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吧 关注:241贴子:1,541
  • 0回复贴,共1

一、电离层电能利用 1、电离层电能来源及储量: 太阳辐射电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电离层电能利用 1、电离层电能来源及储量: 太阳辐射电磁波波长99%在0.15μm~4μm之间,波长<0.4μm紫外区辐射能被大气层吸收,电离气体形成电离层。这部分能量约占地球接收太阳总辐射能7%。地球每秒接收太阳辐射能大约为500万吨标准煤,电离层每天吸收的辐射能约为300亿吨标准煤=24小时×60分钟×60秒×7%×500万吨。2、电离层电能利用的方法: 电离层底层距地面约50公里,利用激光电离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绝缘气体,通过“气体导线”引导电离层电能(高电势)到地面(0电势),经过变压器降压,供人类使用。技术上的难题主要是如何提高激光能量强度,根据光强公式I=Nhv/At可知,提升激光频率v和减少激光辐射面积A可提升激光能量强度,增大激光电离气体能力。激光武器曾经被称作”死光武器“,尼古拉·特斯拉建造的”沃登克里弗塔“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激光武器,也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核心部件,因财力问题被迫停止试验。
二、电离层电能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 地球生物几亿年积累的化石能源,人类将在本世纪末消耗殆尽(人类只用了300年),大量固体碳化合物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释放到大气层,增加大气层厚度,使大气层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增强,更多太阳辐射能滞留在大气层中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利用电离层电能可有效降低电离层电能载荷,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能,同时由于大气层气体流通性,大气能量容载率因利用电离层电能而降低。 2、对极端天气产生的影响: 极端天气的产生是由于大气层局部区域能量聚集引发,具有周期性,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大量利用电离层电能可有效降低大气能量载荷,延缓或降低极端天气强度。3、对地球磁层的影响:若无节制利用电离层电能,会导致地球磁层阻挡外太空高频电磁波能力削弱,影响人类生存。
三、地热能利用 1、、地热能来源及储量: 由地核中心聚集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能量,据说地热能储量约为全球煤炭总储量1.7亿倍。 2、地热能利用的方法: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将水打入地壳深处岩石层内建立水循环通路,吸收地热能生成水蒸汽,从另一井口喷出,建立一套地热循环发电厂即可持续发电。
四、地热能利用对地壳层的影响 1、对地震、火山灾害的消除作用: 地核持续释放辐射能,经由液态地幔热对流传导到地壳层,因岩石热导率低,热能被阻挡,能量持续积聚,内压逐渐增大,达到地壳薄弱区域临界压力值,迸发岩浆生成火山,释放能量。地壳较厚区域因没有能量释放通道,能量积聚、内压持续增大,撬动大陆板块,引发大陆板块之间断层带切面震动,产生地震。大量利用地热能,可消除地热能积聚释放能量引发的地质灾害。 3、对大陆板块位移造成的影响: 因大陆板块位移的能量来源于地热能,大量利用地热能,会减缓板块位移速率,稳定大陆板块结构。
五、比萨斜塔实验结论(即自由落体实验)错误 1、伽利略认为,在真空环境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精确度不够)。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只与所处时空的曲率有关”。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在地球同一水平面上,时空曲率相同,若忽略物体自身质量,则会同时落地,然而若考虑两个物体对所处时空曲率的影响,则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对时空曲率造成的影响大。真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比质量小的物体有微米级高度差异,这是验证相对论有关时空曲率概念(即黎曼几何空间)正确的实验依据。3、时空曲率与物体的形状也有关系,相同质量不同表面积的物体,表面积越小的物体先落地,因为物体的表面积越大,构成物体的分子结构越分散,对单位时空曲率影响越小,反之,亦然。例:相同质量物体,真空中,球状物体先落地,片状物体后落地,有微米差异。 4、伽利略逻辑观点说明: 轻重两物体绑在一起,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刚性连接,一种是柔性连接,两物体刚性连接,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两物体之间没有电磁斥力,而柔性连接仅仅只是将两物体束缚在一起,它们之间并未融为一体,相互之间有电磁斥力。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两物体刚性连接下落速度大于任意单个物体下落速度。
