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23日,以“开创民航新时代 共享安全和谐天空”为主题的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发展新趋势、空域安全新挑战、行业监管新规范等问题,集中展示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法规政策、空中交通管理创新发展和应用方面的成果、规划和发展路线,交流国际先进经验,以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与传统航空业协同、安全发展。
论坛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办。国际民航组织(ICAO)、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国际组织,国家相关部委和省、自治区地方政府,制造企业、运营企业等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70d137057b5c9ea62f303ebe538b622/93b84ec2d5628535864bf75a9cef76c6a6ef630d.jpg)
大会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发表主旨演讲并指出,当前,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农业、电力、测绘、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并成为推动航空领域创新和全面提升的新的动力源,开启了民航新时代。但是,作为现代航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势必对国家空防安全、航空运输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从隔离空域拓展到非隔离空域,并最终融入国家空域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强调,融合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以运行为核心的法规标准体系、以空域准入为原则的交通管理体系、以试验运行为基础的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主动作为,着力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ad4bfec5ea15ce41eee00186013a25/472ad4628535e5dd838780a47ac6a7efcf1b620d.jpg)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无人机市场生产企业达650家,无人机登记数量达18万台,无人机用户数量达17万。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无人机市场份额已占据全世界市场份额的70%。有相关研究机构研究表示,无人机实现初步普及,大概需要5-8年。也就是说,到2022年,在农业生产、娱乐航拍领域将率先实现初步的行业普及。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23d9a119ce36d3a20483380af23a24/dd8a8435e5dde711f579668dabefce1b9c16610d.jpg)
中斗科技副总裁李娜代表中斗科技参加了此次论坛。她认为:“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已经带动了世界无人机在行业的深入应用,的确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了监管的问题,此次会议上我们看到多国空管部门针对无人机的各种管控手段和方式,可以说对无人机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去年8月29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RPM部门负责人Sam Jo-Ann Brand女士还专门到我司了解我们的无人机监视管理平台 北斗云(BD-Cloud) 的运营模式及产品研发情况。
她还称:“中斗科技的 北斗云(BD-Cloud) 作为民航局批准的无人机云运营服务企业,为各地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监视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让无人机操控飞手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及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进行互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执法部门迅速方便获得数据,来识别迷航、可疑或目的不良的无人机。旨在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数百万无人机安全进入空域提供支持。未来要和控制中心进行通信,严禁飞入电子围栏禁飞区。无人机同样需要配备相关传感器,用来探测鸟类和其他飞行器与物体。目前中斗科技参与了多个地区的无人机监管系统平台的搭建。与多个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打通数据系统平台。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管理服务。公司会在低空空域监视管理业务方面继续深耕,加大投入技术研发和提升运营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为政府的监控管理保驾护航,为行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人机的管理办法都还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推广还道路漫长。但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在推动无人机监管目标的实现上,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私营公司组建运营独立的无人机监管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并接受政府部门监管的方式,可能是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中斗科技致力于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于把“北斗云”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北斗低空飞行监视与服务网络,为国家国土防空安全和促进低空空域改革贡献力量。
论坛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办。国际民航组织(ICAO)、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国际组织,国家相关部委和省、自治区地方政府,制造企业、运营企业等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70d137057b5c9ea62f303ebe538b622/93b84ec2d5628535864bf75a9cef76c6a6ef630d.jpg)
大会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发表主旨演讲并指出,当前,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农业、电力、测绘、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并成为推动航空领域创新和全面提升的新的动力源,开启了民航新时代。但是,作为现代航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势必对国家空防安全、航空运输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从隔离空域拓展到非隔离空域,并最终融入国家空域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强调,融合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以运行为核心的法规标准体系、以空域准入为原则的交通管理体系、以试验运行为基础的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主动作为,着力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ad4bfec5ea15ce41eee00186013a25/472ad4628535e5dd838780a47ac6a7efcf1b620d.jpg)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无人机市场生产企业达650家,无人机登记数量达18万台,无人机用户数量达17万。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无人机市场份额已占据全世界市场份额的70%。有相关研究机构研究表示,无人机实现初步普及,大概需要5-8年。也就是说,到2022年,在农业生产、娱乐航拍领域将率先实现初步的行业普及。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23d9a119ce36d3a20483380af23a24/dd8a8435e5dde711f579668dabefce1b9c16610d.jpg)
中斗科技副总裁李娜代表中斗科技参加了此次论坛。她认为:“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已经带动了世界无人机在行业的深入应用,的确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了监管的问题,此次会议上我们看到多国空管部门针对无人机的各种管控手段和方式,可以说对无人机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去年8月29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RPM部门负责人Sam Jo-Ann Brand女士还专门到我司了解我们的无人机监视管理平台 北斗云(BD-Cloud) 的运营模式及产品研发情况。
她还称:“中斗科技的 北斗云(BD-Cloud) 作为民航局批准的无人机云运营服务企业,为各地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监视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让无人机操控飞手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及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进行互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执法部门迅速方便获得数据,来识别迷航、可疑或目的不良的无人机。旨在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数百万无人机安全进入空域提供支持。未来要和控制中心进行通信,严禁飞入电子围栏禁飞区。无人机同样需要配备相关传感器,用来探测鸟类和其他飞行器与物体。目前中斗科技参与了多个地区的无人机监管系统平台的搭建。与多个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打通数据系统平台。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管理服务。公司会在低空空域监视管理业务方面继续深耕,加大投入技术研发和提升运营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为政府的监控管理保驾护航,为行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人机的管理办法都还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距离大规模应用推广还道路漫长。但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在推动无人机监管目标的实现上,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私营公司组建运营独立的无人机监管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并接受政府部门监管的方式,可能是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中斗科技致力于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于把“北斗云”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北斗低空飞行监视与服务网络,为国家国土防空安全和促进低空空域改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