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泰剧天生一对,
其实我这个人就是反派控,最喜欢看大反派怎么翻雨覆雨的的作妖,
看天生一对的时候我比较关注的是男三和女三的戏份,就是华尔康跟玛丽这条线,看过剧集的人应该知道他们是怎么成为夫妻的,我曾一度以为玛丽最后会爱上华尔康并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他,然而并没有
玛丽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华尔康,就算帮他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也没有用爱去感化华尔康,只是一味的用强硬的态度去指责他,尽管华尔康坏事做尽,但对玛丽的爱却是真的,就连女一都看出来华尔康对玛丽的真情实意,女一劝说玛丽用爱去感化华尔康,让他回头是岸。
直到最后东窗事发,兵变失败,华尔康要被处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听到玛丽的一句我爱你
华尔康问玛丽这么多年来有没有爱过自己,心里到底有没有过自己,玛丽很痛苦的想说什么,到最后只是说这辈子只会有他这一位丈夫,分离的最后一刻,玛丽的内心os是:对不起,就算你今天就要被处死了,我还是无法爱上你!
玛丽最后对华尔康的承诺我觉得是一种感动,人非草木,华尔康对她的好她不可能一点都不会放在心上,只是对他没有爱情,所以平日里对华尔康都是横眉冷对,就算看不惯华尔康的所作所为,要么就是视而不见,要么就是恶语相向,在华尔康面前从来没有半点笑意,甚至把华尔康的行动计划第一时间都告诉女一他们,从来都没有试图去找自己的丈夫华尔康证实一下,劝阻一下,所以在华尔康没有被处死之前,玛丽对他有的只有愤恨和厌恶,所以想着他要做对自己国家有害的事情就要第一时间戳穿他,而不是说,这个人是我的丈夫,他做这种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甚至会连累到自己和孩子,她根本就没有把华尔康当做一家人看待。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
有人说佩瑶清醒后因为之前被陈友谅夺了清白之身所以才认命跟着汉王的,我倒觉得不是,我不知道江湖儿女会不会很在意这些,倒是以江湖儿女的豪情,佩瑶在清醒的那一刻得知真相,要么就是第一时间杀了陈友谅,要么就是自我了断,假如她心里还爱着朱重八的话,她必会为朱重八守节,失了贞操,怕是无颜再见朱重八了。况且明霞第一时间还把怀疑陈是杀害卓玉的事情告诉了佩瑶,那是佩瑶的愤怒应该比羞愧来的猛烈吧。
可她什么也没做,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哭泣,那时她杀不了陈友谅,也回不到朱重八的身边了。
女人,真的不是一个会天生认命的物种。
女人心,海底针,你永远琢磨不透她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假如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没有半分好感,还是怀着厌恶之情同待在一个屋檐之下的话,就算男的对她再好,再体贴,她的心也是捂不热的
别说什么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倘若没有一丝共同语言,三观完全不在一个路线上的两个人的两人世界只会乱成一锅粥,堪称无硝烟的战场。
佩瑶其实在后期跟汉王相处以后,他们两个的三观几乎趋于吻合之势了,最重要的是开始佩瑶说什么,汉王都会按她说的去做,佩瑶会引导他向善,他们有了共同语言,汉王脑子里的恶魔小人也就多了一位天使玩伴。
到后来,佩瑶也开始默默接受了自己的丈夫的一些谋划手段,正如她对陈友谅说的,你喜欢打仗,本来就是要打元朝。
但当时是各大群雄混战夺天下的局势,不是说只打了元朝就了事了的,打完了元朝还有其他各大群雄的一决高下,往后自己的丈夫势必会跟自己的昔日恋人朱重八兵戎相见,所以佩瑶给了汉王的后话其实就是,你喜欢打仗,就去打吧,爱跟谁打跟谁打。
汉王对佩瑶说,我答应过你要为你夺的天下,让你当皇后母仪天下,而佩瑶的回答是,假如这位皇后的宝座是要用千千万万具无辜的冤魂骸骨堆砌成的,那我坐上去还会安心吗?
