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留学吧 关注:15贴子:87
  • 3回复贴,共1

为什么中国整天空喊“工匠精神”,却对技术工人的低薪视而不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标签: 安檬教育 德国bbs留学 德国安檬教育 德国留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制造业导读
国内的制造业,似乎目前后继无人,很多小工厂招不到人,很多这一行的人纷纷转行。
这一行,累,脏,穷。培养一个熟练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级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这一行在失血。

“为保持经济竞争力,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工业技师。
———— / BEGIN / ————
中国:应尊重技工,工资不再与学历挂钩!
现状1,这些年来,泛文凭现象导致中国院校忙着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重学术研究,轻技能操作,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只有28%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能在4月份以前找到工作,而全国技工院校的就业率却始终保持在96%以上。
现状2,在制造业强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蓝领冠军”,所受关注及影响力一点不比体育明星差。但在我国,目前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正视”,高级技工短缺,技工教育体制不完善,工作苦且不被重视,我国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正经历着种种困难。
德国:从历史传承上就已不一样了
1、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
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
2、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
普通技工2000-3000欧元(约14500-22000人民币)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3、德国的教育通道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均非常畅通
从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转换跑道”,也可以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硕士文凭。因此,德国不仅有众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想有结论就必须对比
1、禁止节假休息日上班
德国人严格遵循节假日不上班的规定,到了礼拜天,连商店都关门了,商店的服务员说,我是人,我也要休息,要尊重我的人权。
2、企业欠薪 政府先急
在德国,一旦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则由政府先支付给员工。企业欠员工多少钱,政府就给职工多少钱,先让职工回家,接下来的事就变成了政府最后一次工资,和违法企业之间的事。德国政府先出动警察局、检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3、夫妻分居 也有补助
假如工人不想两地分居,要妻子搬过来,全家都搬过来,那么,行李搬运的费用也由劳动局支付。
4、工人工资 只加不减
工人工资的变动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决定,即只能加工资,不能减工资,即使企业倒台了都不能减。假如企业真的破产,那么最后一次工资就由政府支付。

5、职工工伤 可得赔偿
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机构负责提供全部赔偿金。另外,一旦出现工伤事故,老板就要赔钱。因此,德国的机器一般都很安全。
说的都对求转发,说的少了留个言吧
中国制造业-结论
1. 当下经常可以看到“实干误国,炒房兴邦”的言辞,虽有失偏颇,但不失为现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尴尬的现状。
2.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对技术工人的认可并不高,社会地位低下,大多数工人兄弟心里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3.政府对工匠精神还停留在口头表达的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如果有措施也是先从国有企业开始,这也加剧了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和流失。
4.当前经济形式下,一个技术工人根本养不了一个三口之家,这也打击了这部分人的信心,和行业的人才断层。
5,离开这个行业很容易,但要是培养一个从业的人才,可不是分分钟的事,到头来损失的还是社会,国家。


1楼2018-05-04 16:03回复
    大哥私聊帮帮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04 17:18
    回复
      明年就要去实习说是去德国要10多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04 17:18
      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