信好,槐底村好,共产党好。’听了这番话,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动,作为基层干部,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让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拥护党、跟党走,就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无上的荣光!”
十五年过去了,他和5300名乡亲一起,亲自创造并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崛起。他用心血与汗水,浇注起“怀特商业区”的繁华。他用辛劳与智慧,为一个失地农村赢得了发展生机和财富。他以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情怀,让一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群众心中。陈玉信,是百姓心头温暖的一盏灯,明亮而温情,体贴而质朴。
这一盏灯,拨开群众心头的迷雾,给乡亲们带来信心和力量,把一度“散”了的民心又重新“拢”到一块儿
1994年,陈玉信当选为槐底村党总支书记的时候,正值槐底村的“多事之秋”,一个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城市征占地频繁,人心惶惶;征地款去向不明,群众怨声载道;村办企业效益滑坡,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民就业渠道狭窄,失业问题突出;私搭乱建严重,村容村貌脏、乱、差;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成风……
“咱是一名党员,是党员就得站出来,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槐底村乱下去、穷下去、垮下去!”这是 1994年4月10日,陈玉信当选为村总支书记时的一句表态。然而,一腔热血取代不了复杂的现实。一次次地被群众“堵”在办公室里,一次次地到省、市政府门口“接”上访群众,陈玉信冷静下来,说了这么一番话:“不能怪老百姓闹,中国老百姓最爱面子,不是逼得没法儿了,谁愿意上访告状呀。”“槐底村现在最缺什么,最缺老百姓对‘两委’班子的信任!”他深知,要想取信于民,就得干几件让群众心服口服的事。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更象是“三板斧”,直接砍向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大“顽症”:
第一板斧,砍向集体企业不上缴的问题。当时槐底村有30家企业,可一年上缴不足30万元。有的企业长年亏损、资不抵债。但更多的是拒不上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27家集体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首先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然后通过“租壳卖瓤”的形式,只保留3家集体企业,其余24家全部摘掉“红帽”,成为自负盈亏的个体企业,给村里交场地租赁费。仅仅一年时间,企业的上交由29万元增长到240万元。
第二板斧,砍向乱搭乱建之风。1996年的时候,全村涉及私搭乱建、抢占多占宅基地的户多达430多户。面对几届班子都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陈玉信痛下决心,不管难度多大,阻力多大,不管得罪谁,都要在我这一届任期内刹住这股歪风。面对群众的犹豫和观望,陈玉信说到做到,第一个拆掉了他大伯的房子。以身作则,才能一呼百应。在陈玉信的带领下,其它村“两委”成员也拿自己和亲戚“开刀”,群众看到村里动了真格的,也纷纷自行拆掉了违章建筑,一个六、七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两个月内就全部解决了。陈玉信有“硬”的一面,也有“软”的一面。他回忆说:“看着大伯一辈子省吃俭用盖起的新房,没住几天,就要拆了,我看着也心疼。可我不拿自己家人‘开刀’,我又怎么去要求别人,谁还听我的,谁还跟着我干?”
第三板斧,就是刹住把征地款分光吃净之风。陈玉信上任的第二年,赶上河北省电力公司征地,一次性拨付槐底村9600万元。钱来了,事也来了,老百姓要求分光吃净。前几届个别村干部瞎折腾,把老百姓的心伤透了。面对巨大的压力,陈玉信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给乡亲们做工作:“这是咱槐底村的保命钱,这个钱不能分。咱得用它上项目,发展经济,让钱省钱,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实惠!”
