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案
X小朋友,女,4岁,2017年7月16日,发热两日,最高温度38.7℃,病史据家长讲述,此次发热系饮食过多导致,且大便平素较干,其他一般情况良好。早上来诊之时,即刻测体温,38.3℃,刻下症见:发热,精神状态差,嗜卧懒言,咳嗽,声如室中言,偶可见黄痰,微流清涕,汗少,纳少,寐少,略口渴,大便,干,三日未行。脉滑,舌染苔(不可参)。因体温较高,精神较差,故先于正脊之术,以调整心肺为主,可见小关节确实有错位之处。之后行摩腹之术,调整坤位邪气。正脊摩腹大约五分钟,吐出很多秽物,稍事休息,精神状态见佳,且体温略有下降。便于中医诊断处方如下:
西医诊断:感冒
中医诊断:发热
中医辨证:外感兼食积
治法:解表退热消积化痰
处方:北柴胡15葛根15全瓜蒌15荆芥8防风8苏叶5天花粉10枳壳12赤芍8生白术25。二剂,饭后服用,代煎2*4*100ml。
服药后第二天,体温正常,精神可,偶尔可见咳嗽,黄痰,大便1/日,略干。
予中药汤剂三剂化痰止咳,以善后。
按:此方乍看之下,似无神奇之处,也不太像一般经方派的处方,但里面确实有个小经方叫排脓散(《金匮要略18疮痈肠痈浸淫·附方》)。此方前三者为君,而柴胡为君中之君,此理何来,小儿生机旺盛,代谢迅速,故顺其性,有邪气之时首应推陈致新,《本经》柴胡条下记“推陈致新”,翻遍《本经》能配此四字者,除柴胡外只有大黄和芒硝,本草使用不在本例讨论之处,暂论至此。《本经》记:葛根“身大热”,瓜蒌“大热”,故用之,理由简单。术:“除热,消食”,故用之。《名医别录》记载:白术,“防风为之使”故用之,又可祛风解表。这就是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也是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我们究竟有多相信经典的论述呢?
X小朋友,女,4岁,2017年7月16日,发热两日,最高温度38.7℃,病史据家长讲述,此次发热系饮食过多导致,且大便平素较干,其他一般情况良好。早上来诊之时,即刻测体温,38.3℃,刻下症见:发热,精神状态差,嗜卧懒言,咳嗽,声如室中言,偶可见黄痰,微流清涕,汗少,纳少,寐少,略口渴,大便,干,三日未行。脉滑,舌染苔(不可参)。因体温较高,精神较差,故先于正脊之术,以调整心肺为主,可见小关节确实有错位之处。之后行摩腹之术,调整坤位邪气。正脊摩腹大约五分钟,吐出很多秽物,稍事休息,精神状态见佳,且体温略有下降。便于中医诊断处方如下:
西医诊断:感冒
中医诊断:发热
中医辨证:外感兼食积
治法:解表退热消积化痰
处方:北柴胡15葛根15全瓜蒌15荆芥8防风8苏叶5天花粉10枳壳12赤芍8生白术25。二剂,饭后服用,代煎2*4*100ml。
服药后第二天,体温正常,精神可,偶尔可见咳嗽,黄痰,大便1/日,略干。
予中药汤剂三剂化痰止咳,以善后。
按:此方乍看之下,似无神奇之处,也不太像一般经方派的处方,但里面确实有个小经方叫排脓散(《金匮要略18疮痈肠痈浸淫·附方》)。此方前三者为君,而柴胡为君中之君,此理何来,小儿生机旺盛,代谢迅速,故顺其性,有邪气之时首应推陈致新,《本经》柴胡条下记“推陈致新”,翻遍《本经》能配此四字者,除柴胡外只有大黄和芒硝,本草使用不在本例讨论之处,暂论至此。《本经》记:葛根“身大热”,瓜蒌“大热”,故用之,理由简单。术:“除热,消食”,故用之。《名医别录》记载:白术,“防风为之使”故用之,又可祛风解表。这就是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也是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我们究竟有多相信经典的论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