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茶馆吧 关注:3,534贴子:191,964
  • 39回复贴,共1

人民海军,不是成立于1949年4月23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


1楼2018-04-24 17:10回复
    海军节弄了一个四月二十三号,这是不是搞错了啊?
    海军节是海军成建制成立的日子,也就是说,有翻号,有人员,有规模。但是,四月二十三号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或者说几个人到了江苏的白马庙而已。在白马庙,既没有建制的海军队伍,也没有成建制的人员,只有13个人,加上三辆美式吉普车而已。
    查我军历史,第一个成建制的海军力量,是许世友在1944年十一月二十五号成立的“第十八集团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地点在当时的文西县铺集镇。这时的组成人员有四个中队,一个警卫中队,总人数在千人以上。到1945年九月,司令部移到莱阳水沟头,扩编为两个大队,一个警卫中队,总兵力超过一千人。另外,还有五艘舰艇。这个规模与白马庙相比,哈哈,就不用说啥了。
    到1945年10月25号,为了所谓的东北大局,改部大部到了东北,但是东北联军的司令员林某却根本不重视海军,因此调到了牡丹江的林海雪原去打土匪去了。著名的小说“林海雪原”其实就是海军到深山老林打土匪的一幕,而作者曲波、英雄杨子荣,其实就是海军支队的人。哈哈,林很会用人,而且用其所长(大概将辽阔的雪原理解成茫茫的大海了)啊。
    但是,留在胶东的海军支队人员,不仅没有像东北那样的被漠视,反而被被许世友予以了充分而放手的发挥。
    海军支队主力北上后的次年,即1946年2月,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烟台成了了以留下的海军支队班底人员为主的“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教导大队”,继续延续海军队伍的建设。为了加群师资力量,许世友专门致电军委,调回了在东北打土匪的部分海军支队若干业务骨干,其中也包括了刘公岛起义发起人之一的毕昆山等,再次延续了海军支队的建设。
    到1949年4月,已经下属三个中队,人员500多,并拥有“海鹰”、“海燕”号两艘跑艇。
    当有些人将四月二十三号当成所谓海军成立日期时,请不要忘记这段真实的历史,即海军支队才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真早的海军队伍,而只有个人轶事被得到铺天盖地宣传的许世友将军,才是我军第一支海军队伍的创立者。
    海军成立纪念日,即所谓“海军节”的日期,其实应该是1944年11月25日,地点就是现在的文登市铺集镇!


    2楼2018-04-24 17:11
    回复
      有道理。白马庙成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渊源应该在近5年前的胶东军区


      3楼2018-04-25 00:29
      收起回复
        其实这个事真的很不地道。海军成立应该是全国海军成立日,而不是华东海军。看来肖劲光没人看得起啊。无视了。


        5楼2018-04-25 08:52
        回复
          新四军的海防纵队是陶勇遵陈毅命建立的:

