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吧 关注:92,650贴子:1,109,363

能不瞎玩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认真对照 东汉以前砣具未广泛使用前的阴线工艺都是手刻
手刻 手刻 重要求的事情说三遍
有的同学也嫌别人工粗 哎
有的说低仿 ***也仿个试试
几天前从一线朋友那拿东西 看中几个东西 料泌形都完美 但上手放大阴线不对路啊
果断拍死 也算领教了下徐州最高新仿水平了
以后少被所谓的细砣针砣忽悠了
下面一楼全馆藏




























IP属地:江西1楼2018-03-30 14:28回复
    有的同学连这种标本工艺都没上过手 甚至没见过
    竟然满嘴跑火车 当起了鉴定大师
    还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硬是找到了体系砖家写书的赶脚

    下面盛世论坛一些网友的标本 随便看看吧











    IP属地:江西2楼2018-03-30 14:37
    回复
      再来几张











      IP属地:江西3楼2018-03-30 14:39
      回复






        IP属地:江西4楼2018-03-30 14:40
        回复
          请放大仔细看 放大仔细看 放大仔细看!


          IP属地:江西5楼2018-03-30 14:44
          回复(9)
            这些图片都是用一种工具同样手法方式做的吗,是东汉持续了多少年的工艺,一百年还是几十年还是一百年都用这种方法制玉,是包括了当时的全人类还是局部地方的工艺,手刻,是什么工具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3-30 16:59
            收起回复
              手工刻画从文化期至战汉一直在使用,这个不容置疑,从出土的馆藏文物可以看到。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3-30 18:42
              收起回复
                周时期已用砣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30 18:49
                收起回复
                  不否认砣具的使用,该用砣就用砣,该用手工就手工,怎么方便、好用就行。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3-30 20:29
                  收起回复
                    这样的帖子才有些营养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3-31 19:42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4-01 09:25
                      收起回复
                        这张图刻画痕很清晰,有人认为是砣加刻,又错了!百分百阴线全刻画。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4-01 09:45
                        回复
                          看来要扭扭一些人的固化思维局限有些难,自求多福吧,不解释了。大家玩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4-01 09:56
                          回复
                            顶楼主!给贴吧带来正能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4-01 10:22
                            回复
                              西周的一面坡是古砣,西汉的玉舞人是徒手刻,中国古代制玉是——手工——砣工手工并行——砣工——的发展轨迹,其中砣工与手工并行大约经历了从西周到唐的漫长历史时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4-01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