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中乙队,球迷不好受,球员看得出,谢场也不好受。和比分相比,更让我觉得难以接受的是“丢人现眼”“跪下”的球迷呼声。说说我们都是申花球迷,都是蓝血人, 但多少申花球迷/蓝血人只愿意享受它带来的权利,但要让他们承担责任时,他们就开始骂娘了?
贴吧里俱乐部内乱的帖子甚嚣尘上,说的有鼻子有眼。坦白说,我觉得无论内乱是否真的存在,这都不该是球迷主流该发表的意见。首先,这是臆测。其次,无论内乱是否存在,这样的主流意见都会给俱乐部内部带来更多麻烦,影响主事者判断。这样的论调到底是球迷们为了找一个能说的过去的输球理由,还是想找些个目标发泄一下自己的怒火?
其实我个人觉得,申花输这一场,根本不意外。 对此,我进行如下几点分析:
1. 心态。 中乙刚中超,就像武林晚辈挑着成名前辈。赢了,一战成名。身价,名气都会水涨船高。作为将来吹**的资本也是极好的。 所以南通肯定像打了鸡血一样想赢。 而另一方面,申花,在我看来,太过轻敌! 可能吴指导都没有去了解过对方球员,都没有做过针对性布置。同样,球员也可能就是捧着挣个出场费的心态来的。赢了都未必有奖金,因为所有人觉得赢个中乙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心态上的差异导致在2:0后,南通依然坚持不懈而我们可能完全放松警惕。
2. 牌面实力。 中超和中乙的球员(国内)差距绝对是有的,不然内援引进,大家都去中乙买菜了。但这个差距并非想象的天差地别。 这点去年隔壁已经体会到了,我们其实从“青岛三圣”上也该体会到。 这样的差距,造就了我们上半场打出了2:0, 但也保留了对方翻盘的可能。
3. 实际发挥。 中乙一直踢得是全华班足球。而我们申花,可以说是几只最依赖外援的中超球队之一! 在这场比赛中, 南通踢得可以是他既有套路,虽然水平低 但确实成套。 而申花的国内球员习惯了死操外援,自己根本拿不出像样的国内大腿时,无法打出章法。 所以下半场 屡屡看到球员踢着安全球。 我相信他们此时 该怎么踢心里基本是没数的。
从各队比分上来看, 越依赖外援的中超队伍面对中乙表现越差劲。(有些队伍是放弃或者上了替补阵容)这也说明中乙并非所有中超球队的鱼腩。它的全华班的规制恰恰打中了申花的软肋————一塌糊涂的内援水平。2:3输得很像我当年那届高考的热门题目: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这场比赛,以及上一场对阵苏宁的比赛看下来。 申花的国内球员水平 是申花最大问题。(以下只讨论国内球员)
首先,我们缺乏中流砥柱/灵魂式人物。 这种人物的特点是:队里威望高,球风硬朗,发挥稳定,能稳住场面。 比如郑智,比如蒿俊闵,比如吴曦,比如范志毅。 这样的人,我们现在没有,哪怕相近的都没有。
其次,我们缺乏大腿/核心人物。 一支队伍里可能有单至多个核心人物。 这种人的特点是:在他擅长的位置,他能表现出一流国脚水准。比如姜至鹏,比如颜骏凌,比如武磊吉祥。这样的人,在我眼里,申花的队伍里 28算一个,煎饼过去下脚特狠时也能算一个。
再次,在现在的规则下,我们还应该有急于表现的小牛。类似陈彬彬,韦世豪,黄紫昌之流,就想着上场,上场就想着表现,满脑子想要当主角的热血小将。 散步,安全球跟他们毫无搭嘎。 这样的苗子,我们好像也就只有徐友刚能算。(如麻踢得好不好另说,但起码看起来一点不热血,就像甘当龙套的)
最后每个队伍里剩下的,一般都是中超水平的酱油角色---球技经验符合中超水准的普通球员,还在为成为灵魂或者核心而努力,或者还在寻找属于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我们现在有的球员,基本上都是“青岛三圣”级的酱油角色。( 从这里也能理解,为什么“青岛三圣”在我们这里慢慢证明了自己。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多拔尖出众, 其一,是中乙水平没我们想的那么不堪。其二,我们其他球员水平也不咋地。甚至说句不好听的, 让吴晓辉再去中乙挑点剩菜,恐怕还能挑到比我们现有主力更好的。)
外援水平可以说直接由预算决定的。 我们俱乐部能做的其实主要还是该发掘内员上。今年应该从现有资源中提一批小牛出来,同时给予足够的机会和压力。不要让他们上场踢安全球,不要让他们拦下球就给外援然后当看客,不要将他们往酱油角色培养。
申花这几年的不如意,其实还是由国内球员的落后造成的。只是时常 外援的存在以及时有的高光表现拉平的我们与别人的差距。而国内球员的落后,完全是管理层的不专业导致的。引援的不专业,青训的不专业,以及管理上的不专业也让更多人越来越不像个球员,反而像个社会人。 这些问题,作为球迷,作为圈外人,真的给不出什么建议了。
贴吧里俱乐部内乱的帖子甚嚣尘上,说的有鼻子有眼。坦白说,我觉得无论内乱是否真的存在,这都不该是球迷主流该发表的意见。首先,这是臆测。其次,无论内乱是否存在,这样的主流意见都会给俱乐部内部带来更多麻烦,影响主事者判断。这样的论调到底是球迷们为了找一个能说的过去的输球理由,还是想找些个目标发泄一下自己的怒火?