所以到这里,佩瑶已经接受汉王了,不会像开始那样,汉王让他帮忙生个孩子,她就立马甩脸叫他去跟其他女人生,现在汉王要为她打天下,让她坐皇后的宝座,虽然她不喜欢杀伐,但她此刻却没有反驳不去做这个皇后。
到最后,佩瑶已经完全理解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了,战场上的杀伐是无可避免的,战争都是有牺牲的,更何况是王者之争,你不杀别人,别人就会来杀你,在这乱世就连自己的哥哥徐达都已经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无辜了。
所以她并不反对汉王去夺天下了,倒是时常督促他去忙军国大事,看来已经把丈夫的事业放在心上了。
芦花岛上,陈友谅用酸梅干毒害明霞腹中之子的那件事,佩瑶对陈友谅的态度是让我有点震惊的,佩瑶居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死给汉王看,而是指责他杀人不该拉自己下水,让她的双手也粘上鲜血。而后听了陈友谅的辩解之后叫他以后做什么事情不要告诉自己。
陈友谅是怎么辩解的?他说他们迟早要杀了朱重八为卓玉报仇的,那朱重八的孩子将来肯定会联合他外公纳罕的势力来找他们为父报仇,所以说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怕是汉王谋略里最重要的座右铭了(其实我觉得他们想的太多了,一般君子报仇要等个18年吧,十八年后纳罕指不定都已经嗝屁)
佩瑶听到这个居然就不说话了,只是关心明霞的身体会不会因为落胎而遇到危险,汉王可笑,绘声绘色有模有样的回答说不会的,因为月份小,顶多失点血,明霞伤心一段时间后就会好起来的,汉王还真是照搬了李婉儿的落胎的经验啊。从而佩瑶心底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连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这大概是唯一一次在汉王做错事以后,佩瑶没有上演寻死腻活的戏码了,
"陈友谅,我死给你看,怕是佩瑶妹妹对付咱们汉王最简单,信手拈来,屡试不爽的必杀技了。这次却没有用上,佩瑶妹妹已经开始知道听汉王跟自己分析利弊关系了。
话说张定远这苦命的孩子是有多惨啊,只从佩瑶妹妹在滁州码头出现在汉王眼前以后,往后的日子都要替汉王无怨无悔的专业背锅100年了。
汉王是专业甩锅侠,定远就是十足的冤大头背锅侠,真是打掉大牙往肚子吞啊,明明是汉王说不管用什么手段半个时辰以后把王妃带离明霞的屋子的,结果回来就被打100军棍,那是真打啊,腿都打软了,需要人拖着走了都,挨打的缘由是办事拖沓,还对王妃不敬,我算是知道了,汉王有瞬间失忆症啊,说好了不管使用什么手段的好伐。这部戏里,我附带着喜欢张定远了

忠犬下属,可以给汉王来一打



其实我这个人就是反派控,最喜欢看大反派怎么翻雨覆雨的的作妖,
看天生一对的时候我比较关注的是男三和女三的戏份,就是华尔康跟玛丽这条线,看过剧集的人应该知道他们是怎么成为夫妻的,我曾一度以为玛丽最后会爱上华尔康并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他,然而并没有
玛丽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华尔康,就算帮他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也没有用爱去感化华尔康,只是一味的用强硬的态度去指责他,尽管华尔康坏事做尽,但对玛丽的爱却是真的,就连女一都看出来华尔康对玛丽的真情实意,女一劝说玛丽用爱去感化华尔康,让他回头是岸。
直到最后东窗事发,兵变失败,华尔康要被处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听到玛丽的一句我爱你
华尔康问玛丽这么多年来有没有爱过自己,心里到底有没有过自己,玛丽很痛苦的想说什么,到最后只是说这辈子只会有他这一位丈夫,分离的最后一刻,玛丽的内心os是:对不起,就算你今天就要被处死了,我还是无法爱上你!
