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密云水库动工兴建60周年。60年前,京北密云群山间,潮河、白河河谷中,几十万民工喊着号子,用人力堆砌拦河大坝。仅仅两年时间,大坝全部落成,燕山群岭间高峡出平湖,密云水库漾起万顷碧波。
60年来,密云水库与北京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曾经,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工程竣工通水,南水成了北京的主力水源。非但如此,南水还为十余年入不敷出的密云水库解了渴。到去年年底,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创本世纪新高。
南水和本地水源在密云水库交融在一起,今天的北京人可能很难再算清每天要喝多少密云水库的水了。这座北京人最亲切的“大水缸”。蓄水半个多世纪,滋润了几代北京人的生活。60年前兴建密云水库的故事,听起来已经有些久远,却依然让我们饮水思源。
周总理踏勘坝址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请示》写道,京津两市用水情况十分紧张,水源不足已经成为京津两市今后进行工业建设的严重障碍。虽然官厅水库已于1954年竣工,但是随着京津两地工农业和城市的发展,仅靠官厅水库供水显得十分吃力。因此,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上书中央,请求在密云县修建水库。
虽然《请示》着重强调了京津地区用水困难的问题,但兴建密云水库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防灾。
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潮、白两河上游山势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据史书记载,“潮河”就是因其“水性猛,时作如潮”而得名的。潮、白两河在密云汇成潮白河后,由于河道平浅,又无堤防,常常泛滥成灾。
历史文献中,关于潮白河泛滥的记载比比皆是。白河主坝附近“溪翁庄”的名字就直接来源于水患记忆。据说,有一年洪水沿白河奔流而下,一个老翁眼看着女儿被洪水冲走,悲痛欲绝。从此,他伫立在山巅日夜呼唤女儿的名字,最终化作一块岩石。后人将他唤为“溪翁”,而山下这座小村庄便被称为溪翁庄。
不少上了年纪的密云人,都有一段关于洪水的记忆。1958年7月中旬,也就是密云水库动工之前的那个夏天,密云连降暴雨,九松山地区降水量高达280.5毫米,潮河最大流量达3140立方米/秒。洪水涌进密云县城,把四个城门都淹了,东门、南门里的积水有1米多深。潮河沿岸20多个村、2700多人被洪水围困。县委组织全县5万多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当时在密云县人民委员会任秘书的康克良就是其中之一。他记得在下游抢险时,一会儿漂下来一口肥猪,一会儿漂下来几件家具。60多年前,大家还不知道冲锋舟为何物。为了救灾,县里从颐和园借来不少游船。可是,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游船根本不够用。康克良和同事不得不用大笸箩当小船,把受灾群众运进县城。
为了防治潮白河水患,早在1929年,当时的华北水利委员会就曾有过在潮白河上建水库的想法。据说,他们还勘察了4处坝址。不过,当时的中国战火频仍,政局不稳,建水库只能是纸上谈兵。直到新中国成立,修建水库才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新中国刚刚成立,水利和地质部门就开始着手规划潮白河上的水库。1953年,水利部钻探队先后在开封峪、溪翁庄、北碱厂等处进行了钻探;1957年,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提出了修建密云水库的规划方案。
据《密云水库志》记载,密云水库原计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不过,随着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全国掀起了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1958年初,十三陵水库开工。1958年3月,怀柔水库开工。早已在规划中的密云水库,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前上马了。
1958年6月26日,也就是《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交到中央的第三天,刚刚在十三陵水库参加完劳动的周恩来总理,不顾疲劳,驱车来到密云潮、白两河河畔,为密云水库勘选坝址。
后来任密云水库工程总指挥的王宪在陪同总理考察的同志之列。他在文章中回忆,汽车开到南碱厂村,周总理大步走上潮河河滩。潮河河滩一会儿是一步一陷的沙滩,一会儿是凹凸不平的乱石堆,一会儿是又窄又险的小土桥。总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专心察看地形、地貌和潮河流向。来到规划中的潮河大坝位置,他坐在河滩的一根木头上,一边查看库区地图,一边同大家讨论方案。
