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体之基本功——灵听与灵视
很多人喜欢玩出体,但也许不注意基本功。如果不掌握好基本功,也许很多时候所谓的“出体”都是幻觉,我自几年前开始练习出体,已经度过了新奇的阶段,而无奈地发现,其实过去所谓的出体95%都是肢体幻觉,而仅有5%的有趣信息,是十分值得研究和玩味的。
在这里我想分享下我的基本功练习方式:灵听与灵视。
因为所谓出体,无非是三种感觉令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出体,包括触觉、听觉、视觉,依触觉而出体,多半是虚幻,因为事实上星体世界里并不存在触觉。
而视觉与听觉,通常能带来超乎自己能力的意外惊喜,例如看见极美的画面、极富想象力的卡通形象、世界构型等,而听觉能听到绝美的天籁之音,这些都不是凭个人的创造力能创造出来的,至少应该是一种外来信息,因此锻炼灵视与灵听,也就是锻炼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尽管星体世界里也许并非真的存在有“光线”和“声音”,但至少来自那里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解码,被换译成了相当不错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通常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如果还有时间,就可以重新闭上眼,想象听到一首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同时请相信你的眼睛能透过眼皮看见东西;其实也没什么窍门,我就是每天这样坚持,而现在通常很快就能听到音乐,看到图象。要是分析其原理,应该是“渴望听到音乐”的想法触发了潜意识的活跃,因为潜意识是很有创造力的,当它与显意识同时活跃之后,显意识就听到了由它创造的音乐。
眼前的图象如果不清,可以想象自己的身体象发光体一样发光,能量照在了前面的物体上,而反射回来,此时你会发现图象会变得清晰很多。
看见的图象通常与现实景象不相符,此时要努力纰除自我创造的因素,而分析哪些是真正的外来信息,哪些是内心的成像。
灵视与日常习惯不同,确实如门罗所说是360度的视野,也就是说,在身后的东西其实不需要转头都可看见。但大脑始终习惯地将图象解析为只有120度左右范围,因此刚开始的时候造成的感觉是相当混乱而奇妙,通常在混乱中很快令大脑疲倦而真正入睡,所以一定要明白这是个难关,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努力去看太多的东西,而应该逐渐习惯新的感官,不急于外求,而是先步步打好基本功,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很多人喜欢玩出体,但也许不注意基本功。如果不掌握好基本功,也许很多时候所谓的“出体”都是幻觉,我自几年前开始练习出体,已经度过了新奇的阶段,而无奈地发现,其实过去所谓的出体95%都是肢体幻觉,而仅有5%的有趣信息,是十分值得研究和玩味的。
在这里我想分享下我的基本功练习方式:灵听与灵视。
因为所谓出体,无非是三种感觉令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出体,包括触觉、听觉、视觉,依触觉而出体,多半是虚幻,因为事实上星体世界里并不存在触觉。
而视觉与听觉,通常能带来超乎自己能力的意外惊喜,例如看见极美的画面、极富想象力的卡通形象、世界构型等,而听觉能听到绝美的天籁之音,这些都不是凭个人的创造力能创造出来的,至少应该是一种外来信息,因此锻炼灵视与灵听,也就是锻炼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尽管星体世界里也许并非真的存在有“光线”和“声音”,但至少来自那里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解码,被换译成了相当不错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通常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如果还有时间,就可以重新闭上眼,想象听到一首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同时请相信你的眼睛能透过眼皮看见东西;其实也没什么窍门,我就是每天这样坚持,而现在通常很快就能听到音乐,看到图象。要是分析其原理,应该是“渴望听到音乐”的想法触发了潜意识的活跃,因为潜意识是很有创造力的,当它与显意识同时活跃之后,显意识就听到了由它创造的音乐。
眼前的图象如果不清,可以想象自己的身体象发光体一样发光,能量照在了前面的物体上,而反射回来,此时你会发现图象会变得清晰很多。
看见的图象通常与现实景象不相符,此时要努力纰除自我创造的因素,而分析哪些是真正的外来信息,哪些是内心的成像。
灵视与日常习惯不同,确实如门罗所说是360度的视野,也就是说,在身后的东西其实不需要转头都可看见。但大脑始终习惯地将图象解析为只有120度左右范围,因此刚开始的时候造成的感觉是相当混乱而奇妙,通常在混乱中很快令大脑疲倦而真正入睡,所以一定要明白这是个难关,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努力去看太多的东西,而应该逐渐习惯新的感官,不急于外求,而是先步步打好基本功,才能有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