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吧 关注:11贴子:62
  • 1回复贴,共1

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很多家长谈手机、电脑“色变”,咨询的问题就是“我家孩子手机/游戏成瘾了,怎么办?”有的家长咬牙切齿地说“他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干,叫他吃饭叫好几遍也不来吃!”有的孩子不让玩游戏就不高兴,甚至发脾气,该怎么办?其实,很多家长由于将着眼点只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并且孩子的环境特点就是缺乏玩伴,缺乏家长带领的活动(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获得其他游戏的途径很少,而手机是孩子获得的很便捷的游戏工具,所以大多数时间,孩子不学习就会玩手机。而家长一旦看见孩子不学习就很焦虑,再加上很多专家宣传要重视"网瘾"、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发生颈椎病、孤独······这让家长们本能得排斥电子游戏,青少年在这时即便正常接触电子游戏也会被家长们压制,孩子喜爱的事务遭到了家长的否定,这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叛逆,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家长更加把孩子在正常青春期的所有反抗都归罪于电子游戏。
所以,我想给家长们普及一下关于电子游戏的心理知识。首先,因为游戏是人的天性。电子游戏和传统游戏本质上其实差别不大,就是好玩儿,吸引人去不断的游玩,但是所有游戏的特征。你会发现传统的棋牌,体育类,沉迷的人也非常沉迷。六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和小伙伴出去玩,总也玩不够,天黑了妈妈喊回家吃饭也不愿意回去吃饭。这和现在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一模一样,只是玩的对象不同。其次,电子游戏现在其实是一大产业,很多的公司和人员在开发电子游戏,有的公司为了挣钱,也有的公司为了帮助人类改善认知、视力等能力。但是,这些公司和开发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玩游戏,包括用漂亮的画面、音乐、互动、交友、竞争、日常任务(阶段性目标)、即刻满足、不确定的奖励等等。这些都是家长所不懂得在教育管理孩子中运用的。而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更容易“中招”。再次,青少年玩游戏有很多好处:美国东北大学教授马吉•赛义夫•纳斯尔一直在研究游戏对玩家的影响。他说,一些人玩游戏是为了寻找一种满足感,另一些人玩游戏是为了和朋友联系。纳斯尔说:"一些游戏可以促进思考。这种解决问题的活动能逐渐促进认知,提高记忆力。"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像《反恐精英》和《使命召唤》《战地》《守望先锋》这样的射击类游戏,却有助于提高人的视力,尤其是动态能力。还有研究表明孩子每天花一点时间来玩电子游戏,会变得更加快乐,更乐于助于和善待他人。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相比于从来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少于一小时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社会。视频游戏能挑战玩家解决问题并克服问题,这让孩子们在对待学习问题的时候,也能有挑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毅力。不过,如果如果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三个小时,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孩子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且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满意,并经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
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实验心理学首席专家Andrew Przybylski说,尽管适当玩电子游戏对孩子有好处,但父母不要指望通过电子游戏来改善青少年的情绪。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其他因素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包括稳定的家庭生活,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是否贫穷或缺乏教育等。
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扩大孩子的娱乐项目,使网络变成有益的学习工具。
1. 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控制孩子上网、玩电脑的时间,监控孩子上网玩的内容。教给学生一些上网知识,增强孩子的“网络道德”,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 引导孩子把网络当成工具,而不是依恋的对象或逃避困惑的港湾,让他们知道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坏处
3. 为孩子准备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4. 家长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加孩子的娱乐和学习活动为孩子提供宝贵意见。时刻关注孩子在玩电子游戏时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能从游戏中收获什么,控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
5.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使他们自动自觉的设置上网时间。培养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
6. 国家应加强对不健康网络资源进行控制,强调游戏公司的社会责任。


IP属地:北京1楼2018-04-19 20:06回复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帮孩子戒网瘾,一款叫 爱学生APP 的手机软件就能解决,何必那么麻烦。家长可用爱学生APP远程实时管理孩子手机,根据孩子学习生活需求切换学习、娱乐、锁屏和自定义模式,管理孩子手机使用时长和不同情况下该使用的APP,即时了解孩子手机使用情况,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沉迷网络,耽误学习等困扰,同时孩子使用手机听网课、查资料,做作业等学习方面的事情不受影响,一举两得。家长们可以去下载下来免费体验几天试一试。


    4楼2020-09-17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