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如上的修行中,比较困难的是所判断是否为正确判断? 有许多的事件,并不在必须做,也
不在绝对不能做之中,其带有灰色空间,会令人无所措。所以,先立定一个判断标准,反而
是必须的。
省力的判断标准,就是以不犯十戒为前提。符合不犯的就执行,不符合的就不执行。若执行
的不错,再把十戒变成十善,把消极防护心,改为中道心。於应鼓励他人时鼓励,若多说惹
人厌,即便见他/她必遭灾,也不必多说。若中道心能执行的有成就,可再进趣成十善,
把中道心改成积极心去宣扬,於宣扬时而不生贪欲妄习。如是再执行不错,可以把十善增
进至其他菩萨戒条。但即便如此行去,还是会遇到许多的灰色地带!
例如,现在有空多做一点事,则以后就可以工作的「更有效率」。为了达到以后更有效率
的结果,现今就强迫自己去多做一点事,这个情形就有执著的现象。应该问自己,为何以
后要更有效率做事呢? 是为贪欲而多赚钱吗? 是为恐惧遭责而工作吗? 如此是自问,把自
心中的习气,一一厘清。须知,有时即便是为利他而做,吾人也会有乐受,如此而做,也
仍是贪爱习气。
所以,要如何判断,也有阶段性的标准产生!
吾人可以先判断,目前的习气、定力、知识及其它各类会影响修行的因素,适合吾人用什
麼方式来应对? 如此自问自答而列出修行应对清单。若此清单中的应对方式,都能如实执
行,则习气必然变薄,若自觉有这现象时,可以再制订进阶的标准来遵守。
一时修行心得,暂时先记录到这里,若有必要再补充。
12楼2012-10-02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