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42,729贴子:104,592,703
  • 7回复贴,共1

客观角度分析地域黑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三大高发地区为例:
白完人在上海、东北人在北京、两湖广西人在广深


1楼2018-03-28 20:19回复
    反正不是写论文,想到哪说到哪。


    2楼2018-03-28 20: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地域问题本质上是外地人和土著之间的博弈。
      分为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地人只是个别现象,因为某些因素,比如工作或者结婚等原因,来到一个外来人口罕见的地方,并长期滞留。
      这时,这个外地人会引起大多数土著的好奇和关注,这个外地人如果想融入的话,是很容易的,而且还会有很多热心人帮助,如果他不愿意融入,也不会有土著不会遭到歧视或者排斥。


      3楼2018-03-28 20:30
      收起回复
        客观事实是,外出谋生的相对来说都是在自己老家混的不如意的,当然有极少数觉得老家限制了发展想要外出大展拳脚的,但是相对来说,一个省一个市的精英分子更愿意留在省会或者地级市发展。
        外出谋生的那些人,父母从事职业几乎都是农民,小摊小贩,工人等等这些在上一代人竞争中失败的。
        外出谋生的人,在大城市极少能过得好,之所以出去,是因为在老家留着的话,钱更少,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绝望。
        换做是你,如果你爸妈都在市里面有房子,吃国家的饭,你从小在城市长大,父母有很多积蓄,婚房和一份体面的工作都给你准备好了,你亲戚朋友都在身边,家里关系网都在这,你愿意一个人背井离乡出去受外地房东和外地土著的歧视吗?


        4楼2018-03-28 20:38
        回复
          第二阶段,外地人占到相对少数。
          这时,由于外来人口平均素质低于土著,所作所为会招来土著的反感,土著开始抱怨外地人抢走工作制造犯罪等等,这时,外地人选择融入的话,反而自取其辱,即使有少数高素质的,其形象也会被那些低素质的破坏掉。
          于是,高素质的外地人被绑上了战车,指责低素质的拖后腿去讨好土著,反而两面不讨好,土著会觉得是跪舔,低素质的会觉得是叛徒。
          此时选择抱团共同对抗土著是一个更优解。


          5楼2018-03-28 20:45
          回复
            第三阶段,外地人口占到相对多数。
            这时,外地人口人多势众,群情汹汹,土著的声音被压制掉了,这时,普通话伴随着外地人的“入侵”,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土著文化,随着外地人的声音占到主流,土著年轻一代开始学习普通话并逐渐淡化土著文化。
            这时,外地人口不会再有任何想融入的想法,即使是高素质的也会拒绝。


            6楼2018-03-28 20:48
            回复
              第四阶段,土著变为稀有。
              这时这个城市完全变成移民城市。


              7楼2018-03-28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