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语吧 关注:151贴子:1,640
  • 5回复贴,共1

所谓苦回甘,涩生津的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苦回甘,涩生津,至少我们要了解一下是什么物质引起这个口感变化的。
1、苦味的来源是茶叶中茶多酚与咖啡碱的作用,由于苦味的刺激导致口腔对甜味物质十分敏感,甜味物质又是怎么来的呢?首先多糖在茶汤中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会在口腔里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淀粉酶,可以催化多糖中的淀粉并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差造就“回甘”的感受;茶水还有种物质水解单宁,是葡萄糖的没食子酸单宁,其结构并不稳定,品饮过程中容易分解。在舌面上停留的水解单宁会在短时间内分解出葡萄糖,于是饮茶人在这两种物质共同作用下感觉到“回甘”。由于这个甜感是比较后面产生的,因此基本是在喉部感觉最明显,也因为这个次序性,我们就有感觉先从舌前部感觉的苦到喉部的甜一种强烈反差感,因此就有了苦回甘的感觉,其实是两种物质的反应而已,一款茶中多糖和水解单宁的含量越高,回甘强度就越高,回甘持久性就越长。
2、“涩”的机理是儿茶素与唾液中的黏蛋白的反应。黏蛋白是口腔中的润滑剂,当儿茶素与其相遇时,通过疏水键和氢键的相互作用力与其缔合,导致该蛋白脱水,失去对口腔的润滑作用,于是出现“涩”感。“生津”的机理是有机酸刺激唾液腺分泌。有机酸从哪里来?相当一部分是水解单宁的分解。水解单宁分解后,产生葡萄糖和没食子酸,葡萄糖负责“回甘”,没食子酸就负责“生津”了。同时,儿茶素等涩味物质产生的“涩”感会与之形成对比效应。口腔中有“涩”感时,“生津”就更为受用,于是感应就更为强烈。因此一款茶的水解单宁含量越高,则生津强度就越高,这款茶的品质也就越高。而这款茶中所含的儿茶素等涩味物质配比,可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不同的风格走向。
显然“生津”和“回甘”产生都源于水解单宁的分解。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同样来自水解单宁,为什么有的茶回甘强生津弱,有的生津强而回甘弱?
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不同对照物质的含量使得回甘生津的强弱感受不同;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水解单宁结构的差异。水解单宁是葡萄糖的没食子酸脂,一个葡萄糖可以挂上1~5个没食子酸。如果这个茶里的水解单宁大多是挂了较多数量没食子酸基团的没食子酸单宁,那结果自然是生津强于回甘。反之亦然。


IP属地:福建1楼2018-03-26 23:24回复



    IP属地:福建2楼2018-03-26 23:25
    回复
      涩和苦是茶品品感中最突出的两大缺点。就此业界内分开派别各自争论不休。而我们往往却在很多微信平台上看到什么苦生甜、涩回甘之类的谬论。就这两点,个人认为很有必要今天认真的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先说苦——真正的好普洱茶,并不是不苦,只是茶叶体内积存了大量的茶氨酸、单糖、多糖等鲜爽甜蜜的物质盖住了苦味,一进嘴就很甜,只是让人产生了错觉,误以为茶不苦而已。很多经验丰富的茶农,每年在选树做茶的时候,往往上树掰两个芽头下来嚼,如果芽头的苦性非常淡,那说明这棵树营养不够,很难做出好茶。而真正好的茶叶,生嚼芽头或许会很苦,在鲜叶采下来之后,再通过工艺来把茶做甜罢了,这是茶农为何懂得如何去选树做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常常谈到的台地茶——即在梯田平台上种植的“无性繁殖、密集扦插”的小树茶。“无性繁殖”即并非用茶树种子种植而是撅茶树枝子直接插在地上种活,“密集扦插”即茶树之间近乎没有间隔,茶树挨着茶树一种一大片。这类台地茶往往直接面对太阳直晒,使得茶树加速生长,而地表营养根本就无法满足密集种植的茶树间的相互争抢,茶树营养不足,生长自然会缓慢甚至枯竭,自身抵抗力更会明显降低(抗虫力)。而茶农不会允许茶树之间自然的优胜劣汰,而是以各种拔苗助长的方式让茶树额外增加养分而保持产量。在这种时候,茶树吸收到的营养就往往来自于额外的施肥,而茶树的抗虫力不足也可以通过杀虫剂来解决问题。
      古树茶与台地茶则完不同,由于根系伸展到地表以下很深,茶树与茶树之间的间隙很大,地表营养供给充分,多无需额外施肥(地表营养够何必施肥,茶农本身就不勤快)。一些生态很好树龄又大的古树茶,旁边还会有大树遮阴,避免阳光直晒,生长缓慢。在发芽时,茶叶营养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而营养最丰富的部分,一如以前我写到的,是集中在嫩芽、嫩叶和嫩梗部分,因为茶树需要大量泵养才能让茶叶发出来。
      古树茶吸附地表的养分,多为植物腐败后形成的腐植质养分,多以碳元素为主的成分。古树茶通过吸收碳元素代谢出大量的缩合单宁,缩合单宁在口腔内往往会产生一定类似于收敛的舒适感(干感)。然后在很短时间内再次放开,茶叶内同时含有的有机酸刺激唾液分泌,产生生津效果。正因为前后一干一湿的反差,更会让人感觉生津明显。而真正高树龄的古树茶,莫说降低温度,哪怕是用陶壶煮到大开来冲泡,也不会有非常清晰的糟糕的涩感。当然,涩感不可能为零,毕竟新茶内含有的茶多酚不可能为零。
      台地茶则多靠施化肥(氮肥)吸取养分,即氮元素为主要养分成分。台地茶通过吸收氮元素代谢出大量的水解性单宁,水解性单宁在口腔内使得口腔黏膜上的蛋白质凝固,产生清晰的涩感,口腔黏膜明显感觉到粗粗的砂感,久久不能退去,让口腔内产生严重的不适感,而这种涩也绝对不可能产生很清晰的回甘。
      这样前后一对比,很多新手在喝茶的时候,就能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古树茶和台地茶之间明显的区别了。
      请记住——【涩感】是判断茶品品质优劣最大的要素,没有之一。而新手最难明白的其实是收敛性的干和蛋白质凝固的涩,这尚需要反复对比。
      而坊间商家们用来欺骗新手拿出最可怕的论点却是不苦不涩不成茶。
      额外提出一个论点:我以前曾经在其他微信群里说的一些概念——在度娘上查到的资料,多说茶多酚就是茶单宁。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茶单宁应只是茶多酚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而茶多酚应该包含了各种茶单宁和儿茶素、X青素、茶X素……的总和。
      云南的茶树,打药施肥很普遍,为了让茶叶多发一点增加一点产量,绝不会吝啬多打一些杀虫剂、除草剂、促芽剂、根肥。这样的茶树做下来的茶叶,往往带有各种不适的品感:苦、涩、麻、淡、口感单薄、不鲜爽、不厚重……哪怕真的是用古树茶做的,做好了之后,放个几年,也一如菜汤一般,淡出鸟来,还不如喝水。这也就是为什么坊间常常传出古树茶做出来不禁放,放个几年就废了的谣言。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这些人花了钱买到的是“加料”的古树茶,发现上当了之后才四处瞎白话。归根结底,他们没花合理的行情买到真正的好茶,捡漏的心态应用在普洱茶上,那上当纯粹活该。


      IP属地:福建3楼2018-03-27 00:36
      回复
        确实如此,很多人只知表象。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1-07-30 17:08
        回复
          楼主确实是一个明白人,向你学习,茶学基本功扎实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1-07-30 17: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