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楼梦》、之前
并不是你具有过人的学问、超凡的智慧,你就能看懂《红楼梦》。就算你是曹雪芹的孪生兄弟,你也不一定能看懂。因此,你们看别的书还行,看《红楼梦》不行。因为,你们并不是《红楼梦》的有缘人。
曹雪芹很令人讨厌的。他还没有写书,就想好了怎样欺骗你,怎样迷惑你,他一天到晚地挖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挖好了引诱读者们往里面跳。天下人都掉下去了,他却又在那里不停地为自己喊着冤屈。因处境所逼,他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来瞒天过海。你们别怪他,他也是出于无奈。正如黛玉所说:要怪,就该怪你自己没见识。
曹雪芹在想好决定要写某个情节后,并不动笔,而是给那个情节找个替身,去写它的替身。因为写真身,一目了然,世人们一看便知,这样会暴露。写替身,隐蔽。可光写替身,世人们又看不到他所要写的真身。于是,他又改,改成在替身的身上附着真身的影子。这才开始动笔。也就是说,比如,我们要写马,并不写马,而去找驴做替身,又要使读者们在看的时候,能从驴的身上看到马的影子。也就是说他既不写马也不纯粹写驴而是写成带有马的影子的驴。
为了告诉你们,你们所看到的内容是变化过的,你们看到的并不是它的本身。而特意写了香菱学作诗为例。在书中香菱修改了两次诗,雪芹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它的变化。雪芹写书时,并不必这样变化,他想好情节后,找个替身,直接把带有真身影子的替身写出来。也拿香菱的诗为例,也就是说你我看到的《红楼梦》,相当于直接就看到了香菱作的第三首诗,并没有第一首和第二首。在香菱作诗前有一大段文字,特别是她与黛玉的对话。写香菱作诗,并不是要告诉世人她有多刻苦、多用功、多爱诗。凡书中出现的诗、词、歌、赋等,不管是引用的,还是雪芹原创的,它们的内容都来源于《红楼梦》,香菱作的这三次也自然如此。
前八十回全部用替身写成,因此,它是一部丢了真事真情而去搜奇捡怪来写成的,面目全非跑了题的怪书。你看的时候还需要你在你的脑海中把它翻转过来,你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这段话,你们并不陌生,它是第七十六回中妙玉说的。她还说:……(算了,暂且不说。)其实,只要你是有缘人,何必你动脑去翻转它,它自己就翻转过来,展现在你眼前了。比如第五十回中的那枝梅花,就算你没看出它是根据《红楼梦》一书的内容所制而成的,可看到后面的“咏红梅花,得‘红’字,得‘梅’字,得‘花’字”,自然也就知道实际上它是咏《红楼梦》,得“红”字,得“楼”字,得“梦”字了。可是,你们并不是它的有缘人,因此,不管你用放大镜还是显微镜、或者又用天文望远镜和近视镜去看它,你们看到的也只是一枝梅花,一枝好看的梅花。
如果能先看到真身,再看替身那就好了。在第五回中,宝玉听歌前,警幻告诉他:“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是的,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那么,什么是《红楼梦原稿》呢?你可能会说:“就是《红楼梦》最原始的初稿。也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的手稿。”错!你那说的原稿,其实是《红楼梦》替身的原稿,也就是《红楼梦》文本的原稿,没有用的,看了也同样如嚼蜡。这里说的原稿,指的是《红楼梦》真身,也就是它原本的样子,那是赤裸裸的、没有动过手脚的、一目了然的、没有变化过的,连瞎子都会看得一清二楚的。可是,哪有什么原稿啊。
