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吧 关注:497贴子:17,157
这篇文章我本来没有打算要写。今天来帖吧看看,看到有些朋友对林浩的“质疑”可谓喋喋不休。心里很不舒服。一个十岁的孩子他错在哪里?他的救人行为到底是触犯了那些人的“天条”?
   自林浩离开上海回成都读书和生活,他就离开了我的“视线”。浩子对于我来说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上个月,我去了次成都看望了林浩。去了林浩的新家,去了林浩的新学校——盐道街小学。在短暂的时间里我马不停蹄去了映秀,我看到的是灾区的百姓们在积极和乐观地重建家园。“5.12”给人们所带来的伤痛正在渐渐淡忘,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恰如林浩所说的那样“盼望家家都有好日子。” 
   林浩家的板房在渔子溪村的一个平整的山坡上,当林浩以前的同学见到林浩的外婆带我来到地震遗址时,那些小伙伴们就冲着我和林浩的外婆叫喊这:“林浩、林浩”。由于地理原因,映秀显得地少人多。林浩拉着我来到了一个小山坡上,这里是“5.12地震遇难者公墓”。当时正值“清明”前夕,陆陆续续见有人来祭奠他们的亲人的亡灵。我们的心情和那些来祭奠的人们是一样的,伤感而又沉重。
   映秀的一切都在百废待兴,原来的映秀老镇已经无法居住。我带这林浩和他的以前的同学来到如今映秀镇的临时商业网点(板房)的电玩房打电玩时,我看到的是乡亲们亲热地和林浩打着招呼,而林浩则是很有礼貌的回应着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人。映秀镇是热闹的,而林浩听到的是乡音,见到的是和他一样说着家乡话的父老乡亲的亲切的面容。
 
   在渔子溪生活着林浩的一大家子,他们和左邻右里融洽友善地相处,林浩的救人事迹早已家喻户晓。在映秀,人们并没有把林浩当成英雄人物。在所有的眼里,林浩只是一个普通的“十龄童”。无论是映秀镇还是渔子溪村,人们在平静的生活自己的世界里。人们随遇而安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规划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至于外界流传的那些毫无根据的言论,也让我们看清了一种心态。其实说到底,有这样的心态是人之常情。人们经过了死里逃生后产生的心理落差,所有善良的人们是能够理解。但如果因为有这样的落差,而来恶意伤害一个勇敢、善良和无辜的孩子,那是我们所不能允许和容忍的。  
 
 



1楼2009-04-21 20:47回复
    • 125.70.133.*
    林浩的经纪人是田万良吗???


    2楼2009-04-21 21:17
    回复
      • 118.113.207.*
      能采访林浩亲自救出学生就好鸟,有视频更好。


      3楼2009-04-21 22:23
      回复
        • 123.175.151.*
        是楼主自己亲自去的吗?如果是转载请给出转载的地址。如果是自己去的请给出林浩救出的同学的名字。


        4楼2009-04-22 07:41
        回复
          爱朗铮,请不要“关注”他 
          非常同意作者, 完全支持他不"关注"的提议. 
          上周末因为四川一活动,我回成都顺便去看了林浩, 
          帮浩妈妈整理刚搬入一天的新住所. 
          见到林浩及家人被太过关照心里很是担忧. 
          出门就有宝马接送,心态能平和? 
          宠爱溺爱=扼杀! 
          林浩以前是个爱分享的朴实的小可爱, 
          现在变了, 同事朋友看到电视里的林浩评价一律是负面的. 
          所以我非常理解,赞同作者的真爱观点. 
          谢谢!


