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迄吧 关注:9贴子:463
  • 4回复贴,共1

(二)入涅盘已还复**-2-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
如果入禅定且有神通了
能不能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同样已入禅定


IP属地:天津1楼2018-03-28 19:33回复
    答 : (1)、要看是那一类神通而定,他心通或许可以。 (2)、若有他心通,还要看这个人的定力深浅而定
    2013-4-12 21:17 回复


    IP属地:天津2楼2018-03-28 19:33
    回复
      (回复提问:)
      >如果有他心通,但其他禅定者一直保持禅定,他要是不动心念,那麼怎麼能知道
      >他这个人呢?
      复:
        不动心念有几种状况:无想定、灭尽定、八地菩萨(含)以上的境界。
        无想定在四禅,若众生已入此定时,虽当下不知其心念,但有「足够定力」之
        他心通者,却能了知彼在何劫何时入此定,而且尚未出定。
        灭尽定已出三界,若圣者已入此定,虽当下不知其心念,其他具足三明之圣者
        ,也同样能了知彼在何劫何时入此定,而且尚未出定。
        自菩萨八地以上之境界,已转识成智,所谓心念,已转名为智,其境界非禅定
        可比拟,亦非思议能知,亦非言语能说,欲知彼菩萨当下是何境界,也必然须
        具等同或胜於彼菩萨之境界才行。对於这类菩萨而言,言其是否有心念,已成
        剩语(论之没有意义,或没有讨论之必要的意思)。
      无修自在。3界内外本来解脱。何须修法入定。6道众生本自圆满。何必求师拜佛。能所无需双亡。只是觉照生活。即能此生解脱。


      IP属地:天津3楼2018-03-28 19:34
      回复
        法相宗是中国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与着眼于佛性的禅宗不同,法相宗着眼于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佛学宗派。玄奘当年去印度为了搞清楚在当时纠结不清的唯识理论,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佛陀的事迹及留存下来的遗迹,全面学习和了解了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论及实践方法。玄奘在印度游学18年,学习研究于印度当时最高的佛学殿堂,师从最权威的佛学大师,并就佛学问题在印度各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探讨活动,在印度佛学界赢得了“解脱天”和“大乘天”的赞誉。[12]玄奘回国后致力于佛教经书的翻译工作,其翻译事业得到皇家支持,翻译了数千卷的经书,并被誉为“正遍知”和“法门领袖”,被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视为“国宝”。玄奘追究唯识论真谛,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和意义极其深远,特别是在修证佛法的实践问题上具有指导作用。


        IP属地:天津4楼2018-03-29 18:46
        回复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13]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14]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15]。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学竞相研习,并撰有不少专门著作。熊十力曾作《新唯识论》,以新儒家学说重新诠释唯识学。


          IP属地:天津5楼2018-03-29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