第五回中说还有歌副曲。那么歌副曲在《红楼梦》文本中出现了吗?出现了的,它们就是第二十八回中的那几支。说它们就是歌副曲,是根据那些歌的内容而定的。在这里,我只想简单的说说那两个冤家,歌词是:“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这里的“偷情”是比喻,偷情是不光彩的,不受人欢迎的,见不得人的,但罪不至死。这俩为什么要把幽期私订在荼蘼架呢,因为荼蘼表示一年花季的结束,在这里用“荼蘼架”来比喻他们美梦的结束。他们的美梦结束之时,才是《红楼梦》的闭幕之日,也才是她二人的归隐之时。因此,她二人把幽期订在了荼蘼架。这两个人都是女子,她二人一个演偷情的,一个演寻拿的,因此,她们是一对冤家。“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是阿,你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也无话可说。是的,这两个冤家为【《红楼梦》的演出】付出了很多很多,因此,我也很难丢下她们,总是想着你来又记挂着她,她俩在我心中实在是太美太美了,美得来难以描画。那么,她俩究竟做了什么呢?她俩各带一群人在《红楼梦》中,一群演“偷情”;一群演“寻拿”。偷情的,演的是“情天”里该尽的“情”;寻拿的,演的是“孽海”里该偿的“债”。那何为该尽的情何为该偿的债呢?你把《红楼梦》一书,翻转过来就知道了。
通部《红楼梦》,全部用替身写成,全是假的。因此,你走进了《红楼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假语村。这个村子里的人个个都说假话、做假事。把假的,说的做的给真的一样,外人很难发现它是假的。也正因它是个假语村,在第五十二回中才出现了个“真真国” 。正好相反,这个国家的人个个说真话,不撒一点谎。它是一个西方国家,这个国家的一个小女孩作了一首中国诗。诗是:“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众人听了这首诗,都道:“难为她!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是的,她比我们中国人还强。可是你们还不服气,在八七版电视连续剧中,把它改成了“湘云大声赞叹:‘真难为她!’宝玉说:‘竟比我做的还强!’”曹雪芹没有写错,抄书人也没有抄错。这首诗也只是一般般,有什么强的,凭什么说比我们中国人还强?而且还不是一个人那么说,而是众人都那么说,那些人并不是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你们认为她们说的这句话不合理,因为你们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因此,你们认为它是错的。其实没有错,是对的,那是因为只有看懂了《红楼梦》的人,才能作出这样的诗来,而且她是一个西方国家的人,还是个小姑娘。而我们中国人呢?特别是那些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天天捧着《红楼梦》 看的中国人呢?你说不是难为她了吗?不比我们中国人还强吗?她是西方人,还是个小姑娘,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同时,在这里也告诉了我们《红楼梦》是多么的简单,简单的能让一个西方小姑娘都能看懂。她十五岁,是的,你念过初中吗?如果念过,够了,够看懂《红楼梦》了。这首诗写的是真话,你也很喜欢诗吗?如果是,你把这首好好嚼嚼,希望你能嚼出雪芹所需要的味道来。有些人想方设法地去找真真国,还说找到了,你找到了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有,曹雪芹也可能是借用了这个名字,或者也只是不约而同的巧合。有些人又想尽办法地去找书中那些诗词歌赋等的出处,找到又怎样呢?那些词语、句子就算是引用来的,在别的地方那样解释,在《红楼梦》中也一样解释吗?在《红楼梦》中该如何解释,还得根据《红楼梦》原稿的内容而定。
比如在第二十二回中有好多灯谜,这些谜语都有谜底。其实这些谜底全是错的,其实这些谜语都是同一个谜底,这个谜底就是:《红楼梦》。你可能会说那些谜底看上去都很对阿。是阿,连看上去都不对还怎能把你骗住,还算什么替身,还怎么瞒天过海。他在此写出假谜底,可以用这些谜底来牵制读者们的思路。同时,他也可以用这些假迷底来摸摸底,看看有没有人看懂了《红楼梦》,如果有,那人或许会向他暗示,让他知道他的谜底是错误的。可是一直等等等盼盼盼,还是亳无反应。于是,在第五十一回中,又出十个谜语,他明白地告诉世人“内隐十物”,但不告诉你谜底,这次他没有引开你的思路,也没有牵制你的思路,而是让你放开你的思路去想,去猜。可还是没结果。其实,这些谜底不猜就知道,同样是《红楼梦》。只因为你们不是《红楼梦》的有缘人,因此你们“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也很正常。
好了,如果有下次,那就下次再说吧。
2018年4月30日王开强写于峨眉
