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吧 关注:54,332贴子:1,457,872
  • 13回复贴,共1

著名形意拳大师骆大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惊闻骆大成师伯在北京去世,侄儿深感悲痛。骆大成师伯为形意拳八卦掌的继承和发展投入了毕生精力,我们永远怀念他。
美国形意八卦研究会
会长:胡耀武
2009年4月25日于洛杉矶
惊悉中国著名形意拳大师骆大成在北京去世,这是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我们表示沉重哀悼。在此刊出骆大成自传以示怀念。
国际太极文化交流协会
会长:孙安光
2009年4月25日于洛杉矶


1楼2009-04-26 10:59回复
    骆大成:我的形意人生
    工农商学兵,我都干过
    我是从10多岁开始练武的,我的父亲骆兴武是一代武学大师,1930年他在东三省擂台赛中夺冠,后来担任张学良将军卫队营上校武术教官。我是他的长子,父亲38岁才生下我,对我寄予厚望。
    我从小是被打大的,那时是传统教育,讲“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我小时候很淘气,有时见了长辈忘了鞠躬,这就是没有“礼”,就要趴在炕上,把裤子脱了,用戒尺打三下屁股。
    形意拳的内涵比较深,年纪太小学不了。练武很辛苦,每天放学了,必须先练上2个小时,还要写一篇小楷。如果练的不好,父亲就不给饭吃。
    这种强迫的学习,当时感到很痛苦,但人生就是这样,你对事物的理解总在不断深入,当你不了解它的时候,你会很难受,但越深入你就越能发现其中的快乐。
    我后来拜了王凤章先生为师,并得到了程有信、马占魁、高秀亭等前辈的指教。
    1948年,我在沈阳考上了黄埔军校。当时有2万多人报名,只收600人,竞争非常激烈。我一是个头高,1米80,二是练过武,身体条件出众,此外,考试成绩也非常好。
    黄埔军校当时的本部在成都,事先没想到,到了黄埔就没法练武了,因为没有个人时间,从起床到晚上熄灯,每分钟都被占满了。
    以立正训练为例,太阳底下一站4个小时,中间不能休息,解手都只能尿在裤子里,下了操连洗裤子的时间都没有,马上又有别的事。我练过武,比普通同学的体力要好一点,应对训练相对轻松。
    在黄埔军校学习了1年半,快毕业的时候赶上解放大西南,我加入了一野,后来回北京在工商部门工作。当时工作忙,周末才能回家,哪有时间练武?
    文革时,进了6年“五七干校”,那时年轻,就靠一本《农业作业学》,冬天看,夏天实践,我去的时候那块地的亩产是300公斤左右,我走的时候,达到了500-600公斤,算是“农业大学”毕了业。
    干校有一辆拖拉机,我白天开,晚上拆,结果练出了一手修车的绝活。我这一辈子,工农兵学商都干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是一种历炼。


    2楼2009-04-26 11:03
    回复
      武术与人生的修为密不可分
      1980年,我在北京电机厂当厂办主任,这时东城武馆邀请我去当教练。
      一方面,那时刚改革开放,武术热持续升温,而好的教练比较少,无法满足大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大家仰慕我父亲骆兴武的威名。
      我是吃武术饭长大的孩子,能重新去教学生当然很兴奋,不过,那时国企干部不能在外兼职,此外,停了20多年,担心功夫生疏了。
      我给厂党委打了一个报告,结果领导很支持,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教武术,回来还得自己偷着练。
      停了的功夫,恢复起来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大的辛苦,但我乐在其中,就这样,边教边练,先后带出了周利霞等一大批弟子。
      许多人问我,停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还能把功夫捡起来,而且更上层楼?我觉得,这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使我的视野更加宽广,对形意拳的理解也更深入,武术与人生的修为是密不可分的。
      初学形意拳,每个人都是想战胜对手,但越深入你就越会感到它其中包含着很多人生的道理,比如“站三体式”中,要的是中正,什么是中正,就是要不偏不倚,如果你自己都倚里外斜,没个规范,你怎么提高?
      形意拳讲“势简意繁,学易习难”八个字,招式简单,但内涵非常深刻。你别看武侠小说、武打片里的那些武术,打起来跟跳舞似的,那是瞎编的。其实战场上就是一刀,谁先中刀谁就完了,所以作为一个武术家,对方还没动手你就要知道他打算干什么,他一靠近你就要知道他的来意,如果没有这点修为,他不可能成为武术家。好的武术家,必须对人性有更深的理解,理解越深刻,你的修为就越深,功夫才能进步。


      3楼2009-04-26 11:03
      回复
        练武要为实战服务
        我见过我父亲和别人过手,一掌就把对方打到凳子上,硬木凳子立刻粉碎,可见其中的功力。练武一定要过手,否则没有意义。中国武术要做到真正普及,必须加强实战方面的内涵。
        形意拳练习是有规范的,但实战是没有规范的,战胜对手就是规范。解放后,中国武术偏重套路,老一代的技击经验缺乏传承,如今正在逐步恢复中。
        今天的武术散打比较接近自由搏击,这是因为对中国武术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把老一代的经验融合进去,所以打出来不像是中国武术,成了拳击加脚踢,不过,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走向成熟。
        形意拳是内家拳,没有2-3年的积累,很难用于实战。当年《少林寺》热播,大家都来学武,一下报名1000多人,可一学期下来,剩下的不到几十人。相比之下,许多外国学员的态度反而更认真,能坚持下来。


        5楼2009-04-26 11:05
        回复
          形意拳适合所有人
          去年,我恢复了我父亲当年开办的“北京兴武武术社”,它曾是京城四大武术社之一,我已经76岁了,希望有生之年为武术的普及再做一点工作。
          复社一周年来,总共只有39名学员,每个人每月只收100元,武术社没有自己的场地,靠自身经营很难维持,好在武术圈重义气,有互相帮助的传统,现在我的弟子帮助建了网站,并通过各种方式在支持这份事业。
          其实,形意拳对养生有很大帮助,练过形意拳的人大多中气充沛,形意拳适合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你能坚持,它就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的学员中很多都在从事IT行业,不少是软件工程师,他们都很年轻,非常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形意拳不仅能强健他们的身体,而且会给他们的精神带来很大的快乐,使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人生的道理。
          (骆大成,中国武术7段,著名武术家骆兴武先生的长子,1930年出生于辽宁沈阳,黄埔军校23期毕业生。前北京市形意拳研究会会长,著名的形意拳教练,2006年恢复了当年京城四大武术社之一的“北京兴武武术社”,目前骆先生的养子贾永安担任该社社长。)


          6楼2009-04-26 11:05
          回复
            前辈的精神!!!!!!!!
            低头
            鞠躬


            10楼2009-05-01 01:38
            回复
              • 59.42.110.*
              向前辈致敬!
              衡阳雨云庄主


              11楼2009-05-03 14:42
              回复
                • 211.157.26.*
                骆先生走好!


                12楼2009-05-05 13:48
                回复
                  • 221.218.69.*
                  师伯,您坎坷一生,没想到您走的那么匆忙,我们不是约好了今年给您过寿吗?您为什么不再......哎,但愿您在那边过得好!


                  13楼2009-05-05 20:43
                  回复
                    • 211.142.189.*
                    骆老一路走好


                    14楼2009-12-01 11:28
                    回复
                      • 211.142.189.*
                      骆老一路走好


                      15楼2009-12-01 11:28
                      回复
                        安息,继志!


                        IP属地:上海16楼2009-12-01 12:07
                        回复