          5楼2009-04-22 09:35
          回复
            我亲自去的映秀,我写的是我在映秀短暂的几天中的亲身感受。如果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我无言以对。我想去映秀的想法“由来已久”,自我与林浩一家相识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这次我是以走亲访友的轻松心情来到映秀,我从没想过要去探究某种“真相”,我更没有肩负某种使命要去"调查真相"。灾区百姓的生活正逐步走向平静和安逸,人们似乎想尽快遗忘“5.12”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人们感兴趣的谈论的话题是映秀新镇的选址将在何处;映秀镇将来的发展方向;哪家村民将成为首家“农家乐”的老板;哪家将是震后“第一桶金”的受益者。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谁会对痛苦的往事纠缠不清?
            在此我想说,我的“映秀归来”是我在映秀几天的“心路”。我出于对于林浩爱护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表明我的立场。我没有责任和兴趣来回答一些人所感兴趣的“真相”。如果我的帖子不能满足一些人的“好奇”,那我只能说声“抱歉”!


            6楼2009-04-22 10:22
            回复
              • 61.182.201.*
              同意你的看法,他个小孩子成天捧着肯定变,大人也一样,可怕


              7楼2009-04-22 12:59
              回复
                JJ辛苦了。有机会也好想再去一次啊!


                IP属地:黑龙江8楼2009-04-22 21:22
                回复
                  等我高考完我也去。B-)


                  9楼2009-04-22 23:33
                  回复
                    • 58.213.116.*
                    真情真意,感动!
                     lixin0354


                    10楼2009-04-23 10:07
                    回复
                      郎铮吧的留言应该发到“郎铮吧”。
                      既然在留言中说到林浩,那我也来说几句。林浩被很多人“关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林浩的不得已。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林浩回成都生活后,我去看望他,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真没想到,就在我和林浩妈妈、林浩姐姐和林浩相谈正欢时,房门被叫开了,进来了两位成都某媒体的记者(一个文字、一个摄影)。当我们正感到十分惊讶时,他们已经不由分说地摆开架势,“理所当然”地要对林浩进行采访。这是一个多么无理和荒唐的举动?我的到访纯属私人来访,而且我们并没有通知媒体。他们竟然私闯民宅,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我们表示拒绝采访,并警告他们的行为再不停止我们追诉权。当然林浩对待媒体也很有一套,他和那两位记者说:“如果今天你们不穿记者的衣服来,以朋友的身份来我家,我们欢迎。”
                      类是这样的事情,对于林浩已经是“小菜一碟”,他是驾轻就熟。这难道是林浩需要的宠爱吗?这难道是林浩需要的溺爱吗?偶然的一辆宝马车又能说明什么?
                      说心里话在林浩的身上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事实,这无可厚非。林浩从一个山里娃变成了“小明星”,“公众人物”,这是时事造就的。因为他是名人,我们能听到对于他的各种声音,里面有正面有负面,我们就以此来否定林浩一切,这是错误的。我们更没有理由来武断地下结论——“林浩变了”。


                      12楼2009-04-24 11:20
                      回复
                        后方妹妹:好久不来啦?
                         有时间的话是应该再去看看。当你再去的话一定会发现灾区已经发生了巨变。
                         一对小天使一定越发可爱了吧~~~


                        13楼2009-04-24 11:24
                        回复
                          谢姐姐挂念:一切都好!看了姐姐和小浩子在一起的那些故事,让人心里好羡慕还有一点小妒忌啊!姐姐:我的孩子们已经会走路了,真快啊!我已能撒开手脚,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喊我一声啊!其实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我也会偷偷的跑上吧里来看一眼的,我们一直在这里!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09-04-26 12:41
                          回复
                            欢迎MM常来。
                            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怀疑过,真心关爱和呵护林浩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无论身在何方,他们无论能否见到林浩,他们无需在意外界对林浩的流言,他们的真心是从未改变过。这样的执着,这样的义无反顾,是最让人感动的。
                            许多对林浩的感人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个爱护林浩的人们。是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坚定了我们关爱浩子的信心。


                            15楼2009-04-26 16:42
                            回复
                              • 118.114.179.*
                              他的,,一切都是,,,都是假的,,


                              16楼2009-05-11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