并不是你具有过人的学问、超凡的智慧,你就能看懂《红楼梦》。就算你是曹雪芹的孪生兄弟,你也不一定能看懂。因此,你们看别的书还行,看《红楼梦》不行。因为,你们并不是《红楼梦》的有缘人。
曹雪芹很令人讨厌的。他还没有写书,就想好了怎样欺骗你,怎样迷惑你,他一天到晚地挖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挖好了引诱读者们往里面跳。天下人都掉下去了,他却又在那里不停地为自己喊着冤屈。因处境所逼,他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来瞒天过海。你们别怪他,他也是出于无奈。正如黛玉所说:要怪,就该怪你自己没见识。
曹雪芹在想好决定要写某个情节后,并不动笔,而是给那个情节找个替身,去写它的替身。因为写真身,一目了然,世人们一看便知,这样会暴露。写替身,隐蔽。可光写替身,世人们又看不到他所要写的真身。于是,他又改,改成在替身的身上附着真身的影子。这才开始动笔。也就是说,比如,我们要写马,并不写马,而去找驴做替身,又要使读者们在看的时候,能从驴的身上看到马的影子。也就是说他既不写马也不纯粹写驴而是写成带有马的影子的驴。
为了告诉你们,你们所看到的内容是变化过的,你们看到的并不是它的本身。而特意写了香菱学作诗为例。在书中香菱修改了两次诗,雪芹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它的变化。雪芹写书时,并不必这样变化,他想好情节后,找个替身,直接把带有真身影子的替身写出来。也拿香菱的诗为例,也就是说你我看到的《红楼梦》,相当于直接就看到了香菱作的第三首诗,并没有第一首和第二首。在香菱作诗前有一大段文字,特别是她与黛玉的对话。写香菱作诗,并不是要告诉世人她有多刻苦、多用功、多爱诗。凡书中出现的诗、词、歌、赋等,不管是引用的,还是雪芹原创的,它们的内容都来源于《红楼梦》,香菱作的这三次也自然如此。
前八十回全部用替身写成,因此,它是一部丢了真事真情而去搜奇捡怪来写成的,面目全非跑了题的怪书。你看的时候还需要你在你的脑海中把它翻转过来,你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这段话,你们并不陌生,它是第七十六回中妙玉说的。她还说:……(算了,暂且不说。)其实,只要你是有缘人,何必你动脑去翻转它,它自己就翻转过来,展现在你眼前了。比如第五十回中的那枝梅花,就算你没看出它是根据《红楼梦》一书的内容所制而成的,可看到后面的“咏红梅花,得‘红’字,得‘梅’字,得‘花’字”,自然也就知道实际上它是咏《红楼梦》,得“红”字,得“楼”字,得“梦”字了。可是,你们并不是它的有缘人,因此,不管你用放大镜还是显微镜、或者又用天文望远镜和近视镜去看它,你们看到的也只是一枝梅花,一枝好看的梅花。
如果能先看到真身,再看替身那就好了。在第五回中,宝玉听歌前,警幻告诉他:“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是的,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那么,什么是《红楼梦原稿》呢?你可能会说:“就是《红楼梦》最原始的初稿。也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的手稿。”错!你那说的原稿,其实是《红楼梦》替身的原稿,也就是《红楼梦》文本的原稿,没有用的,看了也同样如嚼蜡。这里说的原稿,指的是《红楼梦》真身,也就是它原本的样子,那是赤裸裸的、没有动过手脚的、一目了然的、没有变化过的,连瞎子都会看得一清二楚的。可是,哪有什么原稿啊。
第五回中说还有歌副曲。那么歌副曲在《红楼梦》文本中出现了吗?出现了的,它们就是第二十八回中的那几支。说它们就是歌副曲,是根据那些歌的内容而定的。在这里,我只想简单的说说那两个冤家,歌词是:“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这里的“偷情”是比喻,偷情是不光彩的,不受人欢迎的,见不得人的,但罪不至死。这俩为什么要把幽期私订在荼蘼架呢,因为荼蘼表示一年花季的结束,在这里用“荼蘼架”来比喻他们美梦的结束。他们的美梦结束之时,才是《红楼梦》的闭幕之日,也才是她二人的归隐之时。因此,她二人把幽期订在了荼蘼架。这两个人都是女子,她二人一个演偷情的,一个演寻拿的,因此,她们是一对冤家。“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是阿,你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也无话可说。是的,这两个冤家为【《红楼梦》的演出】付出了很多很多,因此,我也很难丢下她们,总是想着你来又记挂着她,她俩在我心中实在是太美太美了,美得来难以描画。那么,她俩究竟做了什么呢?她俩各带一群人在《红楼梦》中,一群演“偷情”;一群演“寻拿”。偷情的,演的是“情天”里该尽的“情”;寻拿的,演的是“孽海”里该偿的“债”。那何为该尽的情何为该偿的债呢?你把《红楼梦》一书,翻转过来就知道了。
