⑿
请教先生!如果说无欲包含无住。但是金刚经却讲无住生心。那么无欲也能表达生心之意吗?菩萨不住空,不住有,不住无,不住涅盘,也能在无欲之中表达吗?
8楼2015-08-15
回覆8楼。
>>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论:
如我所知,若修行人确实能於一切时皆无所住,那麼,他也必然已断三毒、
必然已无欲,此时二者相等。所以金刚经开示「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并没有错误。
>>无欲也能表达生心之意吗?
复:
议论前要先定义「生心」之心的意义。金刚经中的「心」,一般用语是「真
心」,它的真正意义是指「智」。
於生灭中,众生之反应是「妄、业、识」,而佛与妙觉菩萨之反应是「真、
愿、智」。其中的妄与真,并不需要额外存在,於业识它就是妄;於愿智
它就是真。
无生如虚空,众生业识似污云般的自行生与灭,佛之愿智似白云般的自行
生与灭。若不同於阿罗汉入无余涅盘者,则生灭必然存在,这是我目前的
知见,当然有人是不认同的那就各自求多福吧!
当佛菩萨已断三毒则无欲,但走过路边看到景像如小石子,依然还是能辨
别它是小石子,这个分别能力就是「生心」之意思。只是把众生之意识改
名为「妙观察智」而已。
>>菩萨不住空,不住有,不住无,不住涅盘,也能在无欲之中表达吗?
复:
所谓「住」,指的是执著之意思。它又有二种含意,於众生代表俱生我执
,於菩萨代表俱生法执。
众生之俱生我执,使众生轮回,堕於分段生死中;菩萨之俱生法执,使菩
萨堕於变易生死中,而无法断无明证佛地。
如我所知,佛不再有变易生死,但仍不离生灭现象。这里有必要厘清一下
生死与生灭。此二义可以说是同意义,但为了不令人误解「佛」不能自在
,所以我这里把「生死」,定义为负面的、不自在的意思。而「生灭」定
义成无论佛与众生都有的现象。
这如同,吾人肚子非常饿,看到食物就会相应生出「吃」欲反应,但看到
石头却没有任何反应。佛菩萨用智时也类似这种现象,所以,佛菩萨虽然
不离生灭用智,但在用智时却不堕入生死、轮回之中。
於是,六地及以上之菩萨不住空,不住有,不住无,不住涅盘,也能在无
欲之中用智表达一切。
9楼2015-08-16 13:18
补充说明。9楼原文「佛菩萨用智时也类似这种现象」,是指佛菩萨用智时,如同非常饥饿众生看到石头也没有食欲之反应一样,「虽有生灭,但无三毒、不由自主之执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