这一盏灯,给一个发展处于困境的城中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乡亲们心底有了盼头,有了奔头
陈玉信说:“槐底村‘乱’的根源在于‘穷’。大队穷的叮铛响,老百姓既没土地又没活儿干,能不闹事吗?解决槐底村的问题,只能靠发展。中国农民就这么朴实,谁能让他吃饱饭,他就跟谁走。”
可是,靠什么发展,凭什么发展。槐底村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是农村,却无地可种,是农民,却无田可耕。陈玉信有自己的一套“得失辩证法”,他说:“我们不能光看槐底村失去了多少地,更应该看到我们得到了些什么。我们得到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得到了区位优势,得到了人口迁移,涵养了一个消费市场。”
近水楼台先得月,怀特集团审时度势,提出了“借区位优势,打三产牌,组团式发展”的思路。1995年6月,村里的资金还不宽裕,拿出80万元沿槐南路、育才街和体育南大街改扩建了第一批商业门市,总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后一次性竞标招租,仅此一项每年净收入300多万元。初战告捷,陈玉信提出:“我们要让槐底村所有的沿街建筑都变成摇钱树!要让寸土生出寸金来!”。1996年,在体育南大街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三星级酒店——怀特大厦,总面积1.8万平方米。1997年,广安市场搬迁,槐底村投资180万元,在一片垃圾场上仅用3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门店,及时安排商户入驻。1997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怀特装饰城。1998年,利用体育南大街拓宽改造的机会,投资1400万元建设了体育南大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1999年,投资2500万元在槐中路与富强大街交叉口兴建了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怀特商厦。2000年,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省会第二大室内水上娱乐中心——怀特大海乐园。2000年,槐底村土地作价入股注资6500万元,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办了附属小学和双语幼儿园。2002年至2004年,投资7亿元、建成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的怀特家居城、国际商城。2005年12月,易初莲花超市怀特店开业,总投资5000万元,营业面积2.4万平方米,它是世界500强在省会投资的首家商业项目。2006年4月,总投资5000万元建成怀特海鲜副食城开业,。2006年10月,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的怀特卫浴城。2006年,总投资1300万元,在一片花圃上建成营业面积1.3万平方米的怀特花鸟鱼虫城。2008年,投资1.7元建成12万平方米的怀特古文化茶城和怀特精品卫浴城竣工投用。2008年5月,两个月时间,槐底村拆除沿槐安路469户民宅拆迁,共计13万方米,16栋回迁楼开槽动工,腾地130亩,沿街开发20万平方米商铺。
时光倒回到八年前,在怀特商贸一条街开街仪式上,老百姓挂出的一幅标语深深打动着陈玉信的心,上面写着十二个大字:“火起来,富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这是老百姓深切的希望,殷切嘱托!十五年来,槐底村总投资16亿元,共开发三产面积8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8000余家,全村固定资金总值达到80亿元。上缴利税2800万元,为国家培植税源7000万元。并形成了一个以餐饮、零售服务业为主的庞大项目群。 “金街银铺”一举吸纳了全村2500多名闲置劳动力,而且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2009年初,槐底村在海南五指山市国有建设用地拍卖会上,以亩均地价18万元成功竞得土地40.59亩,此举标志着怀特(海南)度假村项目正式启动。陈玉信带领槐底村,走上了资本跨地域扩张的道路。
这一盏灯,对乡亲们知冷知热,它的光源是群众。
在槐底村有一个老祖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在正房的两侧立柱上,写着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依人而行现身说法”,下联是“因物以付著手成春”。这是槐底绵延一百多年的治村思想。“依人而行”就是要顺应民意,“现身说法”就是要以身作则。“因物以付”就是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东西,“著手成春”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槐底村里经济刚有了一点起色,陈玉信想的最多的是,怎么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让老百姓满意、高兴。怀特集团不仅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资,在公益事业上也不含糊。为了解决“行路难”,对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铺设了上下水管网,建立了垃圾转运站,组成了100多人的卫生保洁队伍,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为了解决“就医难”,投资800万元改造了“槐底卫生所”,投资50万元引进了CT、B超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对全体村民实行大病医疗统筹。为了解决“洗澡难”,投资80万元建起了农民浴室。为了解决“文化娱乐难”,1995年投资70万元建起了“槐底电视台”,每天播放“槐底新闻”等电视节目。村里还出资为家家户户订了《燕赵晚报》。为了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999年投资300万元建起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他们与省“心连心”艺术团结为共建单位,免费为艺术团提供排练场地,请他们义务为村里培训文艺人才,活跃村里的文艺舞台。秧歌队、腰鼓队、管弦乐队经常活跃在村民当中。为了鼓励年轻人好学上进,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每人发给2500到4500元不等的奖学金。不断提高居民福利待遇,从2009年1月起,村民退休金每人每月增长到800元,企业在职员工平均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每年为每位居民发放1500元的生活补贴。从2005年起,一年四次为居民发放副食福利及日用品,每年免费为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在保定易县建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基地,让村民们的餐桌上每天可以吃到绿色食品。
