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走进了槐底村,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牌楼上一幅对联:“民不富,心不安,同心创下千秋业;公生明,廉生威,勤政务实百姓赞。”两行字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格外醒目,我想,这大概是以陈玉信为首的槐底领导班子几十年遵循的执政理念,也是向村民的集体宣言。
槐底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城中村,距我就职的单位很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我亲眼目睹了这个村庄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全过程,却从来没想过为他们写篇文章。我觉得这个楼房越盖越高,商业区越来越繁华,服务设施越来越齐全、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经营辐射面越来越宽的村庄发展迅猛的有些让人目不暇接。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河北百强企业”等耀眼光环的城中村,我觉得太神秘了。
听不少人讲过槐底村党委书记、怀特集团董事长陈玉信的故事,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去采访他。在我心中,一个拥有上千亿固定资产,能够包几十架专机、包专列、包轮船,组织上千名统一着装的村民集体赴香港、澳门、苏州、上海、杭州、大连等地旅游观光,在全国产生巨大轰动的当家人,该是多么的不可一世!
在槐底村委会见到陈玉信的第一眼,我想象中的“大老板”形象顿时一扫而光。他没有高大魁梧的身材,没有财大气粗的傲慢,一头黑发,满面红光,两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比实际岁数年轻很多。尤其是那朴实真诚的微笑,让人感到就像多年熟知的朋友,没有丝毫距离感。
一个把事业做得如此辉煌之人,有着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断定,他不仅具有超常的智慧和魄力,而且长期保持着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谈起槐底村的发展史,陈玉信如数家珍,任村里一把手24年的经历,桩桩件件都在脑子里装着呢,没有穿鞋戴帽儿的官话套话,没有云山雾罩的的大话空话,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娓娓道来的平实讲述中,透露出昂扬向上的正气,还有势不可挡的豪迈之气。
尽管陈玉信始终面带微笑,语气平静的如拉家常,我凭着职业习惯,仍能从中感受到这个“城中村”涅槃的阵痛以及在变革中求发展的艰难跋涉。
陈玉信在工地亲自指挥
一
槐底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周代,槐底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明朝万历年间,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不少移民从山西迁到槐底。以农耕为主的村民因人多地少,始终过着食不果腹的贫穷生活。
“穷槐底,槐底穷,不打长工打短工”。
“金谈固,银白佛,玉石高家营。推煤车,卖砂壶,槐底最穷”。
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谣是对解放前槐底村民生存状态的具体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槐底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探索科学种田经验,五十年代,创下华北地区小麦高产纪录,成了石家庄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59年麦收时节,周恩来总理到槐底视察,在烈日炎炎的大田里与农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询问粮食亩产多少?并带走了试验田里一株独根多蘖的“小麦王”,说要让专家们好好研究研究。
这令槐底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当时还在母亲怀抱中的陈玉信不记得。但从他记事起,经常听老人们绘声绘色讲述周总理视察槐底村的情景。那是令村民引以为豪的光荣历史,陈玉信每次听都受到触动。他想,前辈们靠科学种田为槐底争得了荣誉,将来我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呢?
1975年,陈玉信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他亲眼看到,随着村里人口逐年增长,土地越来越少,村民生活越来越穷。他强烈意识到,农民仅靠种地很难走上富裕之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拓宽发展渠道。
梦想就是目标。陈玉信二十二岁被推选为生产队长,迈上了实现梦想的第一个台阶。在大多数农民都以种地为生的年代,他便一手抓农业,一手搞经营,利用农村资源,为城市提供服务。年终分红,其他生产队一个工最多四、五毛钱,他们生产队一个工达到一块八毛钱,在全村八个生产队中排第一。
榜样是无声的引领。陈玉信思维的多元化让村里人受到启发,不少人开始琢磨如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利用城中村的优势,走多种经营发展之路。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改革开放为槐底发展搭建了平台。八十年代初,村里率先成立起华燕实业总公司,村办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多时达到近50家。这些企业凭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槐底村一度成为石家庄发展乡镇企业的排头兵。
陈玉信由生产队长转任木器加工厂厂长,他学过木工,有经营头脑,内行当领导,一切顺风顺水,很快就把木器厂经营的红红火火。员工们钱袋子日渐鼓胀起来,他也成为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厂里配上了当时还很稀缺的伏尔加轿车。
陈玉信没有自满,他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中村”融入城市已是必然趋势,农民变市民,不是有了钱就行,还需要总体素质的提高。他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有意识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引领村民转变不良传统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
农村人祖祖辈辈睡土炕,陈玉信告诉员工们,以后住进楼房,不可能再盘土炕了,咱得习惯睡床。他亲手设计了美观实用的木床,制作出一批,给员工们每家分一张床,青年人非常喜欢,很快就在村里普及开了,好多人都到木器厂来定做床。
过去农村女人分娩都是在村里找接生婆,这些没有任何医学常识的家庭妇女凭的是经验,一旦出现难产问题束手无策,悲剧时有发生。陈玉信爱人临产时,他坚持送到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确保母子健康平安。村里女人们受到启发,纷纷效仿,谁也不肯再拿生命当儿戏。
陈玉信的超前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不服输的倔强性格。他从小生长在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尊心很强,最不能容忍一些城里人对农民的蔑视,尤其是对农村孩子的歧视,多年前他就曾经发誓,总有一天让槐底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富有的日子,让槐底村的孩子们上石家庄最好的学校!
