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钧窑
钧窑创烧于唐,盛于宋,钧官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
器型多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樽等器皿,釉色有天蓝、月白、紫红等各种色彩,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纹和窑变纹路。
钧官窑胎体较厚,胎色为香灰色,铜口铁足特征明显,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汉字数码,传世品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这一变化打破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五大名窑中独树一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为中国陶瓷美学提升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宋官窑引领了钧瓷历史上的第三次高峰。不但创烧出了一大批传承古法、又富有时代精神的钧瓷作品,还多次被国家领导人选为官方礼品赠送外国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