60年来,密云水库与北京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曾经,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工程竣工通水,南水成了北京的主力水源。非但如此,南水还为十余年入不敷出的密云水库解了渴。到去年年底,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创本世纪新高。
南水和本地水源在密云水库交融在一起,今天的北京人可能很难再算清每天要喝多少密云水库的水了。这座北京人最亲切的“大水缸”。蓄水半个多世纪,滋润了几代北京人的生活。60年前兴建密云水库的故事,听起来已经有些久远,却依然让我们饮水思源。
周总理踏勘坝址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请示》写道,京津两市用水情况十分紧张,水源不足已经成为京津两市今后进行工业建设的严重障碍。虽然官厅水库已于1954年竣工,但是随着京津两地工农业和城市的发展,仅靠官厅水库供水显得十分吃力。因此,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上书中央,请求在密云县修建水库。
虽然《请示》着重强调了京津地区用水困难的问题,但兴建密云水库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防灾。
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潮、白两河上游山势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据史书记载,“潮河”就是因其“水性猛,时作如潮”而得名的。潮、白两河在密云汇成潮白河后,由于河道平浅,又无堤防,常常泛滥成灾。
历史文献中,关于潮白河泛滥的记载比比皆是。白河主坝附近“溪翁庄”的名字就直接来源于水患记忆。据说,有一年洪水沿白河奔流而下,一个老翁眼看着女儿被洪水冲走,悲痛欲绝。从此,他伫立在山巅日夜呼唤女儿的名字,最终化作一块岩石。后人将他唤为“溪翁”,而山下这座小村庄便被称为溪翁庄。
不少上了年纪的密云人,都有一段关于洪水的记忆。1958年7月中旬,也就是密云水库动工之前的那个夏天,密云连降暴雨,九松山地区降水量高达280.5毫米,潮河最大流量达3140立方米/秒。洪水涌进密云县城,把四个城门都淹了,东门、南门里的积水有1米多深。潮河沿岸20多个村、2700多人被洪水围困。县委组织全县5万多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当时在密云县人民委员会任秘书的康克良就是其中之一。他记得在下游抢险时,一会儿漂下来一口肥猪,一会儿漂下来几件家具。60多年前,大家还不知道冲锋舟为何物。为了救灾,县里从颐和园借来不少游船。可是,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游船根本不够用。康克良和同事不得不用大笸箩当小船,把受灾群众运进县城。
为了防治潮白河水患,早在1929年,当时的华北水利委员会就曾有过在潮白河上建水库的想法。据说,他们还勘察了4处坝址。不过,当时的中国战火频仍,政局不稳,建水库只能是纸上谈兵。直到新中国成立,修建水库才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新中国刚刚成立,水利和地质部门就开始着手规划潮白河上的水库。1953年,水利部钻探队先后在开封峪、溪翁庄、北碱厂等处进行了钻探;1957年,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提出了修建密云水库的规划方案。
据《密云水库志》记载,密云水库原计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不过,随着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全国掀起了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1958年初,十三陵水库开工。1958年3月,怀柔水库开工。早已在规划中的密云水库,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前上马了。
1958年6月26日,也就是《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交到中央的第三天,刚刚在十三陵水库参加完劳动的周恩来总理,不顾疲劳,驱车来到密云潮、白两河河畔,为密云水库勘选坝址。
后来任密云水库工程总指挥的王宪在陪同总理考察的同志之列。他在文章中回忆,汽车开到南碱厂村,周总理大步走上潮河河滩。潮河河滩一会儿是一步一陷的沙滩,一会儿是凹凸不平的乱石堆,一会儿是又窄又险的小土桥。总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专心察看地形、地貌和潮河流向。来到规划中的潮河大坝位置,他坐在河滩的一根木头上,一边查看库区地图,一边同大家讨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