六、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原理错误 1、实验原理: 当时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如果存在以太,则当地球穿过以太绕太阳公转时,在地球通过以太运动的方向测量的光速(当我们对光源运动时)应该大于在与运动垂直方向测量的光速(当我们不对光源运动时)。但实验结果是:未发现任何条纹移动。在此之后的许多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又被重复了许多次,所得都是零结果。 2、错误原因: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时空弯曲(即黎曼几何空间),假设时空还有另外一种内秉属性,既:“电磁波=时空振荡“,即电磁波传播介质是时空(此处需要以下实验验证)。因迈克尔逊·莫雷在平行地面上测量光的干涉条纹移动,忽略了一条重要原理,“在地球水平面上,时空曲率处处相等,”同一频率,同一波长的两束光在相同曲率时空中汇聚,因时空曲率一致,能量补偿、抵消一致,无法观测到干涉条纹移动! 3、实验证明:因地球水平面和垂直面时空曲率不同,需将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其中一条光束方向垂直地面传播,另外一条光束平行地面传播,汇聚后会看到干涉条纹移动现象,干涉条纹移动原因是不同时空曲率对同源光束能量补偿或抵消不一致引起。
七、时空弯曲的原因 1、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弦理论、M理论: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所有物体都在不断释放电磁波,这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延伸。科学进入21世纪,目前科学界认为微观世界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或闭合弦),由弦理论和十一维时空推论出的M理论目前处于理论物理研究的前沿,M理论认为宇宙是11维的,由震动的平面构成。物体释放电磁波的原因可以推论出弦理论的正确性,因弦的振动,引发周围时空的振动,只要有振动,就有能量的产生,所以由振动弦构成的物体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2、太阳如何弯曲时空 构成太阳的所有微观粒子(振动闭合弦)都在不断振荡周围时空(电磁波=时空振荡=开弦),根据光强公式I=Nhv/At,随着太阳照射时空面积A不断增大,光强逐渐减少,单位面积内时空能量载荷不断减小。太阳就像刺猬,距离表面越近,刺越密,越远,刺越稀。在黎曼空间几何形态上,表现出太阳辐射能分布随时空距离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时空因能量分布不均引起弯曲”。3、实验验证: 根据能量分布不均引起时空弯曲这一推论,可在真空容器中建立圆台能量分布形态,若能抵消地球对其时空曲率影响,即可证明正确性。具体实施方法:在圆台真空容器内,上端固定碟形片状超导阴极板,下端固定碟形片状超导阳极板,利用超导高频共振变压器(特斯拉线圈)供给阴阳极板高压电,使两极板承载大量电能,引发极板间时空激烈振荡,产生圆台能量分布形态。由于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时空能量分布不均,上密下疏,引发时空弯曲,产生相对地面向上运动(宇宙飞船动力系统原理)。火箭燃料燃烧过程,能量分布就是一种圆台状态,因为燃料是一次性,所以99%能量转化成热能被浪费,未来星际航行必须用电力进行驱动(以上为假设,需实验验证)。
八、绝对时空观与相对时空观的逻辑证明: 仙女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距离地球254万光年。依据绝对时空观公式t=s/v,人类以光速到达仙女星系,需要254万年,依据相对时空观公式t=t'/√(1-(v^2/c^2)),人类以99%光速到达仙女星系,只需很短时间^O^。 所以,若绝对时空观正确,人类只是被上帝圈养在银河系的宠物,银河系外的星系对人类没有任何意义,这是真正的科幻,能观测到,却永远到不了。所以,相对时空观是人类的希望与未来,太空若无智慧生命的探索与开发,就没有任何存在意义,智慧生命若不去探索与开发太空,则只有等死一条路,因为太阳终有一天会变成白矮星。
九、宇宙膨胀现象原因: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物体每时每刻不断释放能量。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物体释放的能量是由质量转化而来”。宇宙宏观层面,所有物体都在不断消耗质量转化成能量,能量以时空振荡波的形式向外扩散,所以宇宙中物质整体质量不断缩减,能量不断增加扩散,引发宇宙加速膨胀现象。
十、如何制作球形闪电 封闭绝缘球形容器通入空气,容器两端放置阴阳极板,利用特斯拉线圈供给高压电,完全电离球形容器内空气,然后急速旋转球形容器,因质量不同正离子与负电子分离,外层由负电子构成,内层由正离子构成,产生电势差,打开球形容器,即可放出球形闪电。
如果觉得对,请传播,如果错,请无视。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7 23: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