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西红柿地
刚来石炭井,我家住在一矿食堂对面的自建房。和别人家的自建房不太一样,我们家,还有隔壁邻居家,都有一个不小的院子。
在故乡河南农村,那一年,我们那一片发大水。发完水,我们在老庄住不成了,整个村子就搬到了新庄,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有了院子,家家就围了篱笆墙,种树、种菜、种瓜,还种西红柿。
我们家孤零零的在新庄的东北角上。一条南北小路和一条东西小路相连,从我家后面通到村里。紧挨着路,就是我们家的大院子,母亲就种了一大片西红柿。
那天,母亲在半人高的西红柿地里收拾秧苗,给西红柿打杈、掐头。建军和他母亲下地除草回来,路过我们家,就站在篱笆墙外面,和我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些家长里短。建军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一个村的闺女,俩人挺亲,母亲就给他摘了好几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建军他妈接了西红柿,拿上衣兜着。建军抓起一个大西红柿,在红背心上擦了擦,张口就吃。
石炭井的春天,还有点冷。五一过后才会种下西红柿。过一两个月,院子里就是一片绿色,西红柿秧上挂满了青青的西红柿。
西红柿还挺皮实,不挑地方。在故乡郁郁葱葱,到了石炭井,还是郁郁葱葱。西红柿喜水,石炭井却缺水,每家还都是定点供水。给西红柿浇水,就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我家前面不远的绣花厂房头,马路边上,不知怎么又一个水管子,还装了个水龙头,一天随时都有水。
六七月正是西红柿长势正旺的时候,学校放了暑假,挑水,浇西红柿地,就成了我每天的事情。
每天临近中午,家里来水了,母亲就忙着给大缸里接水。绣花厂那个水管子的水也大了。我就挑个挑水条子,去挑水。
挑水条子也就是一根扁担,两只白铁皮水桶。扁担两头各有一条铁链子,链子上有个有一个钩子,用来挂水桶。
桶里接满水,担在肩上,一走就会摇摇晃晃。一晃,桶里的水就会洒。我就挺直腰板,伸直胳膊,用手抓住两头的链子。再走,就不晃了。
挑上一担水,中间也不歇息。歇了,感觉会更累。
一个暑假,我每天都要挑上几趟水。我用一桶桶的水,喂养了那片干渴的西红柿地。
那年夏天,我们家每天都有西红柿吃,还能送给邻居葛叔吃。那片西红柿地,用它的果实回报了我。
那时候我们都是生吃西红柿。后来我家搬到了石炭井南大门的商品楼住,就上街买西红柿吃。有一种黄西红柿,很好吃,一买就是一提篮。可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那时候,吃面,也会和葱姜蒜一起,炒一两个西红柿,下出来的面条,汤红红的,有股暖暖的香味。搬到楼上住之后,面里再放西红柿,就没有了那种味道。
最简单的西红柿菜,就是白糖凉拌西红柿。西红柿切成薄片,撒上白糖,像红色的沙丘上,集满了皑皑的白雪。西红柿吃完,到最后,我和妹妹,都抢着喝盘子里的红红的西红柿汁。那时候白糖都化了,那汁,酸酸的,甜甜的。
再复杂点,就是西红柿炒鸡蛋。红的西红柿,黄的鸡蛋,绿的辣椒。西红柿炒鸡蛋,做起来简单,还好看,就米饭、馒头,还能拌面条吃。
除了生吃、凉拌、炒菜,放面条锅里提味,西红柿还能做成酱。西红柿酱,以前没听说过,更是没有见过。那天,在一个老乡家的碗柜里,见到了一瓶瓶的西红柿酱。聪明的妹妹,简单的问了几句,回家就自己动手做西红柿酱了。
邻居葛叔的媳妇在石炭井医院上班,就找她要了十来个吊针瓶子。洗干净了,倒扣着晾干。西红柿洗干净,切碎,放锅里小火熬,熬稠了,晾凉,灌到吊针瓶子里。放锅里再蒸一会,拿出来,赶紧塞上瓶塞,再用胶布把瓶塞上的针眼粘死。
这样做出来的西红柿不太好看,在铁锅里熬,颜色就有点黑,也不好吃。后来,就把西红柿拿开水一烫,撕下皮,切成小细条,再灌到吊针瓶子里。完了放锅里蒸一会,一拿出来,就赶紧塞上瓶塞,再粘住针眼。
后来结了婚,家里买了冰箱。我媳妇就把西红柿洗干净,直接冻在冷藏室里。吃的时候,拿开水烫一下,撕下皮,再切。
现在的西红柿,还是一样的红,一样的鲜艳。可那西红柿却很硬,汁水不多,吃起来,只有淡淡的西红柿味。
