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耳机吧 关注:48,873贴子:471,053
  • 4回复贴,共1

【文章】索尼 sony MDR-1AM2 开箱图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来最响亮的名字就是不忘初心,一言不合就开始诉说情怀。讲到音频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想到索尼耳机的经典之作MDR-1A。不管是音质、佩戴舒适度还是外观设计,都成了大家剁手的对象。时至今日畅销三年时间的MAD-1A迎来了新的继承者MDR-1AM2,不仅保留了1A系列“高音效”、“舒适”、“靓外观”的设计理念,更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又一次的经典。
一“黑”到底,感受开箱的索尼情怀
此次拿到的产品是黑色MDR-1AM2,包装盒很大。配以黑白两色的双层外包盒再加上一层塑封薄膜显得档次也够高的。左上角“SONY”四个字母,左下角Hi-res标识,无一不在说明原汁原味的索尼经典设计。


1楼2018-04-13 15:53回复
    打开黑色包装盒,映入眼帘的就是今天的主角MDR-1AM2。在浑然一体的设计中从外壳到耳垫再到头粱都是同一种颜色,美观不失大方。“软装”的包装效果足以展现索尼在保护产品的细节考虑。

    虽说是MDR-1A的继承者,保留着1A系列家族元素的同时也有不少的改变。索尼三件套:耳机,线材,收纳包。

    不同之处在于MDR-1AM2配置了两个耳机线:一根是3.5mm带有线控的,对于手机用户则是贴心选择;另一根是4.4mm平衡线,对于发烧友来讲可以更好的享受音乐盛宴。当然啦,为了照顾换线爱好者,也可以搭配MUC-S系列升级线,有效增强信号的还原性,对于声音做出进一步提升。

    至于收纳袋则是结合实用和档次,没有了之前硬硬的皮质收纳,而采用了新的收纳包材料更柔软手感极佳。总的来说对于配件索尼还是比较靠谱的。

    经典定位,喜大普奔的精致设计
    索尼的设计对于顾客而言一直是非常感人的,MDR-1AM2从外设计上来看,依旧是黑色和银色两种配色,不同的是这次颜色比较符合一体化设计,黑色耳机没有了黑红搭配,银色耳机取消了棕色和银色结合的视觉效果,并且在底壳出使用抛光亮银的装饰。而在腔体方面MDR-1AM2使用了更小的外壳,同时还将PU皮质材料包裹在底壳上面,使得耳机的手感很棒,摸起来很舒适,看起来也有档次。

    除了颜色的不同外,两款耳机在外观尺寸也有很大改变,这次的MDR-1AM2在重量要方面要比1A轻了38g,主要是因为头粱和腔体的改变。MDR-1AM2的腔体比1A小了许多,头粱设计也比较窄。尽管如此在佩戴方面依旧很舒服,从外观看褶皱变得少了,也比较精致。

    头粱除了更窄重量也比较轻薄,并且在耳挂方面依旧是使用的伸缩式设计,拉伸十分顺畅毫无阻隔感觉,通过调节长度再一次为使用者增大佩戴的舒适度。而在耳挂位置新的产品很有层次感觉,显得档次再提升一层,在同样支持旋转的耳挂上将螺丝更好的隐藏,再一次为索尼设计点赞。

    MDR-1AM2耳垫宽度上下几乎一样,这一点不同于MDR-1A的耳垫上窄下宽。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软质PU皮表面和低排斥力聚氨酯泡沫的结合,可以适应不同的头部形状,让压力均匀分散在每个区域,使得1AM2在佩戴上有着极佳的舒适度。

    和目前的1A相比,1AM2耳垫更小,不仅保持了目前1A系列佩戴的舒适性。同时耳垫表面无纹理,使得档次又上升一层。这一点索尼对细节考虑的十分全面,不得不要夸奖一下索尼的工程师了,设计很棒。

    科学创造,感受声音中的美学
    40mm的驱动单元结合优化的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通过改变振膜的刚性和韧性平衡来覆盖全频段,带来更清晰自然的音质。同时采用MDR-Z1R的网罩--斐波那契格栅。该格栅由硬树脂制成,在保证纤薄且高硬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高频的阻挡。这次1AM2还使用了新的驱动单元设计和工程师的专业静音调教,人声表现更加清晰自然,使全频段的声音更加平滑自然


    2楼2018-04-13 15:54
    回复
      本文转自索尼官方微博


      4楼2018-04-13 15:54
      回复
        手持1adac,有必要换吗?如果想升级下,能推荐几款吗?价格无所谓,努力奋斗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4-14 00:12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4-17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