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迄吧 关注:9贴子:463
  • 8回复贴,共1

(八)比较与探讨-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课程的分辨】


IP属地:天津1楼2018-03-28 19:55回复
    若吾人认为自己没有小学程度,那适合去学习「光与爱」的课程。
    若吾人认为自己没有中学程度,那适合去学习「归一」的课程。
    若吾人认为自己没有大学程度,那适合去学习「和光同尘」(注一)的课程。
    若吾人认为自己没有博士程度,那适合去学习「无生法忍」的课程。
    若吾人认为自己没有博士生教授的程度,那适合去学习「寂灭忍」的课程。
    不要以「名利心」来衡量自己要上那一种课程,而要以自己身、口、意目前实际上的程度来衡量适合上那一种课程。这如同只有一碗饭量的人,偏要学人一次吃二十碗,除了撑死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麼更好的下场了!
    不过,有些课程内容倒也是可以跨校、跨年纪一起上,这并不是死板的说小学生就不能上中学课程,须知,天才学生还是存在的。
    所以,接受适合自己程度的课程,才是具有智慧的人!只要不放弃的学习,总有一日会让自己修完博士生教授的课程,而去当博士生的教授。
    若说有特异、须注解的说法,那就是要先「立志」成为博士生教授,盲目之人射箭,吾人很难期望他能中靶。所以要先立志,把目标确立清楚,然后不懈怠的朝目标行进,才有成功的机会。
    而佛所揭示这个「志」须「发菩提心」才能成佛。所谓发菩提心就是指「我发誓我一定要成佛、断妄」之类的话。如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不立这类的誓愿,就永远无法成佛。
    如同金矿中的金沙,这就是每个人本具的佛性。要得到纯金,一定要先有把金矿提炼的「决心」,若连这决心都没有,什麼都不必谈了。有这决心,叫做「发菩提心」。之后,还需要提炼的实践行为,最后才能得到纯金!
    以上,普愿见闻者得法味!
    合十


    IP属地:天津3楼2018-03-29 16:56
    收起回复
      回覆26楼
      >(1)佛陀在三转法*的时候,揭示了如来藏,即众生本具佛性,也就是道之基。
      >密宗也说明空双运,即如来藏有空也有明的体性,那麼这个「明」和新时代中的光
      >,如来藏和新时代的「一」有什麼关系和区别呢?
      复:
        如来藏是佛之境界,是已断妄之后的现象,无以言之,以如来藏假名之。
        新时代之光,只是欲介与色界之现象,境界不高。而其所标举之「一」,只是
        「妄」而已,真正的一,是如同持刀自断其首,既断之后,无持刀人,亦无所
        断之首,那已离对待,是为不二。於不二的义理里,并没有一可得,若尚有一
        能得,还未远离对待。
      >佛陀在密续中也说,万法本就是清净无染,圆满且任运自称的,轮回和涅盘是一
      >个事情的两面,实相如同虚空般不可分割,实相的一如何取舍呢?
      复:
        舍离生灭之后,才称为实相,它只是假名而已,并不真正有一个实相存在。如
        同入灭阿罗汉,只是轮回习气涣散,消失无踪,所以阿罗汉入灭无有去处。而
        实相亦如此,已不再有「相无相」之内,已远离对待,是为不二。不二又怎需
        要取舍,就算要取舍,又如何能取舍呢? 如同想要在水中捞月,於空花结果
        一般,只是不切实际、只是妄想!


      IP属地:天津9楼2018-03-29 20:25
      回复
        第二楼
        【课程的分辨】
        这是回覆网友的一篇文章,适合分享!
        >我是一 我是造物主的一部分 无论经过怎样的物质经历 我终将回归……


        IP属地:天津10楼2018-03-29 20:27
        收起回复
          「我」也是如此,它让人以为我碰到、我感受到,其实,那都只是「因缘和合」之下的反应。所以,「我」的真正义理反而是无常、无我、性空。因此也没有一个所谓的「一」存在。


          IP属地:天津11楼2018-03-29 20:28
          收起回复
            外星人所谓的「光与爱」、「归一」都只是阶段性的课程,如同要上大学前,要先经过小学、中学,若吾人上完六年小学后,不思上进,一直的赖在小学中,那这个人可能上的了大学吗?


            IP属地:天津12楼2018-03-29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