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根本不是剧本的问题,更不能算是演员演技的问题!如果把这个版本的《情义无价》放在60、70年代播,恐怕不少人会觉得戏里对社会丑陋的描写太露骨了;拿到现在播呢,又有些人老觉得现实里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也难怪,毕竟现在大多数的80后、90后们,哪知道30/40年代人的那种纯啊?!
楼上那些位所质疑的、所不能理解的,说到底不就是那“情义”二字么?台湾版的《情义无价》曾风靡一时,我认为它的成功在于它正好迎合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朴实情感。而《新情义无价》在保留了原来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的基础上,对剧情处理更加紧凑了,这一点与新版“何雨晴”的性格从戚美珍版的“柔弱无助、逆来顺受”改变为“独立果敢、个性坚强”不也正好相吻合吗?当然,不管人物性格作何调整,都不能否认这个剧本的经典,如果不是在那种充满着感情纠葛、利益冲突的大氛围下,又何以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的品格和一个时代的人的精神风貌?
说到演技的话,据我所知,“何雨晴”这个角色对于舒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风格上的挑战。当然,包括她本人也在博客上公开承认,她的每部作品中都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如果要说人家根本没演技,那恐怕只是你孤陋寡闻,缺乏见地。试问:《都是爱情惹得祸》你看过么?《成长》你看过么?加上《新情义无价》三大作品,人家每部塑造的都是一个风格迥异的全新的人物,虽然不是每种都能演到游刃有余,但那难道不比演来演去就只能演一种类型角色的、和只会在所谓的偶像剧里作作秀连台词都念不清的要更有演技不是?
ps:《成长》中的贝蕾,尽管不是最能体现个人演技,但看过的人,都觉得很好,因为那是本色出演,很有真实感和感染力;《都是爱情惹得祸》中的叶梅,虽然不能算是个地道的正面人物,但正是对那种亦正亦邪的角色的把握,才更考验演员的演技水平,个人认为电视剧版比原版小说的故事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