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形象总体可以概括成三类,即真实历史中的形象、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宗教中的形象,而后两者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先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有人会说,关羽我们都熟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blabla……,您先别急,您说的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小说,七分实三分虚,为了使关羽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吸收了很多民间传说里的说法,而正史里对于关羽的记载基本上仅限于《三国志》和裴松之作的注,而且非常简略。关羽和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在一篇传记里,自己的部分一共只占1000多字。关羽原籍为河东郡解县(今属山西省运城市),不知什么原因逃亡到了涿郡,投靠了起兵讨伐黄巾的刘备,从此追随刘备一生。刘关张三个人虽然曾经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亲如兄弟,同睡一床,但是并没有什么桃园三结义的桥段。现在只知道关羽比张飞大,刘备和关羽谁大不知道(从元代开始有人考证关羽的出生年份,考证的结果是关羽比刘备还大1岁或2岁,应该说这个结论可信度并不高)。之后关羽追随刘备征黄巾、讨董卓、拒袁绍、救徐州、战袁术,直到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这期间关羽并没什么表现(或者说史书上没有记载关羽的表现),所以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都是演义里的故事。但是《三国志》引用傅玄的记载说刘备刚刚投奔曹操的时候,郭嘉曾对曹操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侧面说明关羽还是闯出了一些名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