通部《红楼梦》,全部用替身写成,全是假的。因此,你走进了《红楼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假语村。这个村子里的人个个都说假话、做假事。把假的,说的做的给真的一样,外人很难发现它是假的。也正因它是个假语村,在第五十二回中才出现了个“真真国” 。正好相反,这个国家的人个个说真话,不撒一点谎。它是一个西方国家,这个国家的一个小女孩作了一首中国诗。诗是:“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众人听了这首诗,都道:“难为她!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是的,她比我们中国人还强。可是你们还不服气,在八七版电视连续剧中,把它改成了“湘云大声赞叹:‘真难为她!’宝玉说:‘竟比我做的还强!’”曹雪芹没有写错,抄书人也没有抄错。这首诗也只是一般般,有什么强的,凭什么说比我们中国人还强?而且还不是一个人那么说,而是众人都那么说,那些人并不是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你们认为她们说的这句话不合理,因为你们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因此,你们认为它是错的。其实没有错,是对的,那是因为只有看懂了《红楼梦》的人,才能作出这样的诗来,而且她是一个西方国家的人,还是个小姑娘。而我们中国人呢?特别是那些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天天捧着《红楼梦》 看的中国人呢?你说不是难为她了吗?不比我们中国人还强吗?她是西方人,还是个小姑娘,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同时,在这里也告诉了我们《红楼梦》是多么的简单,简单的能让一个西方小姑娘都能看懂。她十五岁,是的,你念过初中吗?如果念过,够了,够看懂《红楼梦》了。这首诗写的是真话,你也很喜欢诗吗?如果是,你把这首好好嚼嚼,希望你能嚼出雪芹所需要的味道来。有些人想方设法地去找真真国,还说找到了,你找到了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有,曹雪芹也可能是借用了这个名字,或者也只是不约而同的巧合。有些人又想尽办法地去找书中那些诗词歌赋等的出处,找到又怎样呢?那些词语、句子就算是引用来的,在别的地方那样解释,在《红楼梦》中也一样解释吗?在《红楼梦》中该如何解释,还得根据《红楼梦》原稿的内容而定。
比如在第二十二回中有好多灯谜,这些谜语都有谜底。其实这些谜底全是错的,其实这些谜语都是同一个谜底,这个谜底就是:《红楼梦》。你可能会说那些谜底看上去都很对阿。是阿,连看上去都不对还怎能把你骗住,还算什么替身,还怎么瞒天过海。他在此写出假谜底,可以用这些谜底来牵制读者们的思路。同时,他也可以用这些假迷底来摸摸底,看看有没有人看懂了《红楼梦》,如果有,那人或许会向他暗示,让他知道他的谜底是错误的。可是一直等等等盼盼盼,还是亳无反应。于是,在第五十一回中,又出十个谜语,他明白地告诉世人“内隐十物”,但不告诉你谜底,这次他没有引开你的思路,也没有牵制你的思路,而是让你放开你的思路去想,去猜。可还是没结果。其实,这些谜底不猜就知道,同样是《红楼梦》。只因为你们不是《红楼梦》的有缘人,因此你们“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也很正常。
好了,如果有下次,那就下次再说吧。
2018年4月30日王开强写于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