其实我个人觉得,申花输这一场,根本不意外。 对此,我进行如下几点分析:
1. 心态。 中乙刚中超,就像武林晚辈挑着成名前辈。赢了,一战成名。身价,名气都会水涨船高。作为将来吹**的资本也是极好的。 所以南通肯定像打了鸡血一样想赢。 而另一方面,申花,在我看来,太过轻敌! 可能吴指导都没有去了解过对方球员,都没有做过针对性布置。同样,球员也可能就是捧着挣个出场费的心态来的。赢了都未必有奖金,因为所有人觉得赢个中乙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心态上的差异导致在2:0后,南通依然坚持不懈而我们可能完全放松警惕。
2. 牌面实力。 中超和中乙的球员(国内)差距绝对是有的,不然内援引进,大家都去中乙买菜了。但这个差距并非想象的天差地别。 这点去年隔壁已经体会到了,我们其实从“青岛三圣”上也该体会到。 这样的差距,造就了我们上半场打出了2:0, 但也保留了对方翻盘的可能。
3. 实际发挥。 中乙一直踢得是全华班足球。而我们申花,可以说是几只最依赖外援的中超球队之一! 在这场比赛中, 南通踢得可以是他既有套路,虽然水平低 但确实成套。 而申花的国内球员习惯了死操外援,自己根本拿不出像样的国内大腿时,无法打出章法。 所以下半场 屡屡看到球员踢着安全球。 我相信他们此时 该怎么踢心里基本是没数的。
从各队比分上来看, 越依赖外援的中超队伍面对中乙表现越差劲。(有些队伍是放弃或者上了替补阵容)这也说明中乙并非所有中超球队的鱼腩。它的全华班的规制恰恰打中了申花的软肋————一塌糊涂的内援水平。2:3输得很像我当年那届高考的热门题目: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这场比赛,以及上一场对阵苏宁的比赛看下来。 申花的国内球员水平 是申花最大问题。(以下只讨论国内球员)
首先,我们缺乏中流砥柱/灵魂式人物。 这种人物的特点是:队里威望高,球风硬朗,发挥稳定,能稳住场面。 比如郑智,比如蒿俊闵,比如吴曦,比如范志毅。 这样的人,我们现在没有,哪怕相近的都没有。
其次,我们缺乏大腿/核心人物。 一支队伍里可能有单至多个核心人物。 这种人的特点是:在他擅长的位置,他能表现出一流国脚水准。比如姜至鹏,比如颜骏凌,比如武磊吉祥。这样的人,在我眼里,申花的队伍里 28算一个,煎饼过去下脚特狠时也能算一个。
再次,在现在的规则下,我们还应该有急于表现的小牛。类似陈彬彬,韦世豪,黄紫昌之流,就想着上场,上场就想着表现,满脑子想要当主角的热血小将。 散步,安全球跟他们毫无搭嘎。 这样的苗子,我们好像也就只有徐友刚能算。(如麻踢得好不好另说,但起码看起来一点不热血,就像甘当龙套的)
最后每个队伍里剩下的,一般都是中超水平的酱油角色---球技经验符合中超水准的普通球员,还在为成为灵魂或者核心而努力,或者还在寻找属于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我们现在有的球员,基本上都是“青岛三圣”级的酱油角色。( 从这里也能理解,为什么“青岛三圣”在我们这里慢慢证明了自己。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多拔尖出众, 其一,是中乙水平没我们想的那么不堪。其二,我们其他球员水平也不咋地。甚至说句不好听的, 让吴晓辉再去中乙挑点剩菜,恐怕还能挑到比我们现有主力更好的。)
外援水平可以说直接由预算决定的。 我们俱乐部能做的其实主要还是该发掘内员上。今年应该从现有资源中提一批小牛出来,同时给予足够的机会和压力。不要让他们上场踢安全球,不要让他们拦下球就给外援然后当看客,不要将他们往酱油角色培养。
申花这几年的不如意,其实还是由国内球员的落后造成的。只是时常 外援的存在以及时有的高光表现拉平的我们与别人的差距。而国内球员的落后,完全是管理层的不专业导致的。引援的不专业,青训的不专业,以及管理上的不专业也让更多人越来越不像个球员,反而像个社会人。 这些问题,作为球迷,作为圈外人,真的给不出什么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