玛丽最后对华尔康的承诺我觉得是一种感动,人非草木,华尔康对她的好她不可能一点都不会放在心上,只是对他没有爱情,所以平日里对华尔康都是横眉冷对,就算看不惯华尔康的所作所为,要么就是视而不见,要么就是恶语相向,在华尔康面前从来没有半点笑意,甚至把华尔康的行动计划第一时间都告诉女一他们,从来都没有试图去找自己的丈夫华尔康证实一下,劝阻一下,所以在华尔康没有被处死之前,玛丽对他有的只有愤恨和厌恶,所以想着他要做对自己国家有害的事情就要第一时间戳穿他,而不是说,这个人是我的丈夫,他做这种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甚至会连累到自己和孩子,她根本就没有把华尔康当做一家人看待。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
有人说佩瑶清醒后因为之前被陈友谅夺了清白之身所以才认命跟着汉王的,我倒觉得不是,我不知道江湖儿女会不会很在意这些,倒是以江湖儿女的豪情,佩瑶在清醒的那一刻得知真相,要么就是第一时间杀了陈友谅,要么就是自我了断,假如她心里还爱着朱重八的话,她必会为朱重八守节,失了贞操,怕是无颜再见朱重八了。况且明霞第一时间还把怀疑陈是杀害卓玉的事情告诉了佩瑶,那是佩瑶的愤怒应该比羞愧来的猛烈吧。
可她什么也没做,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哭泣,那时她杀不了陈友谅,也回不到朱重八的身边了。
女人,真的不是一个会天生认命的物种。
女人心,海底针,你永远琢磨不透她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假如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没有半分好感,还是怀着厌恶之情同待在一个屋檐之下的话,就算男的对她再好,再体贴,她的心也是捂不热的
别说什么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倘若没有一丝共同语言,三观完全不在一个路线上的两个人的两人世界只会乱成一锅粥,堪称无硝烟的战场。
佩瑶其实在后期跟汉王相处以后,他们两个的三观几乎趋于吻合之势了,最重要的是开始佩瑶说什么,汉王都会按她说的去做,佩瑶会引导他向善,他们有了共同语言,汉王脑子里的恶魔小人也就多了一位天使玩伴。
到后来,佩瑶也开始默默接受了自己的丈夫的一些谋划手段,正如她对陈友谅说的,你喜欢打仗,本来就是要打元朝。
但当时是各大群雄混战夺天下的局势,不是说只打了元朝就了事了的,打完了元朝还有其他各大群雄的一决高下,往后自己的丈夫势必会跟自己的昔日恋人朱重八兵戎相见,所以佩瑶给了汉王的后话其实就是,你喜欢打仗,就去打吧,爱跟谁打跟谁打。
汉王对佩瑶说,我答应过你要为你夺的天下,让你当皇后母仪天下,而佩瑶的回答是,假如这位皇后的宝座是要用千千万万具无辜的冤魂骸骨堆砌成的,那我坐上去还会安心吗?
所以到这里,佩瑶已经接受汉王了,不会像开始那样,汉王让他帮忙生个孩子,她就立马甩脸叫他去跟其他女人生,现在汉王要为她打天下,让她坐皇后的宝座,虽然她不喜欢杀伐,但她此刻却没有反驳不去做这个皇后。
到最后,佩瑶已经完全理解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了,战场上的杀伐是无可避免的,战争都是有牺牲的,更何况是王者之争,你不杀别人,别人就会来杀你,在这乱世就连自己的哥哥徐达都已经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无辜了。
所以她并不反对汉王去夺天下了,倒是时常督促他去忙军国大事,看来已经把丈夫的事业放在心上了。
芦花岛上,陈友谅用酸梅干毒害明霞腹中之子的那件事,佩瑶对陈友谅的态度是让我有点震惊的,佩瑶居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死给汉王看,而是指责他杀人不该拉自己下水,让她的双手也粘上鲜血。而后听了陈友谅的辩解之后叫他以后做什么事情不要告诉自己。
陈友谅是怎么辩解的?他说他们迟早要杀了朱重八为卓玉报仇的,那朱重八的孩子将来肯定会联合他外公纳罕的势力来找他们为父报仇,所以说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怕是汉王谋略里最重要的座右铭了(其实我觉得他们想的太多了,一般君子报仇要等个18年吧,十八年后纳罕指不定都已经嗝屁)
佩瑶听到这个居然就不说话了,只是关心明霞的身体会不会因为落胎而遇到危险,汉王可笑,绘声绘色有模有样的回答说不会的,因为月份小,顶多失点血,明霞伤心一段时间后就会好起来的,汉王还真是照搬了李婉儿的落胎的经验啊。从而佩瑶心底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连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这大概是唯一一次在汉王做错事以后,佩瑶没有上演寻死腻活的戏码了,
"陈友谅,我死给你看,怕是佩瑶妹妹对付咱们汉王最简单,信手拈来,屡试不爽的必杀技了。这次却没有用上,佩瑶妹妹已经开始知道听汉王跟自己分析利弊关系了。
话说张定远这苦命的孩子是有多惨啊,只从佩瑶妹妹在滁州码头出现在汉王眼前以后,往后的日子都要替汉王无怨无悔的专业背锅100年了。
汉王是专业甩锅侠,定远就是十足的冤大头背锅侠,真是打掉大牙往肚子吞啊,明明是汉王说不管用什么手段半个时辰以后把王妃带离明霞的屋子的,结果回来就被打100军棍,那是真打啊,腿都打软了,需要人拖着走了都,挨打的缘由是办事拖沓,还对王妃不敬,我算是知道了,汉王有瞬间失忆症啊,说好了不管使用什么手段的好伐。这部戏里,我附带着喜欢张定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