            新四军时期的陶勇,还有一件奇功应该大书特书,这就是创建海防纵队,使人民军队有了第一支海上尖兵。
          早在陶勇率部东进时,陈毅和粟裕就一再指出,在临江濒海的这片平原上,要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必须组建海防武装,开辟海上的广阔回旋余地,摆脱背水作战的不利地位。陶勇心领神会,亲力亲为,为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坚持不懈地奋斗了多年。
          1941年3月3日,陶勇将第3旅独立团在掘港的留守处和警卫分队改编为海防大队,要求他们控制苏中沿海港口,力争深入近海,开展对敌斗争,担负起保卫渔民盐民的任务。
          1942年11月5日,陶勇选调三个连与海防大队合编,在何家灶成立海防团,并亲自兼任团长。他带领海防团开展水上练兵。他们白天黑夜练游泳,练潜渡,练划桨摇橹,练行船时的射击和投弹,终于练出了一套驾船抢风的本领,使“旱鸭子”成了“水上蛟龙”。
          陶勇还派海防团的干部战士到弶港、北坎一带访问贫苦渔民,发动他们组织起来反抗日寇的烧杀掠夺,反抗渔行的残酷剥削,在斗争中成立了渔民抗敌协会,组织了渔民抗敌自卫队。经过对敌斗争的锻炼,一批渔民自卫队员加入海防团,使海防团增添了熟悉海上行船的战士。
          1943年春,陶勇又组建了水上公安纵队。
          这一带的近海,自古以来就有海匪出没。此时由于战乱,海匪更多。他们称霸一方,平时抢掠过往货船,渔汛时向渔民强征保护费,时而从国民党方面取得番号,时而摇身一变投靠日伪。新四军要开辟海上根据地,要保护沿海人民安居乐业,清除海匪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些海匪中,活动于如东沿海的孙二虎部是最大的一股,有100余人,五条三桅大船。陶勇经过调查,知道孙二虎出身贫苦,为人仗义,起初当海匪只是迫不得已。如果能劝说他改邪归正,争取他参加新四军,不仅对沿海的治安大有好处,而且可以使海防团增添熟悉海情的生力军。陶勇的大胆设想,得到了陈毅、粟裕的肯定。
          收编孙二虎部,经历了一波三折。
          先是新四军奇兵突袭,捉住了到长沙镇索取粮食的孙二虎。陶勇亲自为他松绑,给他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孙二虎表示愿意悔过自新后释放了他。第二天,陶勇不带警卫人员独自登上孙二虎的船去谈判,使孙二虎感受到了新四军的诚意和信任。接着,孙二虎去看望母亲,被伪保安队发现追杀。陶勇得知消息,亲自带部队赶去相救,又一次使孙二虎深受感动,终于下决心来归。陶勇将孙二虎带来的人和船编成海防团的一个大队,由孙二虎任大队长。
          但是,孙二虎的一些弟兄,过不惯新四军既紧张又清苦的生活,一再违反群众纪律,甚至有人拦路抢劫。旅部决定对这个大队实行整训。这时陶勇在华中党校学习。孙二虎误以为陶勇不在,别的领导信不过他,于是受伪自卫总队总队长陈茂清拉拢,带着一些弟兄当了伪军。
          陶勇从党校回来,力排众议,决定对孙二虎再次争取。他派干部化装进入伪军,劝说孙二虎赶快回头。听说孙二虎妻子的船在观本港沙滩搁浅,陶勇亲自登船做思想工作,解除她和孙二虎的顾虑。
          1943年春汛季节,孙二虎借口出海解决给养问题,带着300多人和六条大船,再次投奔新四军。经新四军军部和第1师批准,陶勇把他们和水上公安纵队合编为海防2团。孙二虎从此改名孙仲明,任海防2团团长。
          有了收编孙二虎的经验,陶勇又对另一股海匪陆州舫部开展争取工作。1943年11月,陆州舫部拉出启东县观龙镇,集体参加新四军,编为海防3团,由陆州舫任团长。
          有了三个海防团,新四军决定成立苏中军区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员,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吉洛(姬鹏飞)兼任政治委员。1944年8月7日,海防纵队在如东县丰利镇举行了成立典礼。
          从海防大队到海防团再到海防纵队,这支海上尖兵活跃在苏中沿海,和新四军陆上部队密切配合打击日伪军。海防纵队通过英勇的战斗,控制了滩涂和近海,使苏中抗日根据地有了回旋余地和可靠后方。日伪“清乡”时,新四军的医院、工厂和后方人员转移海上,安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海防纵队还建立了从长江口到山东的海上运输线,武装保卫运输,运出苏中的粮棉,换来根据地急需的弹药和医药用品。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和盐阜区的海防大队、从浙东北撤的海防大队合编为华中军区海防纵队。1949年4月,又成为创建人民海军的骨干力量。陶勇自己从朝鲜战场归国后也调入海军,任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继续他钟爱的海防事业。


          IP属地:江苏9楼2018-04-25 09:23
          回复(8)
            有人说,“(苏中所部)1949年4月,又成为创建人民海军的骨干力量”了。
            那么,就提一个不大高的要求,也请列举一下在1949年后在人民海军行列中的数字,或者人员名单看看吧,怎么样呢?


            14楼2018-04-26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