我很少再吃西红柿。但是我常常想起,石炭井的西红柿,常常想起,石炭井的那片西红柿地。
刚来石炭井,我家住在一矿食堂对面的自建房。和别人家的自建房不太一样,我们家,还有隔壁邻居家,都有一个不小的院子。
在故乡河南农村,那一年,我们那一片发大水。发完水,我们在老庄住不成了,整个村子就搬到了新庄,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有了院子,家家就围了篱笆墙,种树、种菜、种瓜,还种西红柿。
我们家孤零零的在新庄的东北角上。一条南北小路和一条东西小路相连,从我家后面通到村里。紧挨着路,就是我们家的大院子,母亲就种了一大片西红柿。
那天,母亲在半人高的西红柿地里收拾秧苗,给西红柿打杈、掐头。建军和他母亲下地除草回来,路过我们家,就站在篱笆墙外面,和我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些家长里短。建军的母亲和我的母亲是一个村的闺女,俩人挺亲,母亲就给他摘了好几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建军他妈接了西红柿,拿上衣兜着。建军抓起一个大西红柿,在红背心上擦了擦,张口就吃。
石炭井的春天,还有点冷。五一过后才会种下西红柿。过一两个月,院子里就是一片绿色,西红柿秧上挂满了青青的西红柿。
西红柿还挺皮实,不挑地方。在故乡郁郁葱葱,到了石炭井,还是郁郁葱葱。西红柿喜水,石炭井却缺水,每家还都是定点供水。给西红柿浇水,就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我家前面不远的绣花厂房头,马路边上,不知怎么又一个水管子,还装了个水龙头,一天随时都有水。
六七月正是西红柿长势正旺的时候,学校放了暑假,挑水,浇西红柿地,就成了我每天的事情。
每天临近中午,家里来水了,母亲就忙着给大缸里接水。绣花厂那个水管子的水也大了。我就挑个挑水条子,去挑水。
挑水条子也就是一根扁担,两只白铁皮水桶。扁担两头各有一条铁链子,链子上有个有一个钩子,用来挂水桶。
桶里接满水,担在肩上,一走就会摇摇晃晃。一晃,桶里的水就会洒。我就挺直腰板,伸直胳膊,用手抓住两头的链子。再走,就不晃了。
挑上一担水,中间也不歇息。歇了,感觉会更累。
一个暑假,我每天都要挑上几趟水。我用一桶桶的水,喂养了那片干渴的西红柿地。
那年夏天,我们家每天都有西红柿吃,还能送给邻居葛叔吃。那片西红柿地,用它的果实回报了我。
那时候我们都是生吃西红柿。后来我家搬到了石炭井南大门的商品楼住,就上街买西红柿吃。有一种黄西红柿,很好吃,一买就是一提篮。可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那时候,吃面,也会和葱姜蒜一起,炒一两个西红柿,下出来的面条,汤红红的,有股暖暖的香味。搬到楼上住之后,面里再放西红柿,就没有了那种味道。
最简单的西红柿菜,就是白糖凉拌西红柿。西红柿切成薄片,撒上白糖,像红色的沙丘上,集满了皑皑的白雪。西红柿吃完,到最后,我和妹妹,都抢着喝盘子里的红红的西红柿汁。那时候白糖都化了,那汁,酸酸的,甜甜的。
再复杂点,就是西红柿炒鸡蛋。红的西红柿,黄的鸡蛋,绿的辣椒。西红柿炒鸡蛋,做起来简单,还好看,就米饭、馒头,还能拌面条吃。
除了生吃、凉拌、炒菜,放面条锅里提味,西红柿还能做成酱。西红柿酱,以前没听说过,更是没有见过。那天,在一个老乡家的碗柜里,见到了一瓶瓶的西红柿酱。聪明的妹妹,简单的问了几句,回家就自己动手做西红柿酱了。
邻居葛叔的媳妇在石炭井医院上班,就找她要了十来个吊针瓶子。洗干净了,倒扣着晾干。西红柿洗干净,切碎,放锅里小火熬,熬稠了,晾凉,灌到吊针瓶子里。放锅里再蒸一会,拿出来,赶紧塞上瓶塞,再用胶布把瓶塞上的针眼粘死。
这样做出来的西红柿不太好看,在铁锅里熬,颜色就有点黑,也不好吃。后来,就把西红柿拿开水一烫,撕下皮,切成小细条,再灌到吊针瓶子里。完了放锅里蒸一会,一拿出来,就赶紧塞上瓶塞,再粘住针眼。
后来结了婚,家里买了冰箱。我媳妇就把西红柿洗干净,直接冻在冷藏室里。吃的时候,拿开水烫一下,撕下皮,再切。
现在的西红柿,还是一样的红,一样的鲜艳。可那西红柿却很硬,汁水不多,吃起来,只有淡淡的西红柿味。
我很少再吃西红柿。但是我常常想起,石炭井的西红柿,常常想起,石炭井的那片西红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