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1)——中国民族史的分期
(一)传说时代—公元前221年
(时间相当于传说时代至夏、商、周、春秋、战国) 9(二)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1年
(相当于秦朝至汉朝) 13(三)公元220年—581年,共361年(时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16(四)公元581年—907年,共326年(时间相当于隋唐) 19(五)公元907年—1206年,约299年
(时间相当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22(六)公元1206年—1840年,共634年
(时间相当于元、明、清前期) 26
(七)公元1840—1949年(时间相当于清朝后期、民国) 29
第一章 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 31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 31
第二节 夏商周三族的融合与民族雏形的出现 38
中国民族史(2)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49第一节民族矛盾激化与诸夏攘夷争霸 49第二节 七雄兼并与诸夏大认同 55第三节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 61中国民族史(3)——东夷 74第一节东夷 75中国民族史(4)——南蛮 83中国民族史(5)——西戎 99中国民族史(6)——北狄 11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南北各民族的融合 142第一章 汉民族的形成 142第一节 统一的民族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142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中国主体民族特征的形成 149中国民族史(7)——夫余、乌桓与挹娄 154第一节夫余与高句骊 154第二节 乌桓 167第三节 挹娄 179中国民族史(8)——鲜卑 192第一节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192第二节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198第三节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208第四节西部鲜卑 220第五节吐谷浑 227中国民族史(9)——匈奴 242第一节 匈奴的来源与兴起 243第二节 匈奴的鼎盛及衰落 245第三节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 250第四节 4至5世纪的匈奴 257第五节 匈奴的经济和文化 264中国民族史(10)——西域诸族 278中国民族史(11)——柔然 296中国民族史(12)——氐族 312中国民族史(13)——羌 324中国民族史(14)——百越 355中国民族史(15)——突厥 371第一节 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371第二节 东突厥 378第三节 西突厥 387第四节 后突厥 394中国民族史(16)——回纥 408第一节 回纥的起源与兴起 409第二节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412第三节 回纥与汉族的关系 415第四节 回纥的迁徙 418中国民族史(17)——南诏 423第一节 南诏的起源和建国 424第二节 南诏的经济与文化 434第三节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445中国民族史(18)——莫徭、俚僚与诸蛮 461第一节 莫徭与东谢、西赵、牂牁诸蛮 461第二节 俚、僚等族 464第三节 乌蛮、白蛮等族 467中国民族史(19)——渤海、室韦与库莫奚 476第一节 靺鞨族的来源与变化 476第二节 粟末靺鞨及渤海 482
(一)传说时代—公元前221年
(时间相当于传说时代至夏、商、周、春秋、战国) 9(二)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1年
(相当于秦朝至汉朝) 13(三)公元220年—581年,共361年(时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16(四)公元581年—907年,共326年(时间相当于隋唐) 19(五)公元907年—1206年,约299年
(时间相当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22(六)公元1206年—1840年,共634年
(时间相当于元、明、清前期) 26
(七)公元1840—1949年(时间相当于清朝后期、民国) 29
第一章 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 31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 31
第二节 夏商周三族的融合与民族雏形的出现 38
中国民族史(2)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49第一节民族矛盾激化与诸夏攘夷争霸 49第二节 七雄兼并与诸夏大认同 55第三节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 61中国民族史(3)——东夷 74第一节东夷 75中国民族史(4)——南蛮 83中国民族史(5)——西戎 99中国民族史(6)——北狄 11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南北各民族的融合 142第一章 汉民族的形成 142第一节 统一的民族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142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中国主体民族特征的形成 149中国民族史(7)——夫余、乌桓与挹娄 154第一节夫余与高句骊 154第二节 乌桓 167第三节 挹娄 179中国民族史(8)——鲜卑 192第一节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192第二节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198第三节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208第四节西部鲜卑 220第五节吐谷浑 227中国民族史(9)——匈奴 242第一节 匈奴的来源与兴起 243第二节 匈奴的鼎盛及衰落 245第三节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 250第四节 4至5世纪的匈奴 257第五节 匈奴的经济和文化 264中国民族史(10)——西域诸族 278中国民族史(11)——柔然 296中国民族史(12)——氐族 312中国民族史(13)——羌 324中国民族史(14)——百越 355中国民族史(15)——突厥 371第一节 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371第二节 东突厥 378第三节 西突厥 387第四节 后突厥 394中国民族史(16)——回纥 408第一节 回纥的起源与兴起 409第二节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412第三节 回纥与汉族的关系 415第四节 回纥的迁徙 418中国民族史(17)——南诏 423第一节 南诏的起源和建国 424第二节 南诏的经济与文化 434第三节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445中国民族史(18)——莫徭、俚僚与诸蛮 461第一节 莫徭与东谢、西赵、牂牁诸蛮 461第二节 俚、僚等族 464第三节 乌蛮、白蛮等族 467中国民族史(19)——渤海、室韦与库莫奚 476第一节 靺鞨族的来源与变化 476第二节 粟末靺鞨及渤海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