这掷地有声的赌气话,成了陈玉信的奋斗目标。
槐底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城中村,距我就职的单位很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我亲眼目睹了这个村庄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全过程,却从来没想过为他们写篇文章。我觉得这个楼房越盖越高,商业区越来越繁华,服务设施越来越齐全、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经营辐射面越来越宽的村庄发展迅猛的有些让人目不暇接。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河北百强企业”等耀眼光环的城中村,我觉得太神秘了。
听不少人讲过槐底村党委书记、怀特集团董事长陈玉信的故事,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去采访他。在我心中,一个拥有上千亿固定资产,能够包几十架专机、包专列、包轮船,组织上千名统一着装的村民集体赴香港、澳门、苏州、上海、杭州、大连等地旅游观光,在全国产生巨大轰动的当家人,该是多么的不可一世!
在槐底村委会见到陈玉信的第一眼,我想象中的“大老板”形象顿时一扫而光。他没有高大魁梧的身材,没有财大气粗的傲慢,一头黑发,满面红光,两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比实际岁数年轻很多。尤其是那朴实真诚的微笑,让人感到就像多年熟知的朋友,没有丝毫距离感。
一个把事业做得如此辉煌之人,有着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断定,他不仅具有超常的智慧和魄力,而且长期保持着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谈起槐底村的发展史,陈玉信如数家珍,任村里一把手24年的经历,桩桩件件都在脑子里装着呢,没有穿鞋戴帽儿的官话套话,没有云山雾罩的的大话空话,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娓娓道来的平实讲述中,透露出昂扬向上的正气,还有势不可挡的豪迈之气。
尽管陈玉信始终面带微笑,语气平静的如拉家常,我凭着职业习惯,仍能从中感受到这个“城中村”涅槃的阵痛以及在变革中求发展的艰难跋涉。
陈玉信在工地亲自指挥
一
槐底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周代,槐底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明朝万历年间,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不少移民从山西迁到槐底。以农耕为主的村民因人多地少,始终过着食不果腹的贫穷生活。
“穷槐底,槐底穷,不打长工打短工”。
“金谈固,银白佛,玉石高家营。推煤车,卖砂壶,槐底最穷”。
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谣是对解放前槐底村民生存状态的具体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槐底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探索科学种田经验,五十年代,创下华北地区小麦高产纪录,成了石家庄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59年麦收时节,周恩来总理到槐底视察,在烈日炎炎的大田里与农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询问粮食亩产多少?并带走了试验田里一株独根多蘖的“小麦王”,说要让专家们好好研究研究。
这令槐底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当时还在母亲怀抱中的陈玉信不记得。但从他记事起,经常听老人们绘声绘色讲述周总理视察槐底村的情景。那是令村民引以为豪的光荣历史,陈玉信每次听都受到触动。他想,前辈们靠科学种田为槐底争得了荣誉,将来我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呢?
1975年,陈玉信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他亲眼看到,随着村里人口逐年增长,土地越来越少,村民生活越来越穷。他强烈意识到,农民仅靠种地很难走上富裕之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拓宽发展渠道。
梦想就是目标。陈玉信二十二岁被推选为生产队长,迈上了实现梦想的第一个台阶。在大多数农民都以种地为生的年代,他便一手抓农业,一手搞经营,利用农村资源,为城市提供服务。年终分红,其他生产队一个工最多四、五毛钱,他们生产队一个工达到一块八毛钱,在全村八个生产队中排第一。
榜样是无声的引领。陈玉信思维的多元化让村里人受到启发,不少人开始琢磨如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利用城中村的优势,走多种经营发展之路。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改革开放为槐底发展搭建了平台。八十年代初,村里率先成立起华燕实业总公司,村办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多时达到近50家。这些企业凭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槐底村一度成为石家庄发展乡镇企业的排头兵。
陈玉信由生产队长转任木器加工厂厂长,他学过木工,有经营头脑,内行当领导,一切顺风顺水,很快就把木器厂经营的红红火火。员工们钱袋子日渐鼓胀起来,他也成为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厂里配上了当时还很稀缺的伏尔加轿车。
陈玉信没有自满,他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中村”融入城市已是必然趋势,农民变市民,不是有了钱就行,还需要总体素质的提高。他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有意识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引领村民转变不良传统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
农村人祖祖辈辈睡土炕,陈玉信告诉员工们,以后住进楼房,不可能再盘土炕了,咱得习惯睡床。他亲手设计了美观实用的木床,制作出一批,给员工们每家分一张床,青年人非常喜欢,很快就在村里普及开了,好多人都到木器厂来定做床。
过去农村女人分娩都是在村里找接生婆,这些没有任何医学常识的家庭妇女凭的是经验,一旦出现难产问题束手无策,悲剧时有发生。陈玉信爱人临产时,他坚持送到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确保母子健康平安。村里女人们受到启发,纷纷效仿,谁也不肯再拿生命当儿戏。
陈玉信的超前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不服输的倔强性格。他从小生长在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尊心很强,最不能容忍一些城里人对农民的蔑视,尤其是对农村孩子的歧视,多年前他就曾经发誓,总有一天让槐底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富有的日子,让槐底村的孩子们上石家庄最好的学校!
这掷地有声的赌气话,成了陈玉信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