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上旬,气温逐渐升温,大米市场迎来季节消费淡季,水稻的需求也在降低,从拍卖成交率降低便可以直接看出。但如今在整个稻米政策调整快速去库存的方法很少,但如今水稻去库存已进入一个相对平淡期,但去库存任务仍迫在眉睫,后市仍需要政策来推动去库存的进度,原因如下。
往期政策并不奏效
自2015年起,国家为了去库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黑龙江,凡是参加省级拍卖或国储拍卖,省级财政将给予年加工30万吨以上的企业每吨200元的补贴。2016年国家实行了超期席穴囤粮的定向销售政策,销售底价低,但市场效果并不理想,因监管不佳,部分低价粮进入加工厂,使得贸易商和企业获取了暴利,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2017年针对超期粮以低价投放市场,粳稻起拍价1.2元/斤,国标三等、籼稻起拍价1元/斤,国标三等,每个等级差0.02元/斤,收效尚可。另外,年末又提出水稻代加工成大米竞价销售策略,但在2018年年初,安徽和江西两省仅实施了一期,到最后却冷清收场,去库存进度十分缓慢。

当前成交率不佳,交易底价下调

4月共举行36场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较3月增加7场,计划销售108787.34吨,环比减少64841.14吨,成交54533.55吨,环比增加14274.02吨,成交率50.13%,环比增加26.94个百分点。近期陈粮依然是市场焦点,地方储备轮换占领主导地位,但轮换进度受国家政策性稻谷交易底价下调的影响较大,导致成交均价下跌,有进一步探底之势。
降销售底价,引连锁反应

国家将15-17年产水稻销售底价下调后,除东北新粮因余粮量少而未受较大的影响外,其他主产区市场17年产水稻价格下调幅度较大,其中江苏粳稻、安徽及湖北籼稻均出现了下跌。截止到5月初,江苏产区晚粳稻收购价已降至1.5元/斤内,出米率70%上,较年后跌0.1元/斤、安徽及湖北产区17年产丰两优稻谷价已降至1.2-1.30元/斤以内,出米率65%,无含黄,较年后跌0.1元/斤左右,当前价格均较国储拍卖销售底价低,这样一来米企参拍的热情消退,且企业普遍认为,粮库的粮质量不及自行收购的粮质量好。
综上所述,如今国内市场更需要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水稻去库存,激发企业的活力,让企业真正有意义的去良性竞争。短期内来看,市场稻价或将是优质优价的特征,建议米企把握好粮质,要尽早所投放原粮的粮质情况再进行参拍,合理的计算加工成本,毕竟现阶段毕竟利润微薄,不允许任何环节出错。
往期政策并不奏效
自2015年起,国家为了去库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黑龙江,凡是参加省级拍卖或国储拍卖,省级财政将给予年加工30万吨以上的企业每吨200元的补贴。2016年国家实行了超期席穴囤粮的定向销售政策,销售底价低,但市场效果并不理想,因监管不佳,部分低价粮进入加工厂,使得贸易商和企业获取了暴利,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2017年针对超期粮以低价投放市场,粳稻起拍价1.2元/斤,国标三等、籼稻起拍价1元/斤,国标三等,每个等级差0.02元/斤,收效尚可。另外,年末又提出水稻代加工成大米竞价销售策略,但在2018年年初,安徽和江西两省仅实施了一期,到最后却冷清收场,去库存进度十分缓慢。

当前成交率不佳,交易底价下调

4月共举行36场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较3月增加7场,计划销售108787.34吨,环比减少64841.14吨,成交54533.55吨,环比增加14274.02吨,成交率50.13%,环比增加26.94个百分点。近期陈粮依然是市场焦点,地方储备轮换占领主导地位,但轮换进度受国家政策性稻谷交易底价下调的影响较大,导致成交均价下跌,有进一步探底之势。
降销售底价,引连锁反应

国家将15-17年产水稻销售底价下调后,除东北新粮因余粮量少而未受较大的影响外,其他主产区市场17年产水稻价格下调幅度较大,其中江苏粳稻、安徽及湖北籼稻均出现了下跌。截止到5月初,江苏产区晚粳稻收购价已降至1.5元/斤内,出米率70%上,较年后跌0.1元/斤、安徽及湖北产区17年产丰两优稻谷价已降至1.2-1.30元/斤以内,出米率65%,无含黄,较年后跌0.1元/斤左右,当前价格均较国储拍卖销售底价低,这样一来米企参拍的热情消退,且企业普遍认为,粮库的粮质量不及自行收购的粮质量好。
综上所述,如今国内市场更需要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水稻去库存,激发企业的活力,让企业真正有意义的去良性竞争。短期内来看,市场稻价或将是优质优价的特征,建议米企把握好粮质,要尽早所投放原粮的粮质情况再进行参拍,合理的计算加工成本,毕竟现阶段毕竟利润微薄,不允许任何环节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