2006年10月,裕华区委、区政府为表彰怀特集团的突出贡献,奖励领导班子30万元。陈玉信等“两委”成员决定,24万用于村庄建设和村民福利,其余的6万元参加由《石家庄日报》发起的“新闻助学”活动,资助二十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上大学。
2000年,村里与四十三中学联合创办双语小学和幼儿园,一时资金周转不开。村民们得知后,不到十天的时间,自发筹资8000万元借给集体使用,平均每个村民拿出了1.5万元。2004年11月,怀特国际商城、家居城开业在即,陈玉信在督导扫尾工程时,发现了一支由二百多名退休村民自发组成的清扫队伍,原来他们知道第二天项目要开业,看到广场上还有点凌乱,就拿着笤帚簸箕过来帮忙来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有的村民上了年纪,陈玉信怕把他们冻坏了,劝他们回家去,他们不依,一位老大娘这样说:“这两个商城开业,就跟咱槐底村嫁闺女一样,怎么也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种淳朴而厚重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深深打动了陈玉信的心。他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一个班子的力量大,一个班子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全体村民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一盏灯,从不让灰尘遮蔽它的光芒。它照射别人,也照射自己
陈玉信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村干部,就得夹起尾巴做人。”他还说:“当官为发财,最好你别来。谁想挣钱谁干个体去,靠本事吃饭。当干部想多捞钱,肯定是不义之财,早晚要出大事。作为村干部,要想想自己的收入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就应该有满足感,想想钱够花就行了,就应该知足常乐。”
都说陈玉信上项目出手大方,其实他又是一个特别能“省”会“抠”的人,他说,咱花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能省一分是一分。怀特大厦原计划投资5500万元,陈玉信亲自到南方砍价,从厂家直接进货,省了1000万。正在建设的16栋回迁楼,全部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所有建筑材料全部由怀特集团到厂家自行采购。为了回迁楼建设,公司还专门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8亩的混凝土搅拌站,仅此一项可节约资金1750万元。
陈玉信提醒每一位班子成员:“群众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们,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做官。”早在1995年,槐底村就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务公开”,凡村里的重大开支、投资立项、工程发包、土地转让租赁等都交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表决。陈玉信说:“每年过我手的资金10多个亿,老百姓没猜疑吗,肯定有,没有就不正常了,有了猜疑怎么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公开。”从2003年起,槐底村把“月公开”改为“日公开”,利用公开栏、闭路电视、《怀特报》第一时间公开,逐笔逐项公开,大到钢筋水泥的购进,小到一个螺丝钉,一一拉出单子,注明经手人、单价、数量、厂家、联系电话,公司卖废品2块钱也公开。群众有疑问,可随时到材料部、财务部咨询、查帐。“阳光采购”给了群众一个明白,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槐底村的项目上去了,可陈玉信一班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挺直了腰杆,树起了威望,赢得了信任!
怀特集团这些年火遍全国还有一个大动作就是组织大规模的农民旅游团。2000年4月,槐底村800多名老人赴江南旅游度假。2006年3月,怀特集团千名退休职工游港澳,1000多人的队伍,集合、吃饭、乘车,没有一个迟到的,有杂物包在纸里,十字路口看红绿灯,香港《大公报》用“红色队伍、秩序井然、相互搀扶、感情纯朴”来形容他们。有一位老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怀特红装染江南,港澳观光心里甜。老年梦圆乐无边,千人飞天创奇观。深情厚谊暖心田,岁月如歌业如磐。”
陈玉信是条硬汉子,创业的艰辛没有使他流泪;为村里的事求爷爷告奶奶,委曲求全,没有使他流泪,但面对老百姓拥戴和信任的目光却使他流泪了。陈玉信落过两次泪,一次是在1999年党总支换届选举时,当他以全票再次当选为书记时,他落泪了。回忆起这一幕,陈玉信谈到:“平心而论,这些年自己确实干了一点事,但确实也得罪了不少人。在这些党员代表里,就有被我罢免了厂长职务的人,有在整治乱搭乱建时被我拆了房子、拆了门脸、断了财路的人。他们曾经拼死拼活地跟我吵过、骂过。可是此时此刻,他们不计前嫌,投给我信任的一票。这一票,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我的一片苦心,对我的工作是一个肯定。这一票,说明我们的党员和群众是多么实在、多么可爱、多么通情达理。”还有一次,是在从江南旅游回来后,村里的老年人自发地披红挂绿、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来给村“两委”班子庆功,当陈玉信接过百姓自己凑钱买的画匾时,他落泪了,因为上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心心相映心向党,永结同心紧跟随”。
在2007年的全市“七一”表彰大会上,陈玉信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发言,他说道:“在香港,有一位随行记者问我:‘你猜,老百姓这一路上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我猜不出来,她告诉我:‘老百姓在说陈玉信好,槐底村好,共产党好。’听了这番话,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动,作为基层干部,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让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拥护党、跟党走,就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无上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