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速度太慢”或许是很多孩子心中的痛,“孩子明明学习很努力的,就是败在了做题速度上,每次考试下来都没把题做完,白白的丢了那么多分,实在是令人惋惜。
考试来临之际,数学作为主要科目,成绩的好坏对于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里,小夏老师将为您支招:如何提高数学做题效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1
提高数字的书写速度和质量
有的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上数学课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分析问题层次清楚。但是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书写太差。一是速度慢;二是数字写不清楚,比如经常把0写成6,把5写成3,把4写成9。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通过认真训练得以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训练方法:每天用五分钟时间,写数字和数学符号“+-×÷1234567890=”(算一组)。
训练要求:记时5分钟,能工整地写出多少组,有进步就需要家长给予表扬。
2
加强口算与心算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主要练习口算与心算,20以内的加减法,看式子写答案。规定时间(如五分钟)记下孩子能完成多少个题目。
在小学二、三年级主要练习乘法和除法。方法同上。
在小学三、四年级练习一数乘两数的口算。每天写20个小题,如:12×5=? 18×6=? 17×9=?
这是十几乘以几。以后依次增加到二十几乘以几……记下完成的时间和正确率。
此外,记熟一些常用数的互化关系。如常见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如圆周率1π到9π,16π,25π,36π等。这主要在五六年级进行练习。
以上口算练习,是根据孩子数学学习的进度,逐步进行练习。
3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要扎实。
如三角形的知识,孩子必须能熟练的掌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三角形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会画三角形的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已知底和高求面积,或者已知面积和高求底等)。
只有牢固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
提高读题速度和分析能力
1
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观察数学
有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发散思维比较弱。学习数学不会转弯,比如做一年级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飞来了3只,一共几只,孩子列式8-3=5,孩子不懂题目需要他做出什么解答,做题像猜数一样,不知道推理。主要问题是孩子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像没开窍一样,又像不爱动脑筋的感觉(也许是他不知从哪里动脑)。
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孩子还没有弄清楚数学怎样学,也就是说学数学还处在记忆和模仿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家长在生活中抓住机会给孩子设计这样的问题。
比如,当孩子要买东西时,让他自己买,并要他实地考察价格,回来估算需要多少钱,再给予奖励等方法。
又比如在停车场,设计关于汽车数量的问题,如停车场原来停了25辆汽车,开走了7辆汽车,又开来12辆汽车,现在共有多少辆汽车?这样的机会很多,关键是做家长的要有这样的意识。
2
学会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有些孩子有这样的习惯,遇到稍有点绕弯子的题目就喊“妈,这道题怎么做?”家长说“你认真思考过了吗?”他说想过了,就是想不出来。家长过去给他一小点提示,他一下子又明白了。这种提示只是那么一点点,按理他应该能想到,但孩子不愿意深入的动脑。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解题时,对题目的条件之间的关联挖掘不足,给予提示不是最好的办法,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孩子深入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
在指导孩子解题时,首先请孩子分析这道题的条件有几个?其次要求孩子说说由这个题的条件能联想到什么?最后,再要求孩子说出: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什么?
当孩子分析的不到位时,家长可以点拨一下。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策略,消除“稍有点绕弯子的题目就喊妈”的急燥心态。
考试来临之际,数学作为主要科目,成绩的好坏对于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里,小夏老师将为您支招:如何提高数学做题效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1
提高数字的书写速度和质量
有的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上数学课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分析问题层次清楚。但是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书写太差。一是速度慢;二是数字写不清楚,比如经常把0写成6,把5写成3,把4写成9。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通过认真训练得以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训练方法:每天用五分钟时间,写数字和数学符号“+-×÷1234567890=”(算一组)。
训练要求:记时5分钟,能工整地写出多少组,有进步就需要家长给予表扬。
2
加强口算与心算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主要练习口算与心算,20以内的加减法,看式子写答案。规定时间(如五分钟)记下孩子能完成多少个题目。
在小学二、三年级主要练习乘法和除法。方法同上。
在小学三、四年级练习一数乘两数的口算。每天写20个小题,如:12×5=? 18×6=? 17×9=?
这是十几乘以几。以后依次增加到二十几乘以几……记下完成的时间和正确率。
此外,记熟一些常用数的互化关系。如常见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如圆周率1π到9π,16π,25π,36π等。这主要在五六年级进行练习。
以上口算练习,是根据孩子数学学习的进度,逐步进行练习。
3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要扎实。
如三角形的知识,孩子必须能熟练的掌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三角形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会画三角形的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已知底和高求面积,或者已知面积和高求底等)。
只有牢固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
提高读题速度和分析能力
1
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观察数学
有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发散思维比较弱。学习数学不会转弯,比如做一年级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飞来了3只,一共几只,孩子列式8-3=5,孩子不懂题目需要他做出什么解答,做题像猜数一样,不知道推理。主要问题是孩子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像没开窍一样,又像不爱动脑筋的感觉(也许是他不知从哪里动脑)。
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孩子还没有弄清楚数学怎样学,也就是说学数学还处在记忆和模仿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兴趣,家长在生活中抓住机会给孩子设计这样的问题。
比如,当孩子要买东西时,让他自己买,并要他实地考察价格,回来估算需要多少钱,再给予奖励等方法。
又比如在停车场,设计关于汽车数量的问题,如停车场原来停了25辆汽车,开走了7辆汽车,又开来12辆汽车,现在共有多少辆汽车?这样的机会很多,关键是做家长的要有这样的意识。
2
学会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有些孩子有这样的习惯,遇到稍有点绕弯子的题目就喊“妈,这道题怎么做?”家长说“你认真思考过了吗?”他说想过了,就是想不出来。家长过去给他一小点提示,他一下子又明白了。这种提示只是那么一点点,按理他应该能想到,但孩子不愿意深入的动脑。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解题时,对题目的条件之间的关联挖掘不足,给予提示不是最好的办法,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孩子深入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
在指导孩子解题时,首先请孩子分析这道题的条件有几个?其次要求孩子说说由这个题的条件能联想到什么?最后,再要求孩子说出: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什么?
当孩子分析的不到位时,家长可以点拨一下。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策略,消除“稍有点绕弯子的题目就喊妈”的急燥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