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初学者在选购电子鼓时候最关心的就是问题就是音色了,但是音色(或者说声音)如何通过文字和语言来描述呢?声音非常棒?很好听?但是怎么才算是好听呢?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其实不然,下面就给大家码点电子鼓的声音是怎么来的。
为了理解上的方便,我把制作电子鼓音色的步骤按照顺序一一写来。
1,声音采样
电子鼓的发声原理是靠震动(就是手击打)鼓盘或镲片上的压电陶瓷片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信号指挥电子鼓音源(相当于人的大脑)来发出相应的音色,那这个音色从哪里来呢?就是从我们传统的原声鼓架子鼓采样得来的。那怎么采样呢?一些知名的电子鼓大品牌都会有专业的录音棚,录音设备和不计其数的顶级原声套鼓(例如DW啊,YAMAHA,OCDP,PEARL,TAMA等等等等)镲片和各类打击乐作为录制的原始素材,录制这些原始的声音,然后经过录音师后期修改润色,让这些原始的素材更精细化并保存起来。基本上第一步,声音采样就算是完成了。每种声音(军鼓、底鼓、通鼓、镲片及各类打击乐器)都会保存成一个原始的声音文件(一般称为母带,文件容量巨大)。但是这么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用在电子鼓上,那肯定是天价电子鼓了,所以后期品牌方会把音色原文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母带音色压缩成更小的音色文件,然后储存到我们可以接受的价格的设备里。在这个压缩的过程中,音色第2次受到“污染”,就是我们说的信号损失,原本的声音会失去一些细节。(为什么说是第2次呢,其实在一开始录取原声鼓声音的时候就是第1次被污染了,因为最初的声音或者说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就是一种损失了,当然这个无可避免,这个信号的损失也是一般人耳听不出来的)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了解的电子鼓原始声音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际大品牌会卖的那么贵,因为前面说的录音棚,那么多录音的设备,还有各种后期制作压缩调试音色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人力还有开发周期。目前国内基本上所有品牌都不具备这个硬件条件和财力,所以无一例外的都是去采购一些现成成熟的音色库,然后简单的做一些修改调整就可以了(当然有钱的就会买好一点的音色,没钱的么就买差一点的音色咯)。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电子鼓的内存容量大小也是决定音色好坏的一个条件,因为内存容量越大,音色源文件就可以不用被压缩得太小而损失过多的音色信号。举个例子,一首100M大小,码率5000k bps的无损歌曲肯定比压缩成码率196k bps容量大小只有5M的歌曲要来的好听的多得多。
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码第2部分....如有不足和错误之处也欢迎大家指正
为了理解上的方便,我把制作电子鼓音色的步骤按照顺序一一写来。
1,声音采样
电子鼓的发声原理是靠震动(就是手击打)鼓盘或镲片上的压电陶瓷片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信号指挥电子鼓音源(相当于人的大脑)来发出相应的音色,那这个音色从哪里来呢?就是从我们传统的原声鼓架子鼓采样得来的。那怎么采样呢?一些知名的电子鼓大品牌都会有专业的录音棚,录音设备和不计其数的顶级原声套鼓(例如DW啊,YAMAHA,OCDP,PEARL,TAMA等等等等)镲片和各类打击乐作为录制的原始素材,录制这些原始的声音,然后经过录音师后期修改润色,让这些原始的素材更精细化并保存起来。基本上第一步,声音采样就算是完成了。每种声音(军鼓、底鼓、通鼓、镲片及各类打击乐器)都会保存成一个原始的声音文件(一般称为母带,文件容量巨大)。但是这么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用在电子鼓上,那肯定是天价电子鼓了,所以后期品牌方会把音色原文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母带音色压缩成更小的音色文件,然后储存到我们可以接受的价格的设备里。在这个压缩的过程中,音色第2次受到“污染”,就是我们说的信号损失,原本的声音会失去一些细节。(为什么说是第2次呢,其实在一开始录取原声鼓声音的时候就是第1次被污染了,因为最初的声音或者说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就是一种损失了,当然这个无可避免,这个信号的损失也是一般人耳听不出来的)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了解的电子鼓原始声音的来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际大品牌会卖的那么贵,因为前面说的录音棚,那么多录音的设备,还有各种后期制作压缩调试音色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人力还有开发周期。目前国内基本上所有品牌都不具备这个硬件条件和财力,所以无一例外的都是去采购一些现成成熟的音色库,然后简单的做一些修改调整就可以了(当然有钱的就会买好一点的音色,没钱的么就买差一点的音色咯)。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电子鼓的内存容量大小也是决定音色好坏的一个条件,因为内存容量越大,音色源文件就可以不用被压缩得太小而损失过多的音色信号。举个例子,一首100M大小,码率5000k bps的无损歌曲肯定比压缩成码率196k bps容量大小只有5M的歌曲要来的好听的多得多。
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码第2部